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美学运动:韩制“白色电影”

%title插图%num

《杀人回忆》(살인의 추억,导演:奉俊昊,2003,韩国)剧照

【引言】

本人韩国电影的理论书看得少,先来问一下各位,韩国产的各种“乡间杀人事件”电影,有专业学者将其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吗?

【正文】

首先要声明的是,这些电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犯罪电影,而是各种案件发生在乡村的杀人事件电影。最近,本人连看了几部出产自2000年左右的此类电影。我不禁在想,这类“杀人事件”电影似乎已经不是亚类型那么简单了。它似乎跟当年的黑色电影一样,产生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并具有高度类似的叙事模型。各种,分属不同片场、导演出身不一、票房成绩各异的此类“杀人事件”电影,似乎正在集体无意识一般地形成了一种日渐成熟的美学运动。

私以为,这类电影,我们不妨暂时称之为“白色电影”。之所以叫它“白色电影”。二个考虑,其一,这一称谓上主要是跟黑色电影对立起来,强调其并非亚类型电影而是某种美学运动。其二,此类电影的大多数案件都是“侦探”在白天进行调查,正好与黑色电影中大量的低调打光相反。

手持镜头、旋转镜头、逆光镜头,包括特写角色的流汗状态(通常都是夏天),极少有出现极为风格化的低调打光。基本上,这类电影是以一种大白天下的写实风格进行叙事。且,此类电影的叙事主战场,一般都发生在乡间,阳光明媚,草木繁盛。乡间,成为了一个符号,它是去都市化的,或者说它是反都市主流爱情娱乐电影的。

稍微做个整理,这类电影叙事模型基本是:
城市“侦探”(各种落魄记者、警察、医生之类)来到乡间,开始对某一“失踪案件”进行调查。
村民往往以愚昧的群像出现。
凶手不到最后高潮段落一般只出现身体的局部镜头。
正式参与调查的警察往往是无能的或者腐败的。
影像风格极度的写实,包括血腥场面。
案件往往是无解的。
剧中人几乎每一个都有各自的行为动机。
涉及到都市人与村民的阶级落差。
所有的案子都有可能发生在观众的身边。
有些电影是根据某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
影片中总是有若隐若现的韩国历史事件,作为叙事背景或注脚时代气氛。

那些发生在乡间的人事,看似与都市无关,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都市也好,农村也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局的政治气氛。也就是说,这些杀人案件都发生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城市化进程之中。打个比方,人在其中,好像漩涡在孩童办家家游戏里的,被塑料碾压过蚁穴的蚂蚁。

《金福南》里的那两个女孩就是一个镜像,农村少女渴望去到城市,都市女郎却去到农村闲散心情。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第二版)P241有一段写黑色电影的话:黑色电影反映了美国意识形态的一个过渡阶段,美国身份从19世纪工业之前的、平等地权的原型转换到20世纪众所周知的国家转型模式——一个大众化消费社会和一个工业化、实体化的国家。

论及“白色电影”,我们可以试看两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杀人回忆》和《孩子们》,包括水库以一个强大角色出现的《不可饶恕》。《杀人回忆》里最有嫌疑的那个杀人犯是在工厂里被“侦探”发现的。且,之前那个嫌疑犯逃入的地方正是一个巨大的灯火通明的工厂。《孩子们》也出现了两处“工厂”:其一,孩子他爸以在工厂工作有不在场的证明,引发叙事的歧义;其二,跟《杀人回忆》一样,最有嫌疑的杀人犯也是在一家流水线的屠宰工厂被“侦探”发现的。讽刺的是,这个人用的屠牛方式是极其老旧的作坊式手法。

在这些“白色电影”里,工厂始终以一种看似隐匿的,却与整个叙事生态格格不入的方式出现。显然,它就好像一个“怪物”,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农村的伊甸园平衡。大量劳动力放下锄刀,拿起铁锹。一个旧的神话似乎在逐渐奔溃,而新的工业化现代生活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吗?

那个炊烟袅袅的,村民们其乐融融的农村逐渐地正在消失。或者是因为某运动事件、或者是因为选举、或者是因为军事活动、或者是因为工厂的兴建,过去的“回忆”依旧停留在那草蚁共生的沟渠之中。人们则开起小车,做起了生意,去到城市。或者,永远地失踪在了“旧神话”至“新工业国家”的迷雾之中。

【发文者:子非鱼】

仁直

本名王强冬,曾供职于《看电影》、《影响》杂志,其后出任《世界电影画刊》杂志主编,同时在《东方早报》等报刊发表大量影评文章,创立电影沙龙推广电影艺术,并与2010年、2011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