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IFF2014】《豆蔻年华》:格鲁吉亚少女的青春

inbloom1_text

《豆蔻年华》是典型的青春期电影,不服输、不愿低头的年轻人,等待着命运给他们上完一课,完成殒灭或成长。影片手法传统,摄影优美,故事清淡,完全不同于渲染暴力但又保持死硬冷装的《和谐课程》,规矩而有匠气。即便有些酸痛苦楚,也有安排好的集体逃课和对抗老师,可在少女们集体歌唱的段落,青春的美好又溢于言表,令影像变得动人无比——这大概是电影进行的直接抒情。

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里,像《豆蔻年华》这类的青春题材非常多见,经济学家大概会把原因归结于GDP,因为成长中的国家会接受一些改变,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翻天覆地的变化,必然也会带来成长的阵痛。无论是体制、父权还是生理和身体的反叛本身,它们不可避免地逼迫着年轻人的青春,至于留下的伤痕,多少还是有着特定地区的神秘色彩。

观看这部电影,抛开时代背景是不可能的。如同放置于今时今日的格鲁吉亚,少女们恐怕无需面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压抑。但《豆蔻年华》又玩起了迷藏,格鲁吉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电影并不明说,就像少女的父亲不见了,留下了大量的空白,需要观众自己去填充和阐释。不过,这些省略留白也给观众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譬如在抢婚一段,哪怕补充了在格鲁吉亚少女早婚早育是常见现象,可在遭遇成人世界的痛击后,少女的投降显得有些仓促,年轻导演显然没有处理得太好,比较可惜。

《豆蔻年华》有一股奇特的气韵,如果跟上这股气韵,你会享受电影的讲述方式,而远离电影营造的嘈杂环境。那些无休止的吵架,把主人公带到了爆发的边缘,也让观众头疼万分。少女上课放学,家中的home party,突然出现的持枪少年,那些无边的黑暗……几乎每隔十分钟,电影都会出现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事件,层层递进,将少女带向真正的成长触动,也就是死亡。从国家动乱到家庭纷争,从学校矛盾到爱情流转,从凌弱到凶杀,两个豆蔻少女的方方面面,全部被电影说到了尽。

青春是什么,《豆蔻年华》并没有明说,但在含苞待放的年纪,主人公却不得不考虑一些现实的、超脱年纪的问题。观察女一号的冷淡表情,那已经说明了问题。跟年纪相比,她们想了太多不属于青春世界的问题。成长就像妈妈保存的盒子,也是那些利器和枪,如果你想温和,它就是一朵花,如果你要变得狰狞,那么,它也会发出怒吼,令周围人陷入劫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豆蔻年华》里,一个少女服从了这个国家的传统,一个少女则选择了继续前行。把少女心事和社会背景绑在一起,《豆蔻年华》不是第一个,从英国的《鱼缸》到中国的《狗十三》,反抗都是不可避免地带来伤痛。好在,《豆蔻年华》总归显得清淡,不至于让人压抑难平,更没有放任滥情。

如果要用一个影像画面来说明,当时的格鲁吉亚是什么,那个抢购面包的队伍已经说明了一切。当人们连填饱肚子都顾不上,谁还会理会少女的青春呢?当配枪士兵出现时,队伍又陷入了沉默,谁在主控这个国家,一目了然。

何小沁

影评人,翻译,现供职于新浪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