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ale 2014】《恐惧的历史》:过于抽象,观众不买帐

620 (2)

剧情提要:热浪滚滚的阿根廷,电视里每天播着骚乱的新闻,大街上时时响着警报,一架直升飞机飞过阿根廷城市郊外,宣布受保护的住宅区关闭。在这个被关闭隔绝了的空间里,阿根廷的中产阶级与低层大众同样的陷入萎靡不振、慌乱恐惧,奇怪男孩在快餐店怪异举止、陌生人按响门铃对讲、突然的停电种种这些都能引起人们的恐慌不安,每个人都在崩溃的边缘,那段时间,整个保护区人们的经历变成了一部恐惧史……

今年柏林电影节,南美军团是股不容小视的势力,仅阿根廷就有两部作品入围竞赛单元。其中之一,是本杰明·奈斯塔特的剧情长片处女作《恐惧的历史》。这部电影在柏林世界电影基金会(the World Cinema Fund)支持下完成,是导演第一次征战柏林电影节。

《恐惧的历史》以阿根廷由于经济危机而导致的社会动荡为大背景,这是一部没办法描述剧情,只能介绍背景的影片。故意而为的混乱与不连贯,让影片根本没有情节,也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用混乱表现混乱,它就是导演撕碎的一幅抽象画,就算努力拼凑还原出来,也还是满眼凌乱。

你可以搞抽象 我可以不买帐

这种带有实验性的影片,自然不会得到大多数观众的青睐。影片放映不到一半就有人不断离场,和笔者坐在一起的法国记者虽然坚持看完,但不停摇头叹气,不时和笔者用眼神交流困惑与无奈。

一个在快餐店行为奇怪的男孩,一个在高速路口赤身裸体的疯子,雨天往警车上扔的泥巴,一次被停电中断的中产家庭聚会……影片能让人描述出来的全都是片段,男孩儿是谁?他怎么了?高速路口的男人为什么赤身裸体追逐来往车辆?被扔泥巴的警察为什么如此惊慌?……所有这些,没有原因、没有解释,若是看片前提前做了些功课,或者对阿根廷的那段历史有所了解,或许还能连蒙带猜大约明白,但一个导演不能指望着观众通天文晓地理,不了解那个背景的人,根本就不知所云。

如果一部影片不靠它本身而是需要导演阐述、相关资料帮助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本片另一个没有做好的地方是,即使我们抛开背景不谈,不去追究人物关系情节逻辑,就只看影像,除了让人无序的“乱”,半分感觉不到什么“精神层面的堕落和危机感” 。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混乱的原因,看不到混乱的背后,在被剪成碎片的片段、所谓的“有力”的镜头前只能不断去猜:这里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人是谁?停几次电,多了些野狗,怎么就能看出阿根廷危险混乱了?怎么就恐惧了?……

把电影——或故事或情绪或状态都没关系——讲明白难道不是导演的工作么,什么时候成了观众的功课?解读起来这样费尽,难怪观众不买帐。

四维抽象的失败实验

墨西哥导演Rodrigo Pla的《La zona》,以及曾入围第60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的《南区》(Juan Carlos Valdivia,智利),都与《恐惧的历史》题材背景类似。但《恐惧的历史》既无《la zona》的精悍有力,也无《南区》肖像描写的精彩。影像的拼凑、片段的无序拼接,不用故事而用画面、声音、对话片段直接呈现导演意图,《恐惧史》或许有靠近毕加索《格尔尼卡》的意思。但本杰明的四维下抽象实验显然不成功。

电影是线性的,它不可能和绘画作品一样,二维和三维的抽象也许能被接受,因为它动用的仅是视觉系统。但因为有了四维时间元素,线性思考不能像面对二维作品时的发散思维那样自由,加上听觉系统的使用,过于抽象就成了种感官折磨。

比如本片的音效,故弄玄虚,频繁制造高频和噪音。警报声、割草机、吸尘器的噪音、野狗乱吠、莫名其妙的音乐,种种这些除了听觉上造成不适,并不能如导演希望的那样,将“混乱与恐惧”直接加注在观众身上。

发自腾讯娱乐

帼杰

旅法影评人,曾经应邀为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特邀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