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好莱坞的视效危机

【翻译/校对:赵翔宇

【译者注】此文是《帝国》杂志3月2日发出的首页文章,采访了奥斯卡当天红毯外那场450名视效师参与的抗议游行的关键组织者Scott Squires(负责过《星球大战前传1》、《变形金刚3》等影片视效)。探讨了当下视效行业处境的艰难,视效师高任务量且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等,翻译出来一起交流(不代表赞同文章观点),有删改,下面是正文。

大多数的媒体关于奥斯卡的报道聚焦的是詹妮弗•劳伦斯摔倒、安妮•海瑟薇胸不够大或是塞思•麦克法兰(在典礼上)所开玩笑的火候。但是红毯外更劲爆的故事其实是:450名好莱坞视觉特效师的一场抗议,他们要求视效行业有更好的待遇。组织这场抗议的关键人物是Scott Squires,前ILM视效传奇人物,他制作了如《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猎杀红色十月》、《变形金刚3》等影片的特效。《帝国》杂志本周采访到了他:

p1785901007_副本
Q:《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赢得了奥斯卡最佳视效,而负责本片的视效公司R&H,却刚刚宣布破产(你怎么看)……

A:R&H是最大的视效公司之一。他们在洛杉矶已经入行25年。可事实是,他们完成了伟大的工作、赢得了奥斯卡,可是钱却都用完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没有视觉特效,本片是无法完成的。人们不会愿意花10美元去看一个家伙坐在空空的划艇里,然后他后面的水池里还有一个穿着老虎衣服的家伙。但是这一切被视效公司改变了。人们常常把视效师仅仅看成是技术人员。但是如果你绘制并且创造了(影片中的)水和老虎,包括老虎身上的每根毛发,并且让他动起来,让他看起来像是一只真的老虎,这,就是艺术了!虽然李安也这么说了,但是很遗憾他并没有感谢视效师们(译者注:李安在奥斯卡获奖感言里一并感谢了3000多个人的团队,只是没把视效单独拿出来说,罢了),他说的是特效太贵了!

Q:当获得奥斯卡(最佳视效的)Bill Westenhofer和他的同事们打算谈论关于破产的内容,却被《大白鲨》的主题音乐赶下台时,你愤怒吗?

A:当音乐响起时,我以为他们已经到了所限制的时间了,是他们自己没能尽快的切入主题(说关于破产的内容)。但是当他们的话筒被完全关闭时,我认为,这太严格了,而且是过于严格!当然选择这个音乐也是很差劲的一件事。这个音乐是用来通知发言者快点说完的,不该把它当个笑话来用。而且你也会意识到了,所有其他被这个音乐提示了的发言者,其实还有不少时间说话。每个演员或者是导演基本都有一分半的时间,有我们发言时间的两倍。塔伦蒂诺不断地说,他们就把音乐停了让他说。我相信他们没有再给其他任何人的麦克关了。看这样子是务必要保证不能有政治或者是消极内容的陈述。

Q:为何当下视效行业跟电影工业其他部门间的关系如此的紧张?

未标题-2_副本A:电影制作者和电影公司应该为他们能讲诉那些故事而高兴。在过去,很多电影比如《返老还童》、《龙之心》,都有很好的剧本但却没法拍摄,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复仇者联盟》原本也是那些拍不了的剧本之一。现在他们可以选择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东西,而且大多数时候这种电影是很烧钱的。但是我们(视效师)却很沮丧。我们辛苦工作,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一些人赚了钱,却没有让视效公司赚到。

Q:为什么会这样?

A:这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成千上万的特效师在为创作那些效果而工作,而且很耗时间。每个项目都是“手工定制”的。虽然我们会用电脑,但是特效师必须盯着电脑而且不断地做着调整。不是说我们按一下按钮,500个画面就搞定了。每年我们都要做很多复杂的特效,而且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有太多的“我们会在后期制作时修复”(的想法),这也加重了视效公司的工作量,而这些工作量现在却被认为是正常的。电影拍摄不能是24小时工作的,因为那一大群剧组里的人是要付钱的。成本、周转时间还有其它因素,使得(拍摄过程中)会有(制片公司的)人来监视并且保证拍摄的正常进行。但是一旦拍摄结束,就没有人监视了,所以导演和电影公司就可以自由的修改所有东西了。他们可以提出任何要求,而视效公司就必须去做。导演过后会走到视效师旁边,说一些类似“啊,我想改变这整个天空。我现在想要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那种”的话。问题是,那不是原来的脚本里的,所以没人能预料到这个情况,但是视效公司还不愿跟电影公司理论。电影公司会说,“好吧,我们认为那原本就该是协议的一部分,他们因为这些要求就指责我们”。所以视效公司会接受(要求的)那些改变,不把这些代价转嫁给客户(电影公司),以至于他们现在的利润如此之少,而且他们相互之间的竞争,致使(各家)利润就更少了。即使视效公司原本拿到2千万美元的一个单子,最后他们的利润也许仅剩5%了。

我们修改道具、位置、毛发和化妆等等,所有这些,都很烧钱。如果演员没带对美瞳,你可以修复好,但是啊,同志们,如果要是在一开始拍摄的时候就带对了,这会使这件事的成本低很多很多!然而如果他们在实拍阶段省下了钱,使成本富余,他们也永远不会把省下的钱给视效公司的。

Q:视效师的一般工作量是多少?

A:视效师刚入行的时候可能每周工作50到60个小时,后来会增长到90到120个小时。视效师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视效公司感觉他们本可以控制手中的这个项目时,导演或者是电影公司可能在任何时间闯入进来,然后要求给电影加个500个镜头什么的。于是你立马就得加班了。所以现在所有人都疯狂地工作着,不这样的话,视效公司就会没生意做。去年我做了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上我们24小时工作,那简直是疯了。许多视效公司愿意先不管那些问题,于是(底下的员工)视效师们就成了最遭罪的人。

Q:那工作保障呢?这些专业人员做着非常专业的工作,这一定会让他们的饭碗无忧吗?

A:当然不是。在视效领域,一旦一个项目结束了,你就算是立刻下岗了。你上周因为导演提出的那些临时的改变,花了120小时来保证项目的按时完工吗?好吧,谢了,不过现在你被解雇了。你被扫地出门,你筋疲力尽,然而现在,你必须得去找新工作了。不仅如此,你还得等上3个月,直到你下一任老板不再担心你的健康问题为止。所以现在,你得全靠你自己了,这种情况每月要花费你几百美元。考虑到所有这些事情,我们自己现在也未必鼓励人们走进这种生活(指视效这个行业)里来。

视效师还总是漂泊不定的,他们会被要求去伦敦、温哥华或者是新西兰。他们不得不离开他们的老婆、孩子和家,为一项工作跨越大半个地球。当然你可以选择,要么去可能花费更高的城市,或者是被解雇。这些花费如此多精力、创造出那些不可思议作品的视效师们,不得不成为流动工人,只要他们还想着谋生。其实我也是这样。几乎所有提供给我的工作都是国外的,(接到这样的offer时)你会说,“好的,那我房子怎么办?”,这挺让人沮丧的。而且当视效公司移动时,他们还得跟其它公司间相互竞争,而且不仅是洛杉矶当地的,还有其他附属公司。你做的工作,在哪个地方都能做,没啥是必须搬到当地的理由。唯一的原因是政策(下文会有对“政策”的解释)。

69067_副本

右二就是组织这场抗议的关键人物是Scott Squires

Q:没有一个视效工会,来保护视效师们,不让他们受到剥削吗?

A:视效是现在电影工业里唯一一个没有工会的分支领域。数字化时代以前,所有领域都有工会。我曾属于摄影工会。当时美工和道具是属于一个联合工会。CG技术诞生以后,CG技术人员很匮乏,所以那些(做CG的)年轻人拿到了工资很高的工作,他们不担心社保、医保或是每年100多美元的工会费。现在,电影工业的其他工作者都加入一个工会的原因之一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你可以做你的业务,然后歇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做一段时间电影,然后又是一个项目间的空隙(给你自己利用),但是整个过程中,你都有着同样的医疗保障和退休计划以及休假权力,因为你是作为一个工会的一员在工作。但是视效师们却不愿加入行业协会,部分原因是他们只有少量的客户。

Q:政策是如何渗透进公司的,员工为何不得不如此漂泊?

A:问题在于政府补贴。比如温哥华这样的地方也许会说,“嘿,如果你有一个1亿美元的电影项目,我们会给你们电影公司4千万。(也就是说)如果你们在我们这拍摄的话,我们会承担你们预算的40%”。比如,《哈利波特》第一部启动的时候,华纳就想利用英国税收抵免的政策。所以电影75%都是在英国拍摄的。像这种类型的电影的视效工作,通常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完成的,但是现在就不得不都去伦敦完成了。拍《霍比特人》时,电影公司跟新西兰政府说,他们在考虑去布拉格拍摄,除非新西兰政府能提供某些条款(的保证),于是,新西兰政府为此改变了他们的法律,来允许这些条款的通过。你得把公司带到一些地方,不带去的话,你的公司就没法生存,那些有实力的公司(原本)在没有补贴的地方运转的也好好儿的,然而(如果不在世界各地打游击战的话)他们经不起竞争,(最终)会走向破产。这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得补贴者得生存。

未标题-1_副本目前我看过的所有独立研究都表明这些补贴是无益之举,因为他们(当地政府)每支付的1美元,只能回收70美分。你肯定明白这样使很多钱不会流回到当地经济,它们都进了明星和电影公司的腰包。政府可能投资了一个赚了10亿美元的“阿凡达”,但是他们一个子儿都看不到,视效师们也是一样。补贴没有创造更多的电影,补贴只是把原本要在其它地方进行的工作移到了它那里,但是(即便这样)当地的电影委员会和电影公司会拿来一堆包括“可带动5亿美元旅游产值”的报告,这让他们拥有了很多没法实际测量的无形资产,他们也正试着售卖这种想法。

Q:所以该怎么解决呢?能做些什么呢?

A:抗议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在显示(视效师们的)团结,也是为了引起一些媒体的注意——显然是起作用了!大多数的人以前从未想过(视效师的)境遇是如此这般。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从根本上来说,特效公司必须要开始像实际业务一样运作,并且停止恶意竞争(原文指互相出比对方低的价钱)。在理想情况下,补贴都该消失,因为那样你面临的就是良性竞争,公司能否拿下合同是基于他们作品的质量以及他们的效率。最终(通过淘汰)留下一定数量的公司,来支撑视效行业。进而会达到一个平衡点,大多数行业也都是这样。从技术上来讲,如果你去读下WTO的条款,(你会发现)补贴这个东西甚至都不合法。

同样是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世界上所有地方的视效工作者们,会形成一个行业协议,使得有人来保护他们并保证他们的劳动得到(应有)的报酬。视效师们会团结起来说,“我们会完成我们之前说好的工作,额外的部分,我会找你理论,这是我们想要的工作模式”,这样如果电影公司又有临时更改,那他们就必须得加钱了。

视效师们因他们每个人的独立而自豪,所以他们会说,“不,我们不会容忍(成为一个组织)的”,但事实是他们参与的是各个项目,有时团结起来作为一个组织才是更有用的。

我们真的是很努力地在做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希望见到电影公司或是制片公司能去做他们原本就该做的事情,来保证行业的良性往来,来跟视效行业合作来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这是个很复杂的事,然而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过程也许不易。(Owen Williams/采访)

豆瓣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