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师》:1,2,3 你被催眠了吗?

在看影片访谈时,导演陈正道的话让我了解了《催眠大师》这部电影诞生的初衷。除了自表“心理悬疑”才是他的菜外,曾经拍过盛夏光年的陈正道这样说道,“如果有一天我们拍出自己的盗梦空间,那么一定是中国的观众需要我们拍这样的一部电影”。显然,陈正道意识到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我想事实也是如此。中国观众对于电影这种娱乐项目的期待与渴求,到目前也仍是远远超出电影制作者们的想象。然而,一直接受好莱坞科幻大片洗礼的中国观众,能否为这部带有诚意、首次尝试新类型却仍不够成熟的《催眠大师》买账——对于这点,就像是广电总局的脾气一样,我们不好猜测。

回到影片本身,“催眠”、“悬疑”、“真实与梦境”、“杜比全景声”这些宣传中提到的意象与技术,再加上徐峥与莫文蔚的组合,使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去轻视这部电影。一方面,影片的三段式结构是简单明了的,由误导观众的背景交代到矛盾升级后的剧情反转,再到真相大白、“案情回顾”,当然结构简单并不是对影片“悬疑”这一闪光点的否定。另一方面,也许导演生怕像我这样逻辑性差的观众理解困难,在案情回顾中,将每一个“误导”与“疑惑”的节点,都用全知视角清清楚楚地讲了个明白,让我“恍然大悟”地走出了影院。

“简单”这个词汇对电影来说不是贬义的,尤其是在中国的院线。如果你拍出的电影,让观众走出影院后还在想“到底谁他妈才是凶手”,那么恭喜你,观众的潜台词其实是——导演,你个傻X!

被导演陈正道在影片花絮中称为“最懂中国观众”的监制徐峥,是深深了解这一点的。也许我们不能仅从票房上评判电影的好坏,但却可以看出不同的导演与普通观影大众的距离。此次徐峥指导《催眠大师》,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制作的重心不在于编造一个多人物、多角度、线索繁杂、多层叙事空间的高逼格故事。影片始终停留在两位催眠师之间的博弈。除了对“催眠”这个还算新鲜的意象以及结局的剧情反转抱有信心外,整部电影更多地将筹码放在了如何通过视听效果来展现催眠空间以及烘托惊悚的氛围上。可以说,悬念的层层推进是与各种光怪陆离的场景在我们心中打下的情感基础分不开的。

视觉效果上获得成功,美术与道具人员是功不可没的。室内的布景,无论是地板的图案还是墙上的壁画与陈旧的时钟都营造出了一个恍惚的、与催眠相呼应的环境。在导演访谈中,陈正道提到了一个观众也许不会注意的场景。这场戏中,莫文蔚被徐峥催眠,当她睁开双眼,发现自己仍身在屋中而窗外已是孤儿院的世界。这场戏没有采用任何特效技术,虽然只是给这几十帧画面换个背景如此简单。导演选择了还原室内的布光与场景,在孤儿院的现场又重新搭建了镜头中室内的一角。其在视觉效果上的努力,可见一斑。至于在宣传中一直提及的杜比全景声,确实增强了现场观影体验的立体感,影院中观众能清晰地听到头顶的玻璃珠由快到慢滚动的方向以及雨水自上而下落在徐峥光头上的力度。然而,有一点不得不吐槽的是,导演选择弱化了“催眠过程”,这个观众最为期待,也最容易造成视觉冲击的意象。1,2,3三个数字与响指,成为了对片中全部催眠过程的描绘。也许是预算问题,也许是导演刻意为之,但这终归难免令人遗憾。

除了影片视听效果的硬件元素外,两位演员的表演似乎没有成为片中的亮点。莫文蔚时而如泣如诉,是一位情绪逐渐不稳定的病人,时而又立刻变身,重新掌握主动,咄咄逼人地找出徐峥言语中的漏洞,这着实让人摸不到头脑。也许我们能在剧本的角色设定中为莫文蔚不自然的状态找到理由,但她本人却并没有在医生与病人的状态中找到平衡,从而游刃有余、不漏破绽。至于徐峥的表演,我想是不温不火的。一个受过创伤而选择自闭、假装强硬来拒绝一切治疗的心理医生,当这个角色面临实际上是一场心理博弈的治疗时,所应该表现出的自负、老练、富有攻击性——这些是徐峥努力表演却力有未逮的。同时,不得不说的是,台词中较多的口语以及水词也淹没了两位演员在精神状态上为角色做出的努力。

总的来说,没有拍成3D片也没有转制成伪3D片的《催眠大师》是厚道的。把他评价为国产悬疑电影新的标杆也许是言过其实,但相比于近乎全部是粗制滥造的国内惊悚片、悬疑剧,《催眠大师》甩开的不仅仅只是一两条街。用导演的话来理解,这已经是一个国内观众催促华语电影制作者的时代,有这样一部电影的诞生,虽然并不成熟,但它至少让我们看到了院线电影新的可能。

作者:钱诗哲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