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Interviews | 访谈

【院线评分访谈系列之五】云中篇

LOOK:你爱上电影,是历经了一个渐进式的漫长过程,觉得真的是“爱上你了”,还是突然间天启式的顿悟,一见钟情?

云中:跟谈恋爱差不多。高中那会儿是有好感,然后就处一下吧,处着处着,就有点平淡。然后就上了大学,和平分手。大学期间也谈一些短暂的,不过没刚开始那么快乐。后来就偶遇了一个人,不是姑娘,是周传基老师,点燃了一部分热情。不过大学毕业要找工作、要生活,所以就又分手了。直到做完第一份工,觉得没什么意义,还是电影好。这时候经过了一个渐进式的漫长过程,突然一天晚上看《一一》,天启示的顿悟了,从此走上不归路——就算洞房花烛夜了。这婚姻十年来,感情发展稳定,还没打算要小孩。

LOOK:你迄今看过次数最多的电影是哪部?

云中:不知道。其实我非常喜新厌旧,就算是拉片学习的时候,我也只拉三四次就到头了。所以没有完整看过八遍以上的电影。接近这个数字的,近年的可能是《黑社会》。

LOOK:你觉得杨德昌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可以回答没有)?

云中:如果问塔可夫斯基我可能更难回答一点。杨德昌的最大缺陷,当然是我的观点,而且这观点有可能随着时间会改变。

一个是他的说教。当然说教不是在他每部电影里都有问题,比如《独立时代》里的说教我就觉得跟整体很和谐,那本来就是个抛观点的话痨片。我只是觉得《麻将》里面稍微过了些。《牯岭街》本来也没有问题,只是小明被杀那段讲的话有点“文艺腔”,虽然句子写得非常好。《一一》嘛,就是小孩最后说的那段话了。其实那段话我很感动,因为就像导演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但用这个小孩的嘴说出来,总觉得有一点点别扭。但这就是杨德昌,一个(电影语言)表面冷静、(表达意见)内里热血的导演,他的作品与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让他变得更内敛、更滴水不漏,就不是他了,他的优点也就会流失。所以,不算什么大缺点。

另一个缺点,也许更不算缺点,因为这只是个审美倾向问题,而且我也没考虑清楚。就是杨德昌的电影,太像理智计算的成果,少了些“艺术”的随意、随机,也就是神秘性。他的电影的另一面,也许就是阿彼查邦这类的电影。但他又有《恐怖分子》这部片,这部电影也具有这种神秘性。但不是自然的具有,是精心设计过的具有。我的意思是,杨德昌在创作上太精确了。他是自己电影的上帝,给自己的电影设计出完整、精美的蓝图,甚至就连随意性、随机性都设计了进去(所以那些“说教”会显得那么可爱,因为它闪着没被打磨过的光芒——但就连这一点,我都怀疑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一件在形式上太精确的艺术品,是否会削弱艺术本身的魅力?这是少数顶尖导演才会存在的问题。当然我也不可能解答,得等到自己有了那样的实力才可能探讨吧。

LOOK:有没有一部或者几部电影,你心仪已久,一直想看,但始终没有机会看到的?

云中:《追风》的片断。

LOOK:现今仍旧在世的导演,举出五个你的最爱,可以吗?

云中:科恩兄弟、伍迪艾伦、山田洋次、朴赞郁、波兰斯基、杜琪峰、马丁•斯科西斯,没办法,少哪个就像缺了胳膊腿一样难受。

LOOK:什么样的影评是你个人最为喜欢的?

云中:好看的影评。可以是技术上的、理论上的、社会文化分析的、截图的等等,只要写得不枯燥,能看懂,又有点趣味和信息量就行。

大旗虎皮:除了电影,说一样你最擅长或最懂行的手艺?

云中:你这是在赤裸裸的挑衅。还好我有家传之秘:算卦。面相、姓名、风水学我也略懂。

大旗虎皮:你去年看电影是大银幕多还是小银幕多?现在用“改变影史的伟大功能”越来越多吗?

云中:永远都是小屏幕多。我非常频繁地使用“改变影史的那项功能”,它让我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来看更多让我使用这项功能的影片。我怀疑这是影史上最大的一个圈套:当你用得越多,你就看得越多,你看得越多,自然也就用得越多。我已经离不开这个功能了。可能有朝一日我会入“戒进所”。 当然这个功能对于真正的好片是无效的,比如今天我在重看《战争之王》,实在太好看了,导致我不得不经常性的倒回去重看一些片段——可这样的话我又不得不再次使用这个功能,只不过是快退而已。 就像《断背山》里说的: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 。 (不了解这项功能的奥特曼们请进这里:http://qing.cinepedia.cn/?p=3003

卫西谛:你最经常用截图方式分析电影镜头的运用。你是否认为技术主宰一切(故事,主题等),甚至超越一切?

云中:这个问题要分不同角度,对于影评人或观众来说,技术当然不可能主宰一切。电影最重要的永远是主题/思想/故事/情感/等等这些东西。

对于创作者来说,就完全是另一种思维。我热爱电影的最原始动力,在于我要创作。之前说过看完《一一》让我真正爱上电影,其实爱的不光是这部电影本身,而是我发现了创作者通过电影表达的魅力。所以我会下很大的功夫研究“技术”层面的问题。经过这么些年的实践练习(拍与剪与写),我发现“技术”这个东西是没有边界的,它是与“艺术”,与“主题/思想/故事/情感”混在一起的东西。

就像我一直反对一句话,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在电影里面,你很难真正区分形式与内容的边界。一个镜头、一个片段打动了你,必然是整体性的,包括拍摄的角度、焦距的选择、光线的选择、音乐的选择,包括演员的表演以及镜头内的所有内容。同样的内容用不同形式表现,必然产生不同的接受效果。这种“形式”,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它不是表面上能看到的肌体组织,但它构成了肌体组织。

所以我在截图分析镜头的时候,除了分析“技术”,其实同样也在分析故事与主题,只是没有把这些东西完全写出来而已。所以不存在谁主宰谁,谁超越谁的问题,只是你愿意去分析那些东西,愿意深入到哪个层面谈问题而已。

就算是剧本,表面上看它好像完全与电影片场的技术无关,它只存在于纸面上,是最实在的“内容”。但只要你的剧本是要拍摄出来的,那么纸面上的每行字,都将与每个镜头的摆放、每个表演者与镜头的距离和角度有关。这个时候,你选择怎么写这个句子,就已经暗示了某种“技术上的”角度。当然最后的成品,要看导演的本事和品位了。

当然也有纯粹属于“电影技术”的东西,比如摄影机的使用,灯具的使用,镜头的参数,胶片技术,后期技术等东西,我觉得那是另一种属性,跟你问的“技术”不是同一个“技术”。

水怪:国内影评人转型创作之后,不少影片水准低下甚至惨不忍睹,此前均有案例。你如何看待?另外,听闻你转型创作,假若你的影片同样面临此问题,大体会如何应对?(当然,这个假设或许是不可能成立的。)

云中:我其实算是电影人,因为一直在练习,在还没有创作出真正作品前,先在影评界混水摸鱼,正经的影评写得不多,更多是些分析贴。近两年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本子也写了几个,是时候回归正途做片子了。所以不存在转型之说。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被影评人们打分、围殴。

水怪:对国内独立剧情片怎么看?

云中:看过的不算太多,但也看过一些。总的来说,我对国内独立剧情片很不满意,就像我很不满意国内院线剧情片一样。所以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的话“现在国内的主流电影、院线电影,有点太不接地气,就像浮在水面的泡沫。而地下的、独立的电影,虽然离地面近点,但“形式感”太弱,也就是对电影语言、对电影方法考虑得太少,考虑得太粗。最后出来的成品,与他们不屑的地上电影,其实是一个水平线。”照应亮导演的意思是,这让一些独立电影人很不舒服。这也没办法,因为他们的电影也让我很不舒服。其实还不光是电影语言方面,只是这方面做得特别差些而已。

国内好的独立剧情片,我认为是《牛皮》系列,接下来《好猫》等几部还不错。《光棍儿》我不太喜欢。当然可能跟我看得还不够多有些关系。纪录片当然普遍好过剧情,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范畴了。

magasa:你这几年应该看了不少日系侦探小说,你觉得这些侦探小说对悬念和推理机制的运用,对你写类型电影的剧本有没有影响?

云中:日系的推理小说,大概是通俗文学领域,对叙事手段使用得最为多样化和娱乐化的类型之一。手法也许不是最早使用的,但玩得非常有创意。像大多数推理迷一样,我是看“正宗”的福尔摩斯、波洛长大的,对日系的关注是从岛田庄司开始,然后就迎来了“东野热”,那时候读东野还是有点范儿的,能唬住一些姑娘,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这俩人就已经滥了大街,成地摊文学了。所以转攻京极,首先封面压得住场啊。另外,我认为京极是唯一一个所有长篇都有高水准的作者。这不容易,谁都有失足的时候,但这个人没有,很讨厌。

日系推理人才倍出,好故事比比皆是。我喜欢的倒不止是对悬念和推理机制的运用,更多是关注他们的切入角度,如何推进故事,如何建立人物。所以太“本格”的推理,如什么暴风雪山庄、孤岛、杀人童谣什么的我不喜欢,因为他们往往太注重去布一个奇怪的局和圆一个奇怪的诡计,忽略了故事与人物本身。其实很多故事并不需要多奇诡的过程,但需要作者有一个奇特的视角,比如《脑髓地狱》;或对时间线的掌控,比如《华丽人生》,等等。

东野的布局方式,京极的叙述手法,还有伊坂的人物塑造对我写的剧本都有启发。我有一个本子的招儿就是改编他们的(重新组合改头换面),当然说得不好听就是偷桥,但这些桥他们也不定是在哪偷的。推理界想在故事上创新,应该比电影界还难得多吧。大家都想尽办法在讲述方式上寻找出路,所以叙诡才会吃香。

可惜的是,日系好小说的改编电影都很一般甚至是垃圾,唯一改得有点靠谱的就是《告白》。国内的某些山寨推理电影,那故事就更没法看了,可架不住人家还能拍续集。这方面做得好的只能数美、韩。这个类型绝对是宝藏,大有可挖。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View Comments

  • “形式大于内容”这句话确实有它的尴尬。这就在于:形式本身即是一种内容。用传播学理论、麦克卢汉的话说就是:媒介即信息。但我在许多时候都认为,最好的形式也许就是能够让人看不到形式,而专注于内容。毕竟艺术并不是关于舞台的,而是关于表演的。所以形式与内容的平衡肯定存在,也永远是创作者的一项重要功课。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5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