【HKIFF2012】一命:三弟的悲剧

%title插图%num

 在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看的3D版,以翻拍的成就论,三池崇史这回做的不行。早先翻拍《十三刺客》,因为再现了超长大杀阵,导致我对3D版《一命》有不小期待,从而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时代剧的片海里,《切腹》不仅是小林正树的个人最高作,它在整个日本电影史上的地位也是极其特殊的。《切腹》以剧本见长,演员的对白方式和真刀格斗都有着惊人魅力。现在采用3D形式翻拍,其重心难免会落在动作戏甚至是建筑格局和场景还原上,多少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可见,翻拍这样一部电影比翻拍一部《十三刺客》要难多了,后者的故事和人物动机确实简单、纯粹许多。更何况,当三池崇史选择了3D方式,其立意上便矮了三分。好莱坞以外,在3D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的作品大多是立足于本土工业的试验品。
  
  《一命》最令我激动的地方是开头片名和主创名字以3D形式打出来,一股浓烈、十分劲道。那之后,内心期待不断递减,一边蹦出如下念头:市川海老藏的眼睛太小了,仲代达矢的一半神韵都不及。早先仲代达矢以30岁的年纪去演50岁的老浪人,那是造化。市川海老藏试图再现前辈风采,他也三十有余,又是歌舞伎世家出身,无奈外形过于秀气文弱,身体蕴藏的爆发力便少去了大半,直接导致内心情感不够充沛,台词力量也有很大不足。
  
  动作场面上,《切腹》原本有两场重头戏,一是竹刀切腹,一是结尾的两场大战。三池的恶趣味决定了他必然会选择前者,但没想到,挑战家臣被完全摘去,闪回交代完毕,只剩在井伊家的雪中混战。《一命》不断渲染天气变化,风吹雨打雪飘飘,大有暗示时代环境的悲剧影响。然而在注重环境空间的同时,人物本身的力量却被削弱,就像津云半四郎一家的悲剧,到了“破屋偏逢连夜雨”一段,女儿之死就完全成了“卖惨”,尤其是搭上满岛光的怜弱,影片似乎成了一本通俗剧。
  
  相比小林正树的批判意识,三池崇史似乎更希望观众能有恻隐之心。如果拿片中出现的猫儿做比较,生活在井伊家或千千岩家,它们的命运就不同了,这似乎成了人物命运的预兆。同是武士集团,一方得势、一方落魄,它好像是上天注定,三池并没有深入挖掘的意思,而是停留于表层的展示(包括对井伊家老的一些正面塑造)。此外,把篇幅浪费在千千岩一家的穷人之苦上,这些做法都令《一命》产生了不小的断裂,影响了叙事节奏和故事的精彩性。要知道,原版故事的精彩就在于津云半四郎的讲述,不断倒带,抛出悬念。到了《一命》,影片讲着讲着,观众都忘了井伊家的事,反倒感觉冗长。
  
  最后,还是那3D的事情。在竹刀切腹一段,瑛太的痛苦状,在大银幕令人产生了难忍的生理痛楚,以暴力和血腥的真实感取胜。然而也正是在这个地方,3D似乎成了某种噱头,对比老版的黑白画面,那种穿透身体的武士仪式和复杂的悲剧,三池崇史当真是南辕北辙了。剩下大多数地方,《一命》似乎完全没有拍成3D的必要,尤其是结尾杀阵,实在有些提不起精神。

比起三池崇史前作《十三刺客》少掉了荒诞恶趣味的桥段,但比起小林正树版的《切腹》,《一命》几乎没有任何优点可言。——渡边祥子
  
当文艺片男主角遇到CULT片掌门人,再加上“画蛇添足”的3D,想想就让人期待不已。——加藤干郎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木卫映画】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