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ale 2010】Day 4:失望、沮丧和惊喜

%title插图%num
《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2010)

[Martin Wolsgaard和Nicolai Eskesen 柏林报道]

今天是在柏林这几天里第一次看到阳光灿烂的时候,忙碌的电影记者们像辛勤工作的蚂蚁从几个展映场地进进出出。今天的第一部电影是我们两个都非常期待的,那就是张艺谋的《三枪》。电影是对1984年科恩兄弟残酷犯罪片《血迷宫》的新阐释。张艺谋自己说,很多年前他看这部电影时就非常喜欢科恩兄弟创造的迷人的电影世界,现在他有机会向这两位美国电影人表示自己的尊敬。其结果是他将一个当代故事放到了一个时间不明的古代中去,一个波斯商队经过荒漠中由贪婪和好客的王老板经营的一个小餐馆,老板的妻子和一个穿着粉红色长袍的最为粗俗的男人偷情。此外,电影里还有一个吃得太多的厨师和他的女帮手。电影里这四角关系让巡逻队的险恶的张有点麻烦。他知晓老板娘的奸情,不过他私下里觊觎老板的钱财。电影情节还是基本相同的谋杀、欲望和通奸的故事,不过当张艺谋选择在其中加入诙谐幽默的元素,则让这部电影变得让人沮丧和失望。电影里的幽默被理解为愚蠢和厌烦的一类。看完电影后,我们讨论最大的话题就是怎样才会让这部电影变得紧张一些。事实上张艺谋天赋的色彩感是唯一能够避免使电影变成一场灾难。一部彻头彻尾失败的电影。

今天的第二部电影是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最先的“喜剧”(他自己是这么称呼的)——《格林伯格》(Greenberg)。鲍姆巴赫之前曾经拍摄过广受好评的《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这里他继续采用了类似音乐剧以及反映现实主义社会的足迹。我们对这是一部喜剧电影感到吃惊,因为很难把格林伯格的故事和由本·斯蒂勒表演的喜剧联系起来。它讲述了一个有点消沉、有点神经质的处于中年危机的男人罗杰·格林伯格的故事,主角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典型的伍迪·艾伦式的角色。格林伯格经常会有有趣的对话,但是却收到令人沮丧的效果,因为主角事实上太不近人情了。这又会让人回忆起维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电影氛围,就是除了玩笑。电影没有显得特别无聊,但是能够传递一种特定的气氛,那就是令人沮丧的气氛,不过只有这一种气氛显得有点少了。

当我们告别压抑忧郁的鲍姆巴赫,迎来了今天的高潮:今天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sky)的纪录片《走过礼品店》(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这纯粹是一部典型的纪录片的形式和风格,不过却用充满娱乐性的口吻讲述了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涂鸦艺术蓬勃发展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具体得说,我们是跟着法国人Thierry Guetta充满激情得拿着摄像机去拍摄涂鸦艺术圈子里的一切,到最后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取名为“Mr. Brainwash”。

电影从永远蒙着面的班克斯介绍开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这种街头艺术的动荡历史,我们跟着Guetta和几位艺术家见面(其中一位的后面是后来非常著名的奥巴马的海报),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Guetta自己的个人旅程,从刚开始略带笨拙却显得有些媒体狂的Mr.Nobody到后来的Mr. Brainwash,他不管在嘲讽还是尊敬方面借用了安迪·沃霍尔的想法,用一种再创造的力量复制那些原本没有任何意义的图标。电影作为街头艺术本身,即充满一种无城府注意的幽默,又用一种全新的迷人的方式来提出一个古老的问题,那就是艺术的角色、功能和意义。总之,能够看到一部纪录片参与角逐金熊,那本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原文出处:Filmmagasinet Nosferatu)

tati

旅居丹麦,深度影迷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