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 hunter,1955

%title插图%num
制作——沉冤昭雪

影片改编自作家Davis Grubb于1953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劳勃米契(Robert Mitchum)所饰之角色的原型来自于真实人物Harry Powers,此人在三零年代人称「蓝胡子」(Bluebeard of Quiet Dell,片中亦有提及),是西弗吉尼亚最著名的连环杀手(其谋杀了两名寡妇,并杀害了其中一名寡妇的三个孩子,以及一名销售商人),于1932年3月18日被绞死。当然,电影中的Harry Powell这个角色还影响了《鬼追人》Phantasm(1979)里的The Tall Man(Angus Scrimm 饰)和《魔法当家》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1983)里的Mr. Dark(Jonathan Pryce 饰),这两位虚构人物。用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恶梦般的,『Mother Goose』(传说中的英国童谣集作者)式样的故事。」

叫人扼腕叹息的是,影片在当时遭遇了业界口碑和商业票房的双重失败。心灰意冷的查尔斯劳顿发誓再也不当导演,且说到做到。如若不是这般情况的话,查尔斯劳顿的下一部导演作品将是改编Norman Mailer的小说《The Naked and the Dead》。

当2004年,James Agee的剧本初稿(293页)被电影研究者发现的时候,劳勃米契的个人传记就成为了浮云。在劳勃米契的传记或一系列采访中,他宣传导演查尔斯劳顿非常不满意James Agee的剧本,自己重新写了一遍。事实上,根据新发现的剧本初稿,我们会发现查尔斯劳顿是完全按照James Agee的剧本,逐页逐场地拍摄。当然,剧本上充满了各种James Agee修改的笔记。已阅读过原始剧本的著名电影评论家F. X. Feeney说道:「长期以来,Agee一直被轻视甚至被诽谤。尤其在劳勃米契的个人传记的阴影下。事实上,Agee对于影片《猎人之夜》的贡献是根本且重大的。Agee的剧本能力与查尔斯劳顿的导演才能,我们应该分别看待。」

还有,劳勃米契宣称查尔斯劳顿非常厌烦指导那些小演员的拍摄,有几场戏他只好自己指导那些小演员。事实上,查尔斯劳顿非常珍视自己的初执导筒,亲力亲为地指导每一位演员的拍摄(包括那些小演员)。要知道,查尔斯劳顿本来就是一位演员,是一位实打实的演员导演。当然,晚年的劳勃米契多次向媒体表示,查尔斯劳顿是他最钟爱的导演,《猎人之夜》亦是他个人认为自己表演最好的一次演出。

当初,劳勃米契是非常渴望得到牧师这个角色。查尔斯劳顿回忆道,「在我们试镜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我非常印象深刻。当我把这个角色描述成『一个狗屎恶魔』(a diabolical shit)的时候,劳勃米契马上接口道『有』(Present)!」原本,牧师Harry Powell这个角色,查尔斯劳顿本欲邀请贾利古柏(Gary Cooper)来饰演。但是,贾利古柏考虑到这个角色可能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因此作罢。此外,Birdie Steptoe这个角色原本是由Emmett Lynn扮演的。但是,查尔斯劳顿越拍越觉得角色与演员不合拍,便迅速用James Gleason取代了Emmett Lynn,并重拍了之前Emmett Lynn有参演的所有戏份。

1974年,隶属美国电影学院的案卷保管人Robert Gitt和Anthony Slide从查尔斯劳顿的遗孀Elsa Lanchester取得了与电影相关的一系列照片、草图、备忘录以及信件。Elsa Lanchester亦将长度超过八万英尺的工作样片赠送给电影学院。1981年,这些素材被寄往UCLA Film and Television Archive。二十年后,学者又将这些素材编辑成一个长达二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并在2002年的UCLA’s Festival of Preservation放映。

评论——透明地、诗意地、纯直觉地表达恐惧

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写道:「电影是叫人毛骨悚然的、恶棍是叫人刻骨难忘的,两者又被电影配乐完美地衬托而出。在电影创生后的四十余年,无出其右。」尽管人们总以为是那些负面评论导致查尔斯劳顿不再执导电影。但是,查尔斯劳顿本人却说,「我还是更多地愿意去做一名剧场导演。在剧场,你可以不断地做出这样或那样的修改,台词、灯光、场景,等等。但是,电影一旦被做好就再也无法变更。」

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察觉,影片中牧师骑着马出现在地平在线的一幕,在拍摄过程中是让一个侏儒骑在一个小马驹上,按理说这是一个穿帮镜头。但是,西方电影学者指出这个镜头的视点是来自小男孩的,在他的眼里,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之所以说影片用到了大量的儿童视角,并不仅仅指机位,而是影片通过超现实主义的布景映射了孩童眼里的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Time Out New York》的Joshua Rothkopf更是表彰了影片极富现代性的惊悚表现力,「难忘地,步入梦魇的节拍之中。」

显然,影片最重要的母题是各种元素的二元论对立。它们包括:天与地、男性与女性、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天真与世故,以及爱与恨。《Home Theater Forum》的Matt Hough表示:「在整个美国电影史上,找不出另一部与《猎人之夜》相类似的电影。影片优美而璀璨地融合了多种风格,藐视类型。影片的独创性,让我们百看不厌,读你千遍也好像初遇。」

《洛杉矶时报》的Dennis Lim说道:「后来,随着时间的流转,《猎人之夜》渐渐地收复评论失地。它成为了邪典族影迷的最爱,并最终成为公认的大师作品。影片启发了许多后辈导演(从David Lynch到Terrence Malick),可谓后有来者,前无古人。……谁人去看《猎人之夜》,都会不可避免地永远铭记影片中的若干画面。」电影人Scott Macaulay和《The AV Club》的Scott Tobias均认为,这是Charles Laughton极为精彩地一次性导演作品,是另一些导演花费整个职业生涯都难以企及的。《Slant》的Eric Henderson认为,「影片超越了类型的樊笼,透明地、诗意地、纯直觉地表达恐惧。」

《电影手册》更将其誉为,仅次于《大国民》Citizen Kane的「最美」的美国电影。可惜,这部电影在当时并未获得任何一项奥斯卡奖项的提名。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不可理喻地被一部无任何特长的浪漫影片《马蒂》Marty(1955)抱走。

风格——颠覆类型的樊笼

这部极其风格化的影片,仅仅拍摄了36天。这是一部以孩童为主要角色的成年故事。现在回头来看,这部影片在当时是极其不寻常的,是反主流文化的。这是一部黑白电影(当时最时髦是彩色电影);这是一部标准比例的影片(当时正是宽银幕兴风作浪之时);而且,它大胆地描绘了一个性压抑的,厌女的,有杀人嗜好的,具有恋童癖嫌疑的牧师。

影片摄影师是曾为奥森韦尔斯(Orson Welles)电影《安柏森家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掌镜的Stanley Cortez。多年后,他再谈起《猎人之夜》时说道:「与我合作过的这些导演里,只有两位懂得布光——这是一桩不可思议的,难以描述的工作——他们就是奥森韦尔斯和查尔斯劳顿。」除此之外,与查尔斯劳顿关系密切的Walter Schumann特别操刀为影片制作电影原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原声都是在拍摄现场同步制作的。Schumann将管玄乐赋予了某种怀旧的与表现主义的相融合的气质。

就影像的视觉风格而言,查尔斯劳顿吸取了大量上世纪二零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的表现形式(奇形怪状的阴影、风格化的对白、畸变的透视、超现实主义的布景、古怪的摄影机角度)。牧师谋杀Willa Harper的那场戏,我们可以注意到房间的天花板形状就有明显参考《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的痕迹。这部打光高对比度的,以死亡为主题的情节恐怖片,潜在地通幽了默片电影的血脉。影片有多次出现葛里菲斯(D. W. Griffith)的视觉风格——显著的具有表现主义风骨的黑白摄影,诸如彩虹渐隐之类的蒙太奇手法。而且,影片还启用了葛里菲斯的御用女星——Lillian Gish。

影片有诸多堪称永驻影史的经典镜头(譬如开场的航拍镜头、孩童逃亡时的平移镜头),但是笔者以为,表现影片之视觉风格的最为核心的一组镜头,正是被Harry Powell谋杀的Willa Harper漂浮在河里的画面。剪辑点以及镜头视点,始终切换在河面与河下。整个画面充满了哥特美学的气质,其飘荡在河里的长发与旁边的水藻,交相辉映。美丽的女体成为了一个无生命物的等价物。女体成为了水底风景的一个装饰物,变成了一种修辞。这点,也间接地表达出了整部电影的厌女气质。影片中,从小女孩到思春少女再到被害寡妇以及糖果店大妈,都表现出了一种非理性的,将自身主动奉献给男人的「无根状态」。有学者以为,Laughton之所以这般设计人物,正是由于自己是一个同志,是自身的性取向以及性压抑,导致了片中的女性无一不是愚蠢的(片中台词:女人都是愚蠢的)。除了,那位来自葛里菲斯电影的「守护天使」——Lillian Gish饰演的Rachel Cooper。

除了以上几点显著的视觉风格,查尔斯劳顿还为影片披靡上了一股动画电影的夸张情节剧。譬如:Harry Powell在地下室追小孩的那场戏,就好像是《汤姆猫与杰米鼠:故事集锦》TOM & JERRY TALES中的某个场景;Rachel Cooper带领流浪儿逃离人群追逐的戏份,更是叫人联想到《唐老鸭故事》里最为经典的「小唐老鸭一字排开跟在大唐老鸭的身体后面」。

花絮——影响力

《猎人之夜》在AFI的榜单「百年百部惊悚电影」里排名第34位,在关于亡命徒电影的「100个最可怕瞬间」里排名第90位。Powell更是在AFI的榜单「百年百位英雄和恶棍」里排名第29位。2007年,影片在《电影手册》盘点的「百部最美电影」里排名第2位。影片还杀入了BFI精选的「50部,你应该满14岁才看的电影」的前十名阵容。

影片中纹在Powell手指上英文单词「LOVE/HATE」后来多次被影片影片所「引用」。它们包括:《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1975)、《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1989)、《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以及《有糖果的陌生人》Strangers with Candy(2005)。
影片在《帝国》杂志评选的「五百部最伟大电影」榜单中位列第71名。

1992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认为《猎人之夜》是一部「在文化、历史和美学上都具有深远意义的影片」,将其收录至国家影片登记部(National Film Registry)。

仁直

本名王强冬,曾供职于《看电影》、《影响》杂志,其后出任《世界电影画刊》杂志主编,同时在《东方早报》等报刊发表大量影评文章,创立电影沙龙推广电影艺术,并与2010年、2011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