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Berlin】《血之救赎》:咒语难解 人性可触

%title插图%num
The Forgiveness of Blood (2011)

对所谓的文明世界来说,巴尔干地区似乎就是暴力、内战、武装冲突的代名词,而鲜有人知道,在这片经常发生民族战争之地的北部高原上,还有一部真正的死亡法典——《卡努法典》。法典之中最重要的部分血仇条款规定:血债必须血偿。

《血之救赎》就是一部与《卡努法典》有关的电影。《卡努》在阿尔巴尼亚的北部高原已经存在了几百年,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短暂废除,一直到今天它都在统治着那片山区。法典里的血仇条文规定:如果一个家族的成员杀死了另一个家族的一人,对方有权利(而且必须)复仇,杀死第一个家族里的一个男性成员。除了妇女和儿童之外,杀人一方唯一获得庇护的方法就是呆在自己的房子里,不得走出一步……

尼克的父亲因土地与人发生冲突,被控杀人,17岁尼克的他和7岁的弟弟(家里剩下的两个男性成员)不得不躲藏在家中,尼克马上完成的高中学业和开网吧的计划被迫中止,赚钱养家的重任由15岁的妹妹露迪娜担起,而露迪娜也只有放弃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尼克陷入了法典的死亡咒语——要么被对方报复杀害,要么在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弟弟)被对方杀害后,成为必需履行义务的复仇者,陷入新一轮的杀戮。或者他也可以选择永远躲藏在屋檐下,可是对一个17岁的少年来说,这和死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除了自由,还有青春年少时那足以燃烧一切的爱情。

终于,尼克无法再忍受躲在家中无所事事的压抑,无法再接受年幼的弟弟天真无知的向往和自己的妹妹忍辱负重的承担,这件事已经毁了他所有家人,他决定走出庇护所,哪怕接受死亡,也要为整件事做个了解。然而当他站到仇人的土地上,对方给出的条件却是:要么选择家人,与他们永远禁锢在一起;要么选择自由,付出终生不可返回这片土地、与家人永远诀别的代价……

对观众来说,这是一个遥远陌生的背景,尽管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却不难理解和接受。就像我们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会被强烈的戏剧冲突和两人的爱情打动,而不会去过多追究两个家族的情仇史。在这部电影里,《法典》已如魔咒一般存在在那里,我们同样没有对咒语本身产生过多好奇,而是按着导演的意愿,试图找到解除咒语的方法。

乔舒华·玛斯顿出生于美国,却能将这样一个陌生背景下的故事讲的如亲身经历般真实可信。影片第一个镜头就用阿尔及利亚美丽的田园风情吸引了观众眼球,故事在流畅自然的镜头语言中展开。导演玛斯顿有两个十分值得称道的地方:一是用镜头交待故事,而不是用台词;二是用最简洁的手段呈现信息,决不繁琐。比如这样一个场景:尼克和好友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空置的商品房,尼克不由自主走进去,好友说了两个字“又去?”,尼克在房间里丈量了几步,自言自语“可以放五台电脑”。如此简洁的四五个镜头,我们便得到一个有效信息:尼克有开间小网吧的想法,并且这想法由来已久。像这样的叙述方式在电影中比比皆是,观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明确了解导演意图和故事走向。这与当下很多电影导演喜欢无病呻吟,用费解的镜头迷惑观众相比,高级了太多。

对片中诸多矛盾冲突与情感推进的表现,导演也做到了难得的既自然同时也有对节奏的控制。尼克父亲杀人动机由三次矛盾冲突导致,层层递进,最后一次冲突并不直接表现,但在前戏中已将情绪铺垫到位,不仅合情合理,且繁简得当。玛斯顿保持了他之前作品中对人性温情隐忍的关注,在尼克的自由、梦想、爱情全部被仇恨葬送之后,导演一直保持着相当克制的节奏,所以中间有一段似乎略显缓慢,但是突然插入的火灾和出色的背景音乐一下将情绪推入高潮,这时才能理解导演的匠心。除了尼克,影片中其他角色也同样出色。但是相比较片子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现实意义和导演的完整构思,这些电影符号就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帼杰

旅法影评人,曾经应邀为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特邀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