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ezia 2014】《切口》影评:费斯-阿金野心之作失水准

cut_text

土耳其裔德国导演费斯-阿金的新片《切口》是本届竞赛单元最值得期待影片之一,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阿金尝试改变的这部野心之作水准大失,在本届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中基本失去竞争力。

新片阿金首次尝试史诗风格,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的迫害为背景,讲述了亚美尼亚年轻铁匠纳扎尔(塔哈-拉希姆)被土耳其军队假借征兵之名骗去做苦力,被迫与妻子及双胞胎女儿分开,一分别便是八年之久,这其中纳扎尔经历了无数生死关卡,从米索布达米亚平原到达科他州,穿越荒原、沙漠、大洋,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尚在人世的女儿。

作为一个有移民背景的导演,跨国家跨地域的场景常常出现在阿金的影片中,但从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的小镇马尔丁,到叙利亚、黎巴嫩、哈瓦那、古巴、美国佛罗里达,从沙漠荒原到大洋彼岸,扒火车、蹭轮船,跨越如此多的地区在阿金作品中尚属首次。然而由于主题不同,这次的跨越失去了前作中那种地域、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包容,也不再有彼此靠近又推拒的磁石般的人物关系。

《切口》基本上是个独角戏,尽管导演想要让个人成为历史命运的载体,但因为剧作、角色的单薄,塔哈-拉希姆并没有能够撑起138分钟片长,以及导演野心勃勃对命运和个人的悲剧阐释。

据说导演原来想拍的是关于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另一个故事,结果因为民族宗教等问题没有人愿意接演,之后才决定拍摄《切口》。不知道是否因为是妥协后的第二选择,导演对影片走向显得不够确定。在前三分之一部分,笔墨浓重的描写了纳扎尔被捉去做苦力,之后被土耳其人种族毁灭侥幸逃生,影片这一部分中一战背景是十分重要的,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军队压迫下的坚守和死亡面前的人性选择这些段落,让人想不到接下来影片走向竟然是寻子之旅。从纳扎尔踏上寻亲之路开始,影片就变得平庸冗长。一个又一个时间地点提醒着我们这段旅程的漫长艰辛,同时完全拖垮了影片的节奏,历史背景变的如同鸡肋。

寻找女儿是主人公走下去的动力和影片的叙事线索,这种无休止寻找然后一次次错过达到一定数量后,观众已经产生疲倦心理,因此最终纳扎尔找到女儿的时候,观众也没太被触动,原本煽情的段落,影院里竟然响起了几声突兀的笑声。

另外,这样一个跨越大洲、行走沙漠的大制作,居然在男主角造型上有硬伤。所有饱受战争摧残的群众演员都面黄肌瘦不人不鬼的样子,男主角却常常面色红润,虽不能说神清气爽,但也决不是一个长途跋涉,被伤痛和寻找亲人的焦虑折磨之人该有的样子。塔哈-拉希姆居然比成名作《预言者》时变帅气了些,就是怎么都不像有两个女儿的父亲。长达八年的寻亲之旅过去,除了头发染了点花白颜色,人物形象没有任何变化,刚开始和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配戏尚能接受,到影片最后,女儿长大成人,纳扎尔一点没变,两人重逢怎么看都像兄妹或情侣。造型上漫不经心,剧情上再多艰难历险描写也显得没有说服力。

影片中最重要的一场戏是纳扎尔和他的亚美尼亚同胞被拉去处决,因为一个土耳其士兵一时的仁慈,纳扎尔没有死,只是在脖子上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并因此不能说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便如同纳扎尔脖子上的那道伤口,就算化脓感染,只要没致命,总有渐渐愈合的可能,这也许是片名的含义。另外,男主角不能说话解决了横跨几个大洲的语言问题,可这并没有给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反而显出演技上的单调。由于不能说话,情绪激烈的时候只好用音乐堆砌,尽管阿金御用音乐人Alexander Hacke的配乐很精彩,但也无法掩盖人物不够丰满的事实。

总之以目前国内外媒体的反馈来看,阿金在09年凭借《心灵厨房》获威尼斯评委会大奖的成绩是不会出现了。

【原载于搜狐娱乐】

帼杰

旅法影评人,曾经应邀为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特邀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