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奥逊•威尔斯终于重回好莱坞怀抱(作者:Katie Kilkenny)

lead

文章题目:Orson Welles and Hollywood Are Finally Getting Along
作者:Katie Kilkenny
来源:http://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4/10/hollywood-finally-appreciates-orson-welles/382128/
译者:梁大白/校对:Feather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无法在辞世前完成《风的另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的终剪,但后人逐步的复原也许能让这部电影成为导演继《公民凯恩》(Citizen Kane)后最成功的作品。

众所周知,奥逊•威尔斯生前为了完成电影总是费尽气力,所以在他逝世30年之后的今天,好莱坞伸出了援手。周二(10月28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称, Royal Road Entertainment已经交涉成功,将完成威尔斯未尽遗作《风的另一边》的制作,这家坐落于洛杉矶的出品公司计划在明年五月威尔斯诞辰100周年之前完成任务。

威尔斯终其一生,都未曾享受到比《风的另一边》更高的好莱坞待遇,这真是绝佳的生日礼物。奥逊•威尔斯的最后一部电影将不再是由“奥逊•威尔斯出品”。但影片后期制作会按照他的风格,所以威尔斯仍掌有“导演”大权,如果他泉下有知大概也会感到高兴。这部电影计划一步步进行复原,参与制作的是两位原片场工作人员:线上制片弗兰克·马歇尔( Frank Marshall)和影星彼得·博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后者师从威尔斯,目前也从事导演工作。最终的成品将完全遵循威尔斯详尽的说明:在影片拍摄的15年间,这位导演留下了45分钟的已剪素材和关于剩下的10小时原始影像的繁杂笔记。

威尔斯一生中不断出演商业广告来资助自己的电影拍摄,这往往使得影片在他进行资金筹备时被迫中断拍摄。《风的另一边》碰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影片在拍摄过程中还遭遇了其他无法预知的阻碍:比如一个被威尔斯指控私吞影片资金的无耻制片;还有一个过度干涉的投资人,这位伊朗国王的妹夫突然顾虑起威尔斯的花销,卷走了胶片。1975年,威尔斯把剩余的剪辑版本从巴黎偷运了出来。

另一方面,Royal Road花费了五年时间试图实现威尔斯的愿望。这个艰难的过程牵涉到寻找拥有此片部分版权的多方人员进行协商,其中包括威尔斯的伴侣奥佳·柯达(Oja Kodar)、他的女儿碧翠丝·威尔斯(Beatrice Welles)和巴黎出品公司的L’Astrophore。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这次吸睛发行能够不被延后,这是威尔斯生前未能实现的—-这位导演生前就是“后期制作拖延症”的重症患者,圈内闻名,这也是为什么《堂吉诃德》(Don Quixote)、《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以及其它十九部作品未能问世的原因之一。

导演逝世多年后的修复计划促使《风的另一边》成为了威尔斯最佳的绝响,而这是他本人生前细心筹划都无法达成的效果。威尔斯在电影情节里制造了多元维度,但他没料到的是岁月竟把这些主题带入了现实当中。《风的另一边》的主角是一位刚刚举办过70岁生日聚会的潦倒导演,影片一开场去世了。威尔斯就是七十岁去世的。他甚至考虑过自己出演,但最终还是把角色交给了现实中同为导演的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影片剩余的部分以电视节目、纪录片和现场学生导演的镜头重现了这场聚会。其中包含一场戏中戏,内容是“导演”新作的半成品,那是一部安东尼奥尼式作品,大胆而充满张力。据Royal Road在新闻报道中所称,那更像是一部“戏中戏中戏”。

威尔斯的一生中不乏这样的私交,但他也许更喜欢自己的死亡带给他人的戏剧性张力。1938年,威尔斯在电台节目“ 水星剧场”(Mercury Theatre on the Air)中播放改编自H. G. Wells原著小说的《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这引起了一小波骚动(部分中途开始收听的观众以为外星人真的在攻占地球)。尽管这场风波被过度夸大,但可以看出,威尔斯以混淆娱乐与现实为乐。

在《风的另一边》中,他刻意玩弄着虚拟世界与自己生活间的暧昧界线。电影中,“导演”告诉与会者他的新作紧跟潮流,即充满色情与暴力。现实中,威尔斯在前期制作时曾告诉博格丹诺维奇《风的另一边》将会是一部“低俗电影”,与博格丹诺维奇1971年那部著名的《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一脉相承。

毫无疑问,虽然他人的剪辑会模糊导演原本的痕迹,可修复版只会放大“威尔斯”这个神话。多亏了此前成功的戏剧生涯,当25岁的威尔斯携《公民凯恩》开启自己的电影事业之时,他在好莱坞早已街知巷闻。在这部划时代的处女作中,他自导自演,还亲自参与剧本写作、制片和选角。在此之后,“少年电影天才”的名号永远伴随着他。

有人说此后他都在走下坡路。但威尔斯打造了一流的声誉,他和他的影迷得以将责难通通转移,把矛头对准电影工业本身。《伟大的安巴逊》(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在剪辑室遭到好莱坞的出品人的阉割。《奥赛罗》(Othello)与其他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都是由他自己出资拍摄,仍难逃出品方迫害。威尔斯被迫成为名人来负担其他影片的拍摄。电台节目里的每周时事评论员、专栏作家、轻歌舞剧指导、甚至是交际能手—-以上所述大部分确有其事,可在商业交易方面,威尔斯并不精明也是不争的事实。

威尔斯已剪辑的《风的另一边》镜头的稀缺正符合他那被夸大的影响力,尤其对比其真正的影片产量。威尔斯的推崇者声称他的十二部电影是一个导演可以拍出的最好的十二部电影,但是归根结底,对比影史上同时代的戈达尔(52部)或希区柯克(59部),这个说法很难站得住脚。

无论《风的另一边》的最终结果如何,这个名不其实“少年天才”的非典型传奇必将永世流传 。如果这部电影遭受恶评,Royal Road Entertainment的剪辑最可能成为攻击对象;如果它看起来有些廉价,这将归罪于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扣在威尔斯的欧洲公司头上的繁重税务;如果镜头过于仓促,那是因为剧组人员得不到拍摄许可,不得不扮成电影学院的学生偷偷潜入片场。这些借口都会用于为威尔斯申辩,导演的拥趸们在这喜闻乐见的固定节目中想象着如果一切顺利、好莱坞大方地给一笔适宜的预算,威尔斯的才智会如何表现在电影中。

现在好莱坞出手了,但威尔斯的名声不会受损。这是否意味着《风的另一边》会变成导演的另一巨作?如果只因为这能加深导演努力营造出那现实与虚幻间的共鸣,威尔斯也许会喜欢这种说法。想想看,《风的另一边》全片的一个个镜头将会由导演所留下那冰冷笔记上的文字以及故人支离破碎的回忆所拼凑而成,这似曾相识的描述难道不是《公民凯恩》再现?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