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SIFF】《盗钥匙的方法》:最厉害的武器是习惯

%title插图%num

当一个导演完成了三部电影,如果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那么此人就基本完蛋了。《盗钥匙的方法》是内田贤治的第四部长片,身份悬念、喜剧因素还有盲打误撞等风格特征都得到了保留,并得到进一步发挥。预计往后,他还是走这路子,自成一家。尽管在编剧技巧上,像拼贴游戏和故意打乱的人物关系,《盗钥匙的方法》看上去没有《遇人不熟》和《放学后》复杂,然而借助香川照之和堺雅人全然不同的表演方式,《盗钥匙的方法》也成为演员表演上最具有看头的一部内田作品。
  
  总的说来,《盗钥匙的方法》比内田贤治前作《放学后》要好,跟再早些的《遇人不熟》大致相当,属于很有观众缘的那一类片子。《放学后》太绕,身份成疑,尽管足以展示编导的技巧,却多少有些为了炫技而炫技,没能更好地服务于故事主题。与《遇人不熟》的巧劲不同,《盗钥匙的方法》更多依赖演员的角色演绎,而不是请来大牌明星那么简单,这个实在加了太多分。
  
  香川照之出自歌舞伎世家,现在也投身于舞台剧事业,他在片中有准确且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变化,对内心情感的揣摩更是超乎想象的精彩。相反,堺雅人只需要天然囧和随时卖萌,便可收获粉丝的尖叫和掌声。如果更准确去下个定义,香川照之是在戏剧表演的水平线上,收放自如,而堺雅人却更适合电视剧或者比较白板的脱线小人物,更像偶像。这般碰撞,不出彩都很难,同时也弥补了影片中段略显沉闷拖沓的不足。令人感慨的还有广末凉子,当某老师感慨《CUT》里面的常盘贵子模样大变,事实上,换成广末凉子这样的,当年的少女早已接受了中妇的角色定位——当真是时间无情。
  
  内田解释说,拍摄《盗钥匙的方法》的一个触动是日本国内的晚婚和剩男剩女现象,大家都觉得步入婚姻不易,选择对象太难。事实上,难的不是婚姻,而是找一个能摸清楚彼此习性的伴侣,愿意共同生活。如果对比同样由堺雅人主演的《金色梦乡》,或许,《盗钥匙的方法》恰恰少了名为情怀的东西,毕竟它缺少一个扎实的文本基础,只是由社会话题带出的类型片变奏。当然,这些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它足够有趣,轻松好玩。
  
  《盗钥匙的方法》是关于找钥匙的故事,只要找到那把合适的钥匙——哪怕是无意调包,它都能帮你打开那道正确的人生之门。事实上,这类小格局的故事题材在日本电影里并不少见,当年的SABU就拍过一系列作品,里头有失意小人物、有腔调十足的杀手,活脱脱就是今时今日的内田贤治,喜感之余还要带有励志成分。
  
  电影讲述了一次滑稽乌龙的身份互换,然后连带黑社会也卷了进来,荒诞可笑。在我看来,《盗钥匙的方法》似乎重复了《金色梦乡》的一句台词:最厉害的武器是习惯。即便一个人失去记忆,失去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但他还是能通过习惯来改变命运,甚至寻得宝贵的爱情。不要忘了,真正让事情起到终极转机的也是广末凉子的良好习惯(有如前面提及的吃盐)。习惯决定了一切,所以堺雅人的悲哀命运也是咎由自取。
  
  片中极具爆点的段落是香川照之教堺雅人演戏,可怜的卖萌帝确实只有给跪的份儿。此外,像表现香川照之的生活准则(列计划跟整理癖)、堺雅人的极不着调(邋遢懒惰和不切实际的善心)、广末凉子的婚姻作战还有荒川良良的憨痴版黑老大,这些都有条不紊地展开,围绕身份互换的细节也能够前后呼应。内田贤治多次使用了出乎意料的颠覆设置,出色的姑娘没人要、杀手不杀人管设局,就连坦荡荡的雅子都叫人欢喜不已,好一句“那老东西算个屁啊”,完全是弱者大翻身,深藏不露。所以,当《盗钥匙的方法》交出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和彩蛋,其实并不为过。那汽车防盗警报不仅来得欢乐,更叫人怦然心动。

【原载于 SIFF《每日新闻》 同刊于 《北京青年报》】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