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向您推荐这十部电影以及理由

%title插图%num
Toni Erdmann

最终在犹豫中,还是选了《托尼-厄德曼》,戛纳电影节这部电影第一场放映是年度最佳观影体验,没有之一。我应该是豆瓣、微博第一个评论,并给此片五星的人,大部分中国媒体因为这片默默无闻,就没去看第一场。就像2015年威尼斯我同样第一个力捧《聚焦》一样。我很得意。当然要放进来。

舍弃了《她》《毕业会考》,前者的表演相当动人,后者可谓扎实,并且对社会和人性有深刻的反映。舍弃了《夜行动物》,很精致,国内目前版本不及我们在威尼斯看到的版本,这片拍得不差,不过太极致反而不动人。没放《玛-鲁特》,也很喜欢,但还没看懂。对《离开的女人》是逐渐越来越喜欢的,但看片期间我睡太久,错过了很多东西。傲娇地认为《哭声》不符合我的气质。

《雪山之家》剧照|来自网络
《雪山之家》剧照|来自网络

第十,雪山之家(Sieranevada,导演:克利斯提·普优 Cristi Puiu)

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展现群像,非常考验调度。普优冷峻而不带偏见,观众时时刻刻能感知镜头存在,全程以旁观者身份记录整个故事,从开篇展现群像,到后期渐入剧情,架从头吵到了尾,最后再完美谢幕,舞台剧结构,形式感很强。大量的脉络素材是经由人嘴传达的,冗余信息量大,所以也是一个话唠片。看电影时,我一度想到,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小说的260分钟话剧《伐木》。我更愿意看话剧版《雪山之家》。下勇气再看一次,其中还有很多隐藏的点需要挖掘和梳理。

《杰出公民》剧照|来自网络
《杰出公民》剧照|来自网络

第九,杰出公民(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导演:加斯顿·杜帕拉特 Gastón Duprat /马里亚诺·寇恩 Mariano Cohn)

电影有个很讨知识分子喜欢的设定,讲述了一位在欧洲生活超三十年的诺奖作家因偶然机会回到儿时家乡探亲的遭遇。全程只有一条线贯穿始终,有着丰富的羽翼: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情节设置;笼罩在诺奖作家光环下,一群表面以家乡为傲内心却想拼命逃离的乡民;振聋发聩的台词……作者用黑色喜剧的形式针砭时弊,将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之间的隔阂无限放大。

《弗朗兹》剧照|来自网络
《弗兰兹》剧照|来自网络

第八,弗兰兹(Frantz,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

非常轻,简单大方,放下了人间所有戾气。在法德两个民族矛盾的背景下,欧容讲述了一个古典、细腻的爱情故事,不涉及人性、罪孽。电影主体黑白色,偶尔过度到彩色,但过度到彩色的部分有点没有规律,目前想来,是电影唯一带有欢愉情绪的部分,而电影主体是忧伤的。得朋友科普,电影展示了一幅罕为人知的马奈画作《自杀者》,暗示女主角有自杀倾向。表白葆拉-贝尔。

《》剧照|来自网络
《宁静的热情》剧照|来自网络

第七,宁静的热情(A Quiet Passion,导演:特伦斯·戴维斯 Terence Davies)

看前半部,你会觉得平庸、做作,导演的拍摄手法也非常普通。可是看到名字“A Quiet Passion”,是不是就觉得这样平庸、内敛的表达,很贴合主题了?电影是一部传记片,渐入佳境,讲述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一生。故事剧本的确乏善可陈,无奈狄金森是我的挚爱,尤其后半段,她的不合时宜让我心痛,看着她的结局,我也很担忧,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之丑陋远甚于当时的美国,在这样的现实里,又有多少有才华的狄金森饱受折磨呢?

p2379958501
第六,将来的事(Things to Come,导演:米娅·汉森-洛夫 Mia Hansen-Løve)

电影的女主角是位研究哲学的老师,因此故事充斥着哲学的引用和哲学式的台词。这样的哲学元素,与女主角的生活部分互文。创作者似乎在强调哲学并不能让人们免于生活的苦难,但哲学的确可以教会人们如何用理性的思维去处理生活烦恼。于佩尔今年的另一部力作。

《托尼·厄德曼》剧照|来自网络
《托尼·厄德曼》剧照|来自网络

第五,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导演:玛伦·阿德 Maren Ade)

引自我戛纳时的短评:表面上看似是逗比老爹搅乱水逆进行时的严肃无趣女儿的生活,但一句“不要丢了幽默感”恰恰把主题点了出来:这是一场温情老爹拯救卢瑟女儿的感人故事,而且还有点小dirty。裸体爬梯部分真的是全场笑翻了。

《战争天堂》剧照|来自网络
《战争天堂》剧照|来自网络

第四,战争天堂(Paradise,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

对二战题材通常都会高看一眼。“伪二战口述史”,可以说是演员面对镜头口述历史,来引导并推进剧情,揭示了在灾难中,一个无良的社会秩序是如何放大人性之恶,如何让一个优雅体面的人沦为道德沦丧者的。战争是地狱,战争改变了一切。电影还有个相当震撼的结尾,黑白,光打得很不错。

《保持站立》剧照|来自网络
《保持站立》剧照|来自网络

第三,保持站立(Rester vertical,导演:阿兰·吉罗迪 Alain Guiraudie)

吉罗迪的《湖畔的陌生人》就是我当年的十佳。《保持站立》相对前者的写实,更黑色也更风格化。故事详细的分娩部分让人不适。在平克-弗洛伊德等音乐里,男主角,这个四处漂流的流浪者,用坚挺的阳具操死老头,我恐怕很久都不会忘记了,而在此前他已经和男男女女搞过多轮。但别觉得肤浅。创作者就是这样把生殖和交配联系在一起。(今年,同样让人难忘的,还有威尼斯主竞赛《野蛮地区》的百兽性交场面)电影动物元素也很不错,羊与狼的寓言式隐喻,以及结尾男主角面对狼群“保持站立”的姿势紧扣主题,耐人寻味。

《爱乐之城》剧照|来自网络
《爱乐之城》剧照|来自网络

第二,爱乐之城(La La Land,导演:达米安·沙泽勒 Damien Chazelle)

引自我在威尼斯时的短评:印度附体一般棒的长镜开头,故事就是个俗套的失意青年为梦奋斗的励志故事,导演用丰富多样的音乐、迂回的讲述手法、以及特别的风格把它讲出了新意,结尾抓人情感,星空跳舞浪漫极了。好看和美,这俩就够了。

《帕特森》剧照|来自网络
《帕特森》剧照|来自网络

第一,帕特森(Paterson,导演:吉姆·贾木许 Jim Jarmusch)

需要特别解释一下《帕特森》。我理解的这部电影,不是绝大多数市面上的汉语影评、短评所描述的那样的“诗样生活”及类似主题。因为如果这样去解释,就很难明白为什么给老司机安排那么无聊的诗作,以及结尾永濑正敏突然出现的意义何在。写诗,是表象,拍电影搞其它艺术,也一样。《帕特森》可能与贾木许近年来的心境有关。因为这是一个文艺撸瑟的故事。所有的先锋性的文艺天才(需要强调先锋性),在其一生的过程里基本是孤独、撸瑟的形态。狄金森,一生只发表了五首,而她写了1700多首,同理还有梵高。文艺建树就是不断重复自己的风格。有多少有才华的人,是因为没有重复,只留下一两首作品,甚至直接亡佚;有多少文艺撸瑟,坚持文艺梦想,却始终没能出头。这么想一下,男主角的人生真是太悲伤了,可他又那么幸福。男主角的笔记本被撕碎后,目空一切的走着的时候,我哭了。而永濑正敏为他开启了下一个路程。正如电影的结构一般,一切都是一个循环。这是文艺青年骨子里的大悲。


《野蛮地区》剧照
《野蛮地区》剧照|来自网络

同志片:1、《野蛮地区》;2、《小姐》;3、《鸟类学家》(上边是海报,好看);4、《柜中野兽》;5、《当我们17岁》(等几个片子出了,看全了,排个十佳)

纪录片:1、《海上火焰》;2、《时间之旅》;3、《零日》;

院线外片:1、《疯狂动物城》;2、《萨利机长》;3、《血战钢锯岭》;

2015年度十佳回顾:1、单身动物园;2、青春;3、超新约全书;4、电子云层下;5、旅行终点;6、德军占领的卢浮宫;7、横风之中;8、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9、疯狂麦克斯;10、聚焦。

后记:

所谓个人十佳,当然还是要个人从心出发。其实我的个性觉醒是在2011年,那一年我经历了残酷的工作上的被打压,埋下抑郁的种子。回顾2011、2012年的电影十佳,我依然站在跟风的角度去选,比如大家都说《神圣车行》好,我便也说好,当然的确这片是很好。

2012年,开始做大量系统性阅读,包括纳博科夫的评论,桑塔格的杂文……2014年,集中阅读卡夫卡、加缪并爱上他们,选择电影十佳也开始完全听从自己的眼光,真正实现了独立。2015年,生活充满诗歌,自己也开始写诗,因为跑电影节之故,开始梳理电影知识。2016年,带着迪金森、奥登和曼德尔施塔姆诗集飞向世界。

说这么多个人思想路程,是想说明我选这些作为十佳的原因。此时,我开始固执地认为,镜头、剪辑和表演是故事的外壳,故事是电影的外壳,只有电影有内核才会是好片,另外,就是这部电影究竟触动了我什么,二者要选其一。还有,就像去年写的那样,传统叙事已经不能让我高潮了,我急需看到文哲的、新颖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新的东西都是好的,花里胡哨的腔调固然好看,那也不行。

故,我自己的价值标准,最重要的唯一公尺就是,“对生命的悲悯,对时代的体察,对艺术的探索”(援引自我自己写的杂文)。

同时,我反对三类电影,谎言电影,如《建国大业》《湄公河行动》;妥协电影,如《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御用电影,如《长城》。我会专门抄袭纳博科夫,为这三类电影写篇水文。

梵一

新浪娱乐深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