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R 2012】《片段》:塞族少女青春残酷物语

作者:搵岑荷【CINEPHILIA.NET『迷影网』前线记者】

作为本届鹿特丹电影节竞赛部分的开幕作,塞尔维亚女导演Maja Miloš处女作《片段》(Klip, 2012)一张少女仰卧呻吟的粉红宣传照,吸引了大量对异国少女青春阵痛这一典型故事怀有憧憬的欧洲观众涌进影院。但之后他们发觉,电影节在《片段》宣传上声明的“非另一个青春期少女非典型成长故事”的确不是那种公关惯用的虚张声势;我所看的首映场,正片部分结束之时,只见座无虚席的剧场观众趁着片尾字幕个个夺路而逃,待到大灯亮起留守鼓掌的已不足两成。

《片段》的故事线乍听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反叛任性的少女Jasna家庭有了变故,在迷乱的派对生活中她义无反顾爱上了一个帅哥。Jasna有个卡塔尔打工的叔叔回国时带给她一部手机,《片段》叙述的重要部分就不时由这个山寨手机摄录完成。导演曾表示这样一个关于青少年的故事可以发生世界在任一个角落,但是这条故事线的展开显然意外触到了不少观众的底线。

这条底线就在于《片段》最重要的主题——性。我掐指男女主角具体的性场面就至少有七次,基本包括了可以想象的各种方式,也直接把本片推向了情色片的范畴,其直白程度和篇幅之重让人完全不敢相信本片来自女性导演,相反很可能遭受女权主义者的强烈反感。尽管导演拿出了常听的“性是最正常,生命中最美好的事之一”这句陈词,《片段》的性场面很多时候实在令人不安,尤其是既然女孩是用身体求偶,很自然两性接触有一个颇具屈辱性的开始;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在本片中性正是男女主角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其情感变化大部分由性交代完成,从刻画细腻的性饥渴到让不少观众倒吸凉气的最后一吻。令我觉得惊讶的地方在于放映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一直向全世界传达性开放理念的荷兰。本片的性场面不安效果的重要原因有人总结为太过真实以至直指人心。为什么单就在性,这一话题上太过写实会不可以?

《片段》有许多反青春片的设置。女主人公Jasna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少女。不同于一般青春片里母亲角色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夹塞》中家庭、学校对Jasna的态度一直极其克制,这也使得观众不可以再心安理得地给青春期叛逆找出开脱借口;呕吐桥段在本片之中亦完全不是怀孕的俗套,反而被用作一条线索,埋有精彩一笔,足见Jasna的成长。这一系列反差集中爆发在拍摄时年仅14岁的Isidora Simijonovic扮演的Jasna身上,与好莱坞Ellen Page、Emma Stone这些走红的85后类似,Simijonovic身上的乖乖女气质再次印证了叛逆少女这一形象上角色与演员的气质反差可以收获相当好的效果。同样,男主角Djordje斯文帅气的形象与其个性也保持了这样的差距。

本片在片尾字幕之前扫出了一句极其震撼的“青年演员均为未成年人”,导演幽默地提道“本片看过的人只有小演员们和他们的父母,他们都纷纷崩溃大哭…”结合他们荷枪实弹的牺牲,小演员们,尤其是两位主角得到了媒体的一致称赞。

《片段》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在于导演的野心基本停步在了还原真实这一命题上,使得不少发光点浅尝辄止。Jasna在父亲得病之后拒绝与父亲接触,虽然影片分出了镜头表示关注到父女关系的变化,但效果不好。Jasna和Djordje被安排得知他们的母亲曾相当要好这一情节也甚是突兀。

也许是因为有《塞尔维亚电影》(Srpski film, 2010)在前,年仅28岁的女导演Maja Miloš很竭力解释不要因为电影而误会塞尔维亚人的性观念;更不太想拿塞尔维亚做标签。但《片段》确实是一部地道的塞尔维亚电影,容易联想到Larry Clark的《半熟少年》(Kids, 1995)却带有独特印记;这份倾颓凋敝的生活状态,在中国二三线城市成长的青少年一定会和我一样感同身受。相信小演员们青春的肉体、性话题,以及成片的品质都将会有利于本片的世界发行,更有机会使本片成为话题之作。只是鹿特丹成功亮相之后,年轻靓丽的女导演Maja Miloš,还看未来。

搵岑荷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5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