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背向大海的作家

劇照 by 行人文化實驗室
劇照 by 行人文化實驗室

总共六部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里头,余光中、林海音、郑愁予等人算是内地观众熟悉的几位。剩余几位作家,代表作品就不用说了,大多数人恐怕连名字都没听说过。那么,按照一般情况说来,众人会敬而远之,觉得没做功课,看了也是云里雾里。起初,我也是这般想法,后来发现,那根本不大重要——或者说并不是足以致命的决定性影响。

以《寻找背海的人》为例,王文兴也算闯荡文坛多年,结果只有两部代表作《家变》和《背海的人》。然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他自己调侃说,当初,台湾读过自己的书也就几十个人吧。几十年过去,读他书的人好像变多了,只不过,那是多年叠加的结果。事后,我到网络上搜索,结果真印证了作家本人的说法。王文兴的书以难读、晦涩著称,至少文字上不属于优美,能予人快感等直观感触的那类,很多地方的遣词造句,完全有异于常人。

显然,导演也是带着这个疑问去的,他用线索和关键词串起了王文兴的人生。为什么会不好读,为什么会枯燥难懂,要知道,王文兴本人可是慢工出细活的代表。问题当然由作家本人来解答,王文兴认为文字不仅是用来看的,还可以读,更可以谱上曲,总之,它的维度比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大得多。换言之,他在《家变》和《背海的人》都是沿承了这一创作思路,平均每天只写几十个字,跟下笔千言的作家风范相去太远了。

片中出现了两幕《家变》的舞台剧,大段大段的内心自白。王文兴也跟学生讲解《背海的人》,真正的读起书来,还要考虑人物的出身背景,这样的话,腔调语气都会变得不同。他甚至加入乐器伴奏,方式相当新颖。总之,他真的在付诸实践,试图让文字拥有更喷薄的生命力。与周梦蝶式的“孤夜无伴守灯下”不同,王文兴的生活看上去要体面许多,至少从生活状态上来看,他还算是有身份、有地位,人生富足。可是,他具体的日常生活却可以说相当单调,基本没什么为了汲取灵感去远足,为了寻找创作冲动去体验些什么,他透过简单表面的东西(像那些照片),深入强化,不断进行提炼和经验总结。

王文興先生 |by 行人文化實驗室
王文興先生 |by 行人文化實驗室

王文兴酷爱读书,在台大图书馆里随便取下书籍,如数家珍。他通晓多门语言,喜欢品鉴画作,也通音乐。他喜欢游走街头小巷,散散步舒缓心情。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然后直接摆设在家中的某个角落。直到和着拍子唱起《望春风》:孤夜无伴守灯下,清风对面吹。十七八岁未出嫁,遇到少年家。果然标致面肉白,谁家人子弟。想要问伊惊歹势,心内弹琵琶。就在一瞬间,我立马明白了文字的韵律是什么(显然它如此的通俗易懂)。

在我看来,王文兴所尝试的创作可能是文学中的文学,就像精神世界的修炼、打坐和苦行,有如他欣赏的却不被世人所重视的孟郊诗作。他爱上文学并进行创作,这仿佛进入一个巨大的牢笼。他知道不远处有广阔的大海,却选择背向于它,想象和感受它的辽阔壮观。人们以为他内心笃定,岂知他也经受着翻滚往复的痛苦折磨。

《寻找背海的人》展示了文学家的寻常部分,同时解答了文学家之所以为文学家的终极问题。和整个文学大师系列一样,台湾人赶制这套作品不在推销或重启经典,它们更多是要做一种记录,记录下这个时代的文字,尤其是用声音读出来、用影像去诠释表达的文字。或许,有些人还是会觉得,这种多媒体组合的电影语言过于小清新,然而,比起不读书的国人,能有人去做这样的纪录片,那不是很难得的事情么?过去一两年,台湾的纪录片又有不少新东西,这股潮流与本世纪初的纪录片风潮似乎不大一样,它们重在描写一些知名人物,试图从他们身上发掘平凡的一面和不同寻常的力量。需知,每一个大师大家的背后,他们都是一个普通人,就像王文兴,用背向大海的自我隐没来创作探索。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