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如何比真人电影更真实?──专访动画《雪舟》艺术总监端木紫薇

"动画的真实感"究竟是什么?

这或许是动画评论者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相较于传统实拍(live action)的"减法"──创作者以摄影术为基础,经剪接与人为意志将变因趋近无限多的现实世界纳为景框中的有限,动画这种"加法"──创作者从彻底空白的影像终从头开始制造可视物,注定了动画的不现实。

然而,现实与真实是同一种事物吗?许多动画人并不如此认为。

当吉卜力《听到涛声》(I Can Hear the Sea,1993)的作画监督进藤胜也被访谈问及“实拍能办到的事情有必要特意去用动画来完成吗?”时,他的回答是:"给人产生“实拍也能完成”的错觉说实话也是原本就有的期待。"线条复杂阴影大量的剧画似的动画线条,不会比简笔更令人感到真实。(<増补 サブカルチャー神话解体>,ample译

押井守的说法则更为极端,在真人拍摄与动画创作游走的他视所有影像创作都是加法,真实感只是一套可控的影像讯息,真人与动画并无差别;随着后制特效的完善,加法创作会凌驾减法拍摄,甚至"所有的电影最终都会成为动画(Anime)"(2004,台湾讲座)。尽管如此,动画的写实性之命题,依旧悬而未解。

2014年,以华裔导演苏镜澄为首的12位动画人,拍摄了一支6分钟的短片《雪舟》Snow Boat,叙述一个男人带着雪人离开冰原,渡海离乡的故事。此片夺得了美国萨瓦纳艺术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 ,简称SCAD)的Achievement in Art Direction大奖、威斯特彻斯特影展(West Chester Film Festival)的Nominated Best Animated Film奖在与数个相端奖项的殊荣,也在北美众多动画影展中获邀放映。

%title插图%num
电影《雪舟》剧照

《雪舟》企图呈现的,正是以3D素模的形式黏合出2D平面的质感,藉此营建出介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真实"的寓言情境;导演将打造情境的职责委权给概念艺术(concept art)的专家、以动画背景师身份游走的美术总监端木紫薇,打造出最终的成品。

本文专访到端木紫薇,请她以艺术总监与动画业者的立场,向读者叙述一个命题:动画人在职业现场,究竟如何看待、处理、实际创造出动画的真实感?

端木紫薇(以下简称端)
学历: M.A. 美国萨瓦纳艺术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现职:自由工作者,服务于Noble Animation等美、中、台动画设计公司。

以媒材的不真实成就受众的真实

记者:会什么会成为一位动画的艺术总监?

端:是苏镜澄导演先邀请我的。我小时候则受父亲与爷爷影响,学了十多年的传统绘画,大学才开始就读动画相关的科系。里面很多人都想成为导演,做属于自己的动画片,我也有过,但出于我的绘画背景,我更在意画面的呈现,这比完全掌控全局带给我更多的愉悦。出社会后,我成了个自由工作者,接的也常常是动画背景师的案子。

%title插图%num
工作照|端木紫薇制作3D贴图

记者:动画的艺术总监有何特别之处?与真人电影有差别吗?

端:就我有限的了解,真人电影与动画的艺术总监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别,都要对整部电影不考虑声音、表演之外的所有视觉面貌负责。

当然,具体的技术细节有所出入。真人电影的艺术总监要监督指导场景搭建,美术设计,演员的妆容,服装,道具,我们则监督2D美术(由于我们人手有限,2D美术的人要做角色设计,道具设计,背景绘制)、分镜(要有非常强的倾听能力及耐心)、建模(角色可动范围如果不足会让大家落入地狱)、骨架、布局(依照分镜和导演的要求去摆设场景里各个模型的位置,让动画师和背景画师了解各自需要制作的范围)、3D灯光材质、3D动画师(其实与传统用笔画的动画师做一样的工作,加入很多细微动作让角色更生动)、合成(把3D影片、2D背景和每个场景结合)等等。这是一份管理职,需要全局性的眼光。

导演的工作是检视所有组员也是所有压力的终点,而艺术总监的工作则是一边与导演沟通,一边控管其余全体美术人员工作的方向和质量,某些层面上,我与导演都是领导整个动画前进的最重要推手。

记者:就一位艺术总监与动画工作者的观点,动画与真人电影在视觉上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

端:动画像一个游乐场,真人电影则更趋于靠近现实世界,最明显的差别就在视角和画面的变化性。不谈大量使用CG特效的真人电影,真人电影的视角受摄影机的可动范围限制,但是动画完全由导演和其他主创人员凭空变出,大脑就是摄影机,看世界的角度更加随心所欲。画面的变化性也是如此黏土,布偶,木偶,剪纸,油彩,水彩,水墨等等变化,排列组合各种元素,效果可以大相径庭。

%title插图%num
《雪舟》概念设计图

记者:如此说来,动画的视觉出发点本身就是不现实吗?

端:未必。我个人对于 “现实”"真实"这些词感到难以界定,同一部动画往往会在各个面象各自出现与现实世界像或不像的层次

例如:像Final Fantasy、魔兽世界这些广受欢迎的奇幻动画,他们的制作公司有着世界一流的FX(视觉特效)和3D动画技术,运算出来的城市、大自然,有着与我们现实世界及其相似的材质、颜色、光纤的折射反射等等,人物皮肤上的斑点、褶皱似乎也与我们自己无异。好莱坞的动画以CG制造真实感的技术更是无庸置疑的世界领先,当我看《怪兽大学》(Monsters University,2013)里毛怪的毛发、《魔发奇缘》(Tangled,2010)头发在阳光下的特写镜头,可以看得到细小绒毛折射的光晕。让人为其CG材质和灯光技术所制造的真实感震撼。

问题是:这些法师、半兽人、形形色色的植物、工具、造型奇异华丽的宫殿,怎么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这种设定的美术氛围又是非常不真实的。一个影片所有的元素都是只要服务于一个中心,那就是故事,怎样讲好这个故事决定了怎样选择视觉元素;而故事本身便有真实与否的差别,美术的职责之一,便是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这种表演的维度上。

最近因为《你的名字》(Your Name,2016)而又被广泛讨论的新海诚他作品中的背景很多都是基于真实照片的作画,基本上保留了照片的构图、重要场景道具元素,但是强化了色彩、光影和透视感。美得那么的不真实,甚至引发了粉丝们的圣地巡礼情节,纷纷去寻找动画片中情节在现实世界中的发生地;换言之,他是用不真实强化了真实世界的美

记者:如此说来,动画中的真实感取决于故事,而非美术?

端:故事与美术之外还有另一种真实,即"表演"上的真实。像《黑暗扫描仪》(A Scanner Darkly,2006),是采用先真人拍摄,然后用计算机技术把它动画化的转描(rotoscoping)动画。他们的人物上无疑是最真实的表演,与真人电影一样。但是视觉上,包括色彩,材质,场景变化,光影效果,都极其夸张,有独特的艺术绘画风格。完全真实的人物表演和极不真实的视觉效果制造了强烈的冲突感,但又非常符合作品主题的需要。夸张的色彩,变形的场景和视觉隐喻,与真实人物的表演形成的冲突,表现了创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title插图%num
电影《雪舟》剧照

记者:动画常常被认为是比真人电影更好拍、更容易的影像创作,因为所有东西都能被导演与美术剧组操作,您怎么看?

端:我不这么认为。至少在我们的制作过程中,常常充满“意外”。有确定了风格的大方向后,还得始终保留实验的精神。在动画制作的前期,我一直在尝试能不能给画面更多的丰富性,为了方便操作,我们选择用Photoshop完成所有的背景,我觉得Photoshop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不同纹理和图层的混合模式,常常带来的出乎意料的效果比预期的要精彩的多。只是类似这样的“意外”不太会被别人看到吧。我相信很多创作者都是有过类似这样的体验的。保持着玩的精神,可能会做出更有趣的东西

当代动画的现在与未来

记者:关于《雪舟》,您作为此片的艺术总监,在美术塑造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指示与方向?

端:当然有。整场创作最困难的部分,就是一开始要为影片寻找适合的美术风格的时候,是因为这完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要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费了很多功夫。一开始总是有太多想法,收集参考图片的时候,觉得每张照片都好漂亮,每种元素都想包含进来,例如日本插画家Yoh Shomei的作品,这时候就要做减法,再次整理思路,想想最想要表现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另外我也参考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美术风格。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是一种充满激情,感情外放的画派。因为这种流派从一开始就主张的是表现艺术家个人的主管感情。我很喜欢这种直接而纯粹的情感表达,便在片中放了一些进去。

例如在影片前半段借鉴了《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1920)的设计,男主角趴在桌子上睡醒的早上,眼前是融化剩一半的杯子,歪歪的桌子,上方歪斜的几道锥形光打下来,背景的墙虽然有冰雪的透明感,但是布满杂乱的尖角形状与纹理,整体会给人一种清冷,不安定的气氛,表现男主人公正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把他对与周遭世界的挣扎烘托得更为强烈。

有点可惜的是,我对其他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的动画知道不多。看过一位新加坡导演的动画《The Animals》的小片段,黑白剪纸风格,视觉效果很强烈的动画。我也很想要看看他的全片是什么样子。

%title插图%num
电影《雪舟》剧照

记者:近年有没有动画作品,在艺术与美术的表现上给予您深刻的印象?

端:从不同的地区来分类:

美国的作品已经非常的成熟而且高度的工厂化,只要是能上院线的大片一律的是有质量保证的。以学生角度来看,美国作品是一种世界通行的水平要求。但以艺术方面来看反而是缺少了一些惊喜,因为在视觉上美国作品已经被定型了。但是迪斯尼或是皮克斯的实验短片却保留了很多艺术性的开创,例如“Paper Man”和 “Day and Night”。

离开美国,法国Gobelins 学校的学生作品一直是我心头首选,每个短片的美术虽然简单但却精致;譬如15年的作品“众道Shudo”。美术、动画以及剪接上都是简单到位。虽然只有两分钟但却把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楚,美术也如同故事一样的冷冽。

日本方面,虽然最近的《你的名字》受到很多人的赞扬,我心中最喜爱的是《短暂和平》(Short Peace,2013)。尤其是第一部短片《九十九》,监督森本晃司利用3D技术配合日本传统的纸伞以及布料等传统工艺的概念,把一个被现代消费经济的人们所遗忘的常怀感谢心的传统重新传达给观众。影片中的美术设计虽然华丽繁复却不回杂乱无章,颜色的选择绚丽而且和谐,让我一眼就被深深的吸引。

记者:您对目前华人动画的艺术与美术有何看法?

端:台湾方面,我喜欢“台湾吧”以及一些有高辨识度的动画。比如纪导演的作品虽然在视觉上不是非常华丽的风格,但是他能将自己文艺清新的画风和充满人性思考的故事配合的天衣无缝。他的作品让人在反复观赏之后会被深深地打动,看似清淡的画面却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记导演的工作态度更让人钦佩。在前期设计之时就会与画家充分沟通,确保双方都能够理解作品方向及要求之后才会开始工作。并且还会亲切地提醒你的作品可能会因为要配合影片的风格而被部分的修改。而且纪导演本身也是艺术家出身,使得他会更加注意到美术工作人员的心情,并且可以用同样的角度去下达指示,更让人感觉到他的细心。

整个华人圈这一两年被讨论最多的则属《大鱼海棠》以及《大圣归来》两部。《大鱼》当年的作品让多少人惊艳不已,这次的作品让人感觉得到在美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超越当年的自己,而且成功地为整个产业的美术水准立下新的标竿。

%title插图%num
《大鱼海棠》剧照|来自网路

而《大圣》的美术设计在转化为3D表现时也确实保留了当初设计的特色,且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明显的想要摆脱中国电视剧、动画和国画的传统印象,这样的尝试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可惜的是大圣的一些配角角色的设计没有统一,还有就是由于制作团队的不稳定造成一些镜头水平不一。但这是进步的必经之路。我个人还很喜欢“十万个冷笑话”的电影版,看得出来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和掌握节奏的功底,画面上有时候会配合故事刻意“粗制滥造”,是一部很聪明的作品。尤其整部影片的节奏非常连贯,是我个人觉得近年国产动画说故事最成功的范例。

虽然美国日本也是有在说故事上失败的影片,但整体来说他们都有各自的节奏风格且都很成功。国产动画近年来已注意到这个方向而不是像之前只关注在技术上的突破,如果能在节奏掌握上能够更加精进,相信在经过时间以及经验的累积之后,中国动画界可以培养出自我的风格而不是像现在过度追求技术的突破.。那时华人动画圈将会出现新的标竿影片且让人刮目相看。

记者:最后,CG特效电影在近年迅速崛起,尤其是超级英雄电影更是大受欢迎。有人说这种电影是动画感与电玩感反过来入侵真人影像。您怎么看?

端:还算不上“入侵”吧。CG永远只是一个工具,像特摄电影搭模型、画布景的进化,而这个工具怎么被使用,取决于操作它的人;所谓的“动画感”和“电玩感”也是欣赏角度的不同造成。CG可能覆盖一段时期的电影艺术,但不一定最终覆盖所有电影的艺术和制作。

不过,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观众抱怨现在的电影"太CG",大概是很多电影都趋向于同一种视觉风格,看起来都很像。这些电影忘记了CG应该是根据故事设定的需要而使用。

同样是特效电影,《独立日2》(Independence Day: Resurgence,2016)有着一流的特效制作,还是因为故事的硬伤而口碑不佳,《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2015)则让人完全忘记了特效的存在,深深地被电影本身的艺术和故事所吸引,计算机特效制作完美的完成了它的使命。


※附录

《雪舟》(Snow Boat)获奖纪录:
Best Student Film – 2015 West Chester Film Festival at West Chester, PA.
Achievement in Art Direction – 2014 SCAD Graduate Show: Juried show at Savannah, GA.
Achievement in Look Development – 2014 SCAD Graduate Show: Juried show at Savannah, GA.
The Strangest Road Award – 24th MEDIAWAVE “On The Road” Online Film Festival, Hungary.

《雪舟》(Snow Boat)于各大影展的放映、出赛纪录:
October 17, 2015- NYC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2015 at New York, NY.
April 30, 2015- 5th Dada Saheb Phalke Film Festival 2015 at New Delhi, India.
April 24- 26, 2015- West Chester Film Festival 2015 at West Chester, PA.
March 29, 2015- Annapolis Film Festival 2015 at Annapolis, MD.
October 25- November 1, 2014- Savannah Film Festival 2014 at Savannah, GA.
October 22-26, 2014- 2014 Washington West Film Festival at Washington, DC.
October 11, 2014- MIA Animation Conference and Festival at Miami, FL.
September 10-11, 2014- Austin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at Austin, TX.
August 14-20, 2014- Cine Campu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ilm Festival at Caguas, PR.
August 12, 2014 | August 15, 2014- All American Drive-In at Historic Richmond Town at Massapequa, NY.
August 5-10, 2014- 5th edition of Anibar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 at Kosovo, Peja.
June 25-30, 2014- Nantucket Film Festival at Nantucket, MA.
May 28-29, 2014- SCAD Graduate Show: Juried show, 8:00pm at the Lucas Theatre, Savannah, GA.
April 29- May 3, 2014- 24th MEDIAWAVE International Film and Music Gathering at Komárom, Hungary.
March 1- April 30, 2014- On The Road Online Film Festival at Komárom, Hungary.
October 30, 2013- Savannah Film Festival 2013: SCAD Student Showcase at Savannah, GA.
September 28, 2013- SCAD Animate! at Savannah, GA.

(全文完)


%title插图%num

更多迷影精选内容
欢迎关注迷影网Cinephilia微信公众号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