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Interviews | 访谈

【院线评分访谈系列之七】妖灵妖篇

吴觉人【本南丹蒂】:在过往几年,你给电影节看了那么多国产片,每年你都能挑出一两部相对来说出类拔萃的影片并最终获奖,你是怎么做到的? 

妖灵妖:这个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层面,综合来谈的话也不见得会准确,若仅从影片质量这一条来说,简而言之就是田忌赛马,一般我们能找到的,都是过去300天里内地出品的较好的或最好的有龙标的影片,而西片质量每一年都飘忽不定,所以能有这个竞争力。另外,影展也有其内在规律可循。

吴觉人:这次你去了金马影展,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和经历? 

妖灵妖:金马影展是一个很小的影展,展映的厅只有3个,但展映影片质量佳、场次多(为期将近一个月)、观众素质好,购票便利(在全省7-11便利店提前数周划票)、放映质量高(准确的画幅这种是最基本的,为了梅里埃影展还特别改造了一台放映机,打同步字幕的女孩躲在包厢里看不到,而且液晶屏调到最暗),是惬意的影展体验,应该会再去。不过港台影展对于内地电影节或电影季来说参考价值并不大,因为很多做不到,比如预售、影迷套票优惠、有些影片只设英文字幕等,不要说观众,有的领导看到这种情况也保证发飙,而且是用普通话发飙。

吴觉人:从当年的101工作室一直到今天,你始终坚持在上海策划各种影展和放映活动,这种巨大的动力是哪来的? 

妖灵妖:101时代较为纯真,所以有些事情想做就做,不负青春。到了2004年暂停放映,基本上认为这个人生阶段结束了。没想到2007年卡夫卡·陆意外去世,于是才重新出来与他的合作者以及其他合作者做影展。重出后主要抱着帮忙的心态来做幕后工作,让我的合作者走到幕前,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卫西谛:有没有对国产院线片真正失去信心决定撒手不关注过?目前的环境中你是如何保持对院线片持续的观看热情,是因为它们出现在电影院吗? 

妖灵妖:院线国片每一年总有几部是好的,一批有闪光点的,一大批不值得看的,自2000年起到现在,这个规律始终在,所以总有信心看到好的作品。目前的环境不算最差,烂片数十年来没很大突变,只是当年国片没那么多人看而已。2011年保持了看那么多院线国片的主要原因是参与迷影网的打分。

卫西谛:还有,你觉得D版蓝光会象D版Dvd那样繁荣吗? 

妖灵妖:不会,内地的音像产业基本死了,无论正版盗版。

云中:你对电影的标准和评价,这么多年来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是不变的? 

妖灵妖:2000之前是影迷期,凭感觉看电影。此后进入戴锦华为首的理论洗脑期,大概是2000-2006。2006到现在是融合期,在理论、感觉上加入了一些生命经验。标准一直都在微调,以前很喜欢的电影现在可能觉得还好,以前很讨厌的,有些现在也能接受。

云中:在迷影的这些年里,你觉得最痛苦和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 

妖灵妖:都忘了。

木卫二:如果有一台时光机让你回到2007年,你是否还会选择给SIFF帮忙做事? 

妖灵妖:假如时光机可以让我阻止卡夫卡·陆的去世,那我就不会去SIFF以及其他影展帮忙。

木卫二:这十几年来,你印象中上海的“完美放映”有哪些场次,相信你应该有记得,试举例三到五场…… 

妖灵妖:SIFF的不举了,因为实际放映并非个人控制得了的,民间放映里比较完美的有:

2011年“红色记忆”之《黄宝妹》
2008年贾樟柯《小武》10周年
2001年首届民间映像节上海三日连映
2000年孙瑜百年纪念展
1999年等待电影的日子第一场《樱桃的滋味》

木卫二:你平时也有组织独立电影放映活动,为什么十年后的今天,独立电影和院线电影近乎彻底断裂,更没有所谓的输血功能?

妖灵妖:独立电影与院线电影没有彻底断裂,反而开始越来越融合,比如很多独立制作都有龙标,比如南京独立影展开了龙标电影单元,比如范立欣的《归途列车》自2012年1月起在多个城市进行小规模放映等,都是十多年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在发生变化,但缺乏一个突破口,就像《失恋33天》对于院线片是一个突破口一样,这还需要很多不同的努力才能达成,当然,这只是一种标准,而极端的也不会不发生。

仁直:我注意到很多院线片,你总是第一时间杀到国泰去看,对这家电影院有特殊的情结吗?

妖灵妖:首先国泰离我家和公司都比较近、其次若提前到的话可以去旁边的季风书园翻翻书、第三是买过一张充值卡,票价有一定折扣,但后来发现网上购票价低于此卡的折扣。

仁直:随着交友圈的扩大,我是指,当你的朋友逐渐成为电影制作的参与者(这个问题,或许我们以后都会遇到)。面对有他们参与制作的电影,你会考虑所谓的面子分吗?你打分会有所顾虑吗?会以鼓励为出发点吗? 

妖灵妖:若是公示打分,越是朋友,越是严格。

仁直:大家都在抱怨魔都的电影活动不及帝都,这点你怎么看?上海的电影文化,你觉得光靠几位迷影人撑得出一片天空吗? 

妖灵妖: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有把上海电影的死期直接拽前到1950年的说法,相信这也是将来修中国电影史的一个趋势,我也认同上海电影自那一年就断了气,此后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帝都精神而已。所以,魔都没有必要跟帝都多比较,因为资源不一样。上海的电影文化多年来都处在侏罗纪时期,少数派迷影人利用真空期创造了一些电影资源,造福影迷,包括SIFF和其他影展,估计没有一片那么大,但它至少是天空的一部分。

大奇特:面对“碟市已死”的局面,《DVD导刊》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如何看待DVD与电脑数据电影的收藏? 

妖灵妖:《DVD导刊》除了转型别处他路。DVD和蓝光因为有花絮而有一定的保留价值,电脑数据没有收藏意义,除非是教学等专业需要。

大奇特:以前碟界那批人白眉鹰王、Flyerzeng、萧十一郎还有联系吗?能透露一下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吗? 

妖灵妖:F一直在gomovie和微博出没,其他人已很多年不知道具体情况了。

大旗虎皮:在电影方面,你个人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妖灵妖:有一点点钱和大量的时间拍点小片子。

LOOK:不少影片在国内公映时,为了通过审查,都被迫做了删减处理,我记得2007年《色戒》在内地公映的时候,你是反对观众去影院看这种阉割版的,谈下理由好吗? 

妖灵妖:有过关键情节删节或更改的电影对影片和主创都是伤害,而伤害更大的是观众,试想一下一个看了《龙城岁月》的观众的感受。当然,影评人去看另当别论。

奇爱博士:我刚看了你在豆瓣发的上影节回顾贴,感不感兴趣结合新的素材拍部《中国迷影史》?我想或许能得国际大奖哦。 

妖灵妖:中国迷影史?这个太复杂太难搞了,你做电影史的应该知道,旧上海迷影史就多到拍不完了,还有建国后的种种奇遇。现代人的故事因为有网络而被人熟知,但跟之前的传奇和难度比起来差蛮远的。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View Comments

  • 其实我就是想 101有那么多上影节的素材 也见证很多年轻导演的崛起成长(如贾樟柯等)可以结合这些老素材和迷影精神 以及碟市的繁荣和消退 做一部中国的迷影纪录片 我想挺有意思的

  • 这个系列访谈真的很精彩,共同的心声问亮了影评人的迷影生命。

  • 2015年有计划20年再聚首吗?把李子也召回来。不求全,只求曾经的志同道合。

  • 魔都的电影活动是和帝都不能比,没赶上魔都的好时代...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