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 Scott: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

tony_scott_01
在聽到消息後,自己的心情沉到了谷底,難以明言的情緒緊緊將自己包圍。

2012年8月19日,在洛杉磯的Vincent Thomas Bridge,導演Tony Scott選擇結束自己的人生,也殘忍奪走了我心中的英雄,狠狠在我心底挖下了一個缺口,鮮血流淌,無法止息。

每個人都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力,更何況是一位68歲的老人,旁人沒有什麼好多言或責備的。但總覺得惋惜,Tony Scott是少數自己可以由衷信賴的電影工作者,對我來說,只要有他參與電影、影集就是品質保證,尤其是近幾年的作品,獨特生猛的風格,使他成為我最心儀的影像敘述者。相較於其兄Ridley Scott後來三不五時的失準,Tony近期每一部電影,不論規模大小,都具有那種直接撼動人心的力道;而他和Denzel Washington合作所擦出的火花,更足以媲美早年Martin Scorsese和Robert De Niro的組合。即便只是他以Scott Free Productions(和其兄共組)之名,所參與製作的作品,如影集《Good Wife》等,亦是擲地有聲的佳作。

Top-Gun-top-gun-3571100-1024-768
我們可以將Tony Scott一生的拍片經歷分成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竄起期,使用「竄起」一詞,在強調他成功的迅速。在1970年代嘗試過一些小規模的拍攝後,一進入80年代,TS便有機會參與大成本的製作,先是Susan Sarandon、Catherine Deneuve和David Bowie三人合演的《The Hunger》,這部描繪吸血鬼三角戀的電影,成為了邪典電影(Cult Film)的經典之一,除演員的出色表現外(Susan Sarandon當時以《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而廣為人知。Catherine Deneuve正揮刀霍霍準備進入英語世界。David Bowie則進入80年代,那個被Todd Haynes用一整部影片的時間斥為叛徒的Bowie),Scott早熟的導演功力扮演著關鍵的貢獻。緊接著便是一炮而紅的《Top Gun》,當媒體報導TS的死訊時,這是最常被提及的作品,因為這是他最賣座的影片。這部電影是80年代流行文化的重要構成,飛行外套、雷朋眼鏡等皆因這部片而風靡一時,Tom Cruise也晉升為一線巨星,原聲帶更是大賣特賣。對三十歲、四士歲的兩代影迷而言,這部電影的影響難以言喻,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聽到Maverick一詞想到的不是籃球隊,而是Cruise的身影;片中的喬段乃至台詞(Your ego is writing checks your body can’t cash.),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不斷被挪用。在《Top Gun》之後,TS再度執導了《Beverly Hills Cop II》,這部片子依舊大賣,作為一位英國導演,Scott卻完全沒有文化上的隔閡,充分掌握了這部為Eddie Murphy量身定做的警匪喜劇片所該擁有的神韻,雖然背負著續集片甩不開的包袱,但TS對節奏的掌握,仍使它有相當不俗的賣作成績。連續兩年的時間,接連推出兩部票房億元以上的電影,使得TS成為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登上了他在好萊塢商業體系的最高峰。

時序進入90年代,TS從影生涯也進入了象徵轉型的第二階段,在接連的商業成功後,1990年一年內TS推出了兩部電影,《Revenge》簡直是場惡夢,口碑、票房都不佳,幾乎扼殺了Kevin Costner正要高飛的演員生涯。再度和Tom Cruise合作的《Days of Thunder》,從製作到演員無一不是大陣仗,讓這部以NASCAR為背景的賽車片,在票房取得一定佳績,但相較於市場再創《Top Gun》的期待,還是讓人難掩失望。1991年Bruce Willis和Damon Wayans兩人合演的動作片《The Last Boy Scout》,雖然有著不同於一般動作片的巧思,但結構稍顯鬆散,不復《Beverly Hills Cop II》明快。接連的失敗,砸掉了80年代TS的輝煌,如果再對比同時期Ridley Scott所建立的宗師地位,TS的成功似乎僅是憑靠運氣的曇花一現。然後就是1993年《True Romance》的登場了,這部戲成為了TS導演生涯的轉捩點,在該片中他抛棄作為賣作片導演平鋪直敘、四平八穩的習性,放手一摶,嘗試建立起自己的影像風格。該片的劇本找來初入影壇的Quentin Tarantino纂寫,當時他剛交出了自己第一部劇情長片《Reservoir Dogs》,評價極高,即便在今日都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TS為這部電影的誕生提供了許多的協助,毫不掩飾對這位後進的欣賞,故於新片邀他一同合作。《True Romance》的故事並不複雜,以常見亡命鴛鴦式的犯罪電影作為主調,描繪一段可以征服一切的純愛。劇中充滿了Tarantino一貫的風格,B級電影的突兀怪誕、滔滔不絕看似無關緊要卻又充滿張力的對話、突如其來的暴力與性愛……等等,毫無保留的展現他的才情。或許因為這樣的刺激,讓TS也放手對飆,濃郁的色調、快速的敘事……樹立了TS的風格標記。相比之下,80年代的成功只是賣作數字上,在接連的受挫後,反而讓TS可以擺脫束縛服,盡情展現自己;從這個角度,《True Romance》在TS導演生涯,有著至關緊要的地位和意義。

true-romance-1993-06-g
如是自我風格的探索,在《True Romance》之後仍持續著,其後的《Crimson Tide》似乎又回歸平穩,濃郁的色調暫時淡出,更專心於流暢的維持,讓這部以文戲為主的潛艇片,有著更多曲折的亮點;同時這也是Denzel Washington兩人的第一次合作,為下個世紀的成功譜下了序曲。此時期的TS似乎很喜歡讓雙男主角式的電影,讓演員在電影,互相對峙、合作,摩擦出不同的化學效應。在《Crimson Tide》中是Denzel Washington與Gene Hackman,其後《The Fan》則是Robert De Niro與Wesley Snipes,在《Enemy of the State》中則是Will Smith與Gene Hackman。《The Fan》和《Enemy of the State》兩部電影可以當作轉型期的收官之作,如果《True Romance》和《Crimson Tide》代表著不同兩端的嘗試,那麼《The Fan》和《Enemy of the State》則是試著捕捉各式融合的平衡,如何在掌握自己的風格和淺顯易懂的商業考量取得一個兩造都能接受的答案;要能完成自己,卻又不會流於立異鳴高的孤芳自賞。證果證明了這樣的努力是成功的,《The Fan》的賣作雖不盡理想,《Enemy of the State》卻空前成功了,兩億五千萬的票房,僅次於《Top Gun》和《Beverly Hills Cop II》。更重要的,在這兩部片中,TS實驗了一種快速跳接的影像敘事方式,讓他能不斷重組故事的結構,賦與故事更強的生命力;日後,這也成為他重要的標標誌之一,在下一個階段中,濃郁的影像色調和快速轉換的剪接敘事,有時甚至超過了情結本身,成為吸引人的主因。

進了二十一世紀,Tony Scott邁入了成熟期的第三階段,上一階段的摸索於此時臻於完美。第一部影片是Robert Redford和Brad Pitt所主演的《Spy Game》,承襲了《Enemy of the State》的風格,更完熟的展現;不能否認,這部電影在關鍵的情節上設計頗為精巧,可是就故事主線來說,其實是有些平淡的,一個不小心就會淪為純看兩代美型男星耍帥的俗套,TS硬把他提升到了另一個層級。在小試身手之後,接著便是2004年的《Man on Fire》,所有TS先前的實驗,全部於本片中開花結果,並獲得了票房的肯定。《Man on Fire》的經典地位,難以在此細說,無論是Denzel Washington或Dakota Fanning兩人的演技、劇情的編寫與安排、TS對畫面和敘事的掌握……皆可說是拳拳到位。在這電影之後,Tony Scott終於明確定義什麼是Tony Scott,這定義強烈的程度,即便只是一分鐘沒有任何劇情的影像片段,都能夠令人一眼便辨認出這是TS所執導的作品。此時,Tony Scott已邁入了六十歲,但全片卻予人一種宛如新進導演的能量與活力。有一個關鍵需要於此特別一提,《Man on Fire》前後,Tony Scott和Ridley Scott共組了Scott Free Productions,成為自己所有電影的製作人(或至少共同製作),能夠全權控制自己的作品,這也是讓他能破繭而出的原因之一。可能出於《Man on Fire》成功後的自信奮,TS以非常密集的速度推出新片,2005年由Keira Knightley主演的《Domino》,是TS少見的以女性為主角影片,亦是Knightley少數擔綱的動作片,TS的煽動力極強的影像,用近乎攻擊觀眾的方式敘述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也挖掘出Knightley少見躁鬱暴烈的黑暗面。隔年的《Déjà Vu》再度和Denzel Washington合作,拍攝這部科幻題材的電影,作為Ridley Scott的弟弟,這竟是TS第一次嘗試科幻題材。雖說是科幻片,但電影最主要的卻是捕捉某種Katrina颱風之後,New Orleans那種災後的南方風情。因為劇情的要求,必需在不同的時空中不斷切換,讓TS有足夠的揮灑空間,在這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切換敘事的成熟,瀟灑自若,無任何一絲不自在的刻意。2009年的《The Taking of Pelham 123》則又回到TS最擅長的兩大男星對立的設定,這次對決的是Denzel Washington和John Travolta,男性的對抗和情誼果然是TS最擅長的路線,他成功刻畫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為人物性格帶來動作片少見的深度,成為這部片吸引人的主因。2010年《Unstoppable》則是Denzel Washington和Chris Pine(Aye Captain!),描寫一個老鳥和菜鳥如何聯手阻止一場危機,也是TS片中常見的小人物化身大英雄的安排。

Unstoppable總之,《Man on Fire》之後,Tony Scott更精準的掌握了關於電影的一切,其成果無論在質或量,乃至賣座上都有著出色的成績,每一部電影的觀影結束,就會令人忍不住期待下一部的來臨,六十歲之後,Tony Scott就是一個這麼傑出的導演。記得當看《Unstoppable》裡Chris Pine的表現時,自己還偷偷的猜測,或許就像近年Martin Scorsese和Leonardo DiCaprio之間的關係一樣,TS是不是要找尋繼任Denzel Washington的下一任合作男角了,怎麼也沒想到,這竟是他最後一部電影了。

Tony Scott的導演生涯,前半段反駁了「成名要趁早」的高論,一炮而紅的功成名就,事後看來,對他的助益有限,甚至是種扼殺,過早而來的高潮,伴隨著往往是更深沉的失落;要不是TS在劇烈的落下之後,一步步的重新爬起,我們很可能就失去了諸多傑作。Scott執導生涯的後半段,則體現了一個大器晚成的創作者自我追尋之路,最大的挑戰不僅在於如何形成自我的風格,而是在保有自我的同時,卻能獲得世俗的肯定,若不能維持這樣的平衡,就只是獨行其是的剛愎自用而已。高喊著作自己是容易的,但要作個被眾人肯定的自己則是困難的,Tony Scott證明了這是可能的。感謝他不斷的堅持與突破,讓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導演破繭而出的成熟,同時,卻也忍不住怨恨老天為何讓我們觀賞更多完美前帶他離去。關於Tony Scott的死因,目前尚未有正式的說法,基於Scott家族一貫的低調,應該也不會多所解釋了。有媒體指出可能肇因於他個人的身體因素,因為無法治療的腦癌,才走上尋死一途。這說法無法被證實,只知道他留下的遺書中,並未特別的交待。無論原因是什麼,如一開頭所說的,人都有選擇自己退場方式的權力,但仍覺得遺憾,正如另一好萊塢名導在Twitter上的留言: “No more Tony Scott movies. Tragic day.”。

每當想起他的投水,總忍不住聯想起在Ridley Scott新片《Prometheus》,Tony Scott參與了這部片的製作。片子一開頭,一巨大的外星人在服藥後,縱身墜入瀑布中,任憑自己於水中分解成無數的DNA,而這些DNA不斷的結合、演變,一點一滴形成了新的生命──人類,開啟了地球最新的風貌。一個靈魂逝去了,但無數的新生命就此展開了。就像《Man on Fire》裡,Denzel Washington的死去,是Dakota Fanning人生的最新開始。

Tony或許會希望大家能這樣看待他的死亡吧,我猜想。

Goodbye, Tony.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翁稷安

出生並成長於台北。現職為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但多半時間都耗費在與本業無關的雜事,以及不務正業的事後懊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