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航:从感性到理性,从大众到学院

叶航

早年间的叶航,是个标准的资深影迷。他从1997年开始淘碟看碟,收藏量数千张。与当年那些影迷一样,他也会为碟片的不同版本而苦心钻研,力求搜集到关于电影里里外外的一切。那时,他的影评文字十分感性,总是为那些与自己产生心灵共鸣的影像留下一篇文字作为注脚。

他自己回忆,最早写过的像模像样的影评是关于《八月照相馆》的,这让他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对韩国电影照顾有加”。他写道“我喜欢这电影,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我认为这片子是为我而拍,爱上死亡,爱上拒绝,爱上回避,爱上爱情……”后来,他又以细腻的笔法为香港电影写过一些深情款款的情书,部分文字收录在《香港制造》一书中。

对于叶航来说,“看电影本身就是个很感性的行为”。但随着他走进学术圈,尤其是攻读电影学博士之后,在分析电影时,往往要以一颗理性的头脑去思考和下笔,文字风格也便有了明显的改变。现在,叶航已经很少再写媒体影评,影评人的身份也渐渐淡化。十几年来,他从一个影迷,变成了一个电影研究者,他对电影的喜爱也从感性走向了理性。

Q:评价电影往往都是主观和客观并存的,你怎么看影评中主观元素和客观元素的平衡?
A:所有的东西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的风格也都是有差异的。我早期可能相对感性一点,后来电影学院念博士以后,可能会更理性一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写法,所有的东西都还是带有自己的主观性的,都是客观基础上的主观性,我也不觉得感性是不好的,看电影本身就是个很感性的行为。

Q:你觉得影评人的作用或职责应该是什么?
A:影评人就是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一个中介,功能是把好的片子推荐给大家。只要能够提高大家欣赏电影的愉悦感,影评就算是有价值的。

Q:有很多年轻人(大学生)因为喜欢看电影所以写影评,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A:作为兴趣,写写就挺好的。但最为职业,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比如你的时间、精力、审美能力不一定会适合做这个职业。

Q:你当时选择了继续去中传读博,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
A:我觉得自己还是可能会走这个方向的路吧,在高校,研究学术这一块。

Q:学术圈的影评和大众影评往往被分开来看,好像完全是两个时空的东西,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A:区别还是挺大的,受众也不一样。学术的可能受众面就小很多,它的功能也不是说一部片子哪里好,哪里不好,主要的不是这个。它的功能和媒体影评是有区别的。不过完全分开也不现实,我以前也是写媒体的,现在很多院校的老师也在写一些偏大众性的影评。

Q:现在大众对影评人形成了普遍不信任的态势,你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哪儿?有修正的可能吗?国内影评人能够像美国或法国影评人一样得到电影人和观众群体的认可吗?
A:现在也有很多被观众认可和肯定的,但是并不是大面积的。据我所知,很多导演也还是挺买影评人的账的。影评人说什么,这些导演还是挺在乎的。

Q:之前贾樟柯说要资助影评人,后来也无疾而终。你觉得的影评人观点独立性如何?如果不够独立,是不是就是缺乏经济基础的问题?
A:这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止是这方面的原因。人和人不一样,我想不到别的人的出发点怎么样,我没法以己度人,我只是揣测(经济问题)这是个一部分原因。

Q:作为影评人和评委,你也参加了不少电影节、论坛,你认为这些活动最大的意义在哪儿?是否具有大众服务性?对电影文化的传播能起到哪些作用?
A:能够把一些更好的片子选出来,通过得奖和影展的方式,让大家看到它们。

Q:当下国内的电影市场陷入了“唯票房论”的环境里,你觉得这与国内的影评环境是否有关系?
A:票房好就是老百姓买票的人多,主要还是靠片子,这跟影评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有时候被批评的片子,可能票房会更好),这就说明影评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有的时候批评的影评甚至更能引发大家的好奇心,并不是骂就会让票房差,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电影的卖和不卖是个很综合、很复杂的原因。

【原载于时尚星美】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