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春嬌與志明》:假純情真低賤


長年以來,彭浩翔用“賤人”與“純情”的角色轉換,讓觀眾獲取了一種角色與意識形態的“意料之外”,也因為此間變化的趣味,俘虜了一幫擁躉。

自從漢語語境中“賤”的釋義改變之後,原本低三下四不堪入目的詞彙轉眼變成了親密朋友之間互相戲謔嘲弄的昵稱。但無論如何世易時移,不能改變的是在刻薄嘲弄的背後,“賤”如今作為中性或褒義詞所保存的善意——無論如何嘲弄,背後都是一種友好和無傷大雅的玩笑。彭浩翔也一路用”賤“的當代定義,去詮釋自己的電影,無論拍偷食男女(《大丈夫》)還是借電影名義與av女發生性關係的大學生(《av》),下三路玩笑大可以肆無忌憚地開,但結尾難免會揭曉一切的荒謬不過是善意的玩笑,戲中各角色也多會有一番自省,將之前的無理轉為了“純情”,某些時候確實讓人有些“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同情和喜愛,甚至為之感動。

但時至今日,當用歷史來看彭浩翔時,我卻無法得出他是個“賤人”(善意)的結論,尤其以近幾套戲為例,當看到他在電影裡掩藏不住的真“下賤”時,那些“純情”或以此產生的高昂“主題”便變成了掛羊頭賣狗肉,那種偽善很難不面目可憎。

不談以前的戲,只說這一部《春嬌與志明》吧。沒有意外的是,這部電影與他之前的電影一樣,表面上都是一部以“賤”包裝的純愛片。但事實是否如此?個人看來,正好相反——這是一部以“純愛”包裝的低賤電影。

作為一部標籤為”愛情“的類型電影,最低賤之處就是他對於“愛情“與”女性“角色的不斷褻瀆。從上一部女方在外偷食引發一段戀愛關係到這一部男女方一起亂搞,作為一部愛情電影,我懷疑這部電影在”價值“上的合理性。當然”偷食“ 並不需要任何批判,而值得懷疑的卻只是”偷食“在這部電影裡顯露出來的一種”理所當然“,並且在最後以”純情“模式彰顯的歌功頌德。華語電影史上自然有不少涉及”偷食“的電影,楊德昌電影裡,”偷食“最終釀成悲劇;關錦鵬拍《地下情》,結尾也有一番自省與迷惘……但或許對於時下的男女來說,這種論調早已過時,但誇張的是我們現在並非對此抱中立立場,而是覺得”偷食“”越界“行為本身是一種趣味和手段,比如在進幾年港產片故事裡看到的前女友跑進已有新女友的前男友家中同居(《前度》),用調情姿態討論換妻關係(《人約離婚後》)……時代變幻自然帶動道德標準的轉移,但“愛情”作為在類型電影中存在的基本價值卻一再遭到摒棄,特別是像這部電影中徐崢與楊冪飾演的人物,作為感情關係中完全無辜的受害者,卻在以戲謔口吻偷情的男女主角故事之外扮演了無知和被嘲弄的角色,即便在故事結尾,也完全以一種反應快速且超然的”偉大“去諒解男女主角的濫交與自私,並成全他們最後的”純情“——創作者對於自己本身”偷食“姿態的默認和自戀簡直讓我不敢相信這是一部”愛情“電影。

更顯然的是這部戲對女性角色瘋狂的消費與利用,甚至比80年代新藝城電影那些所謂剝削女性更為露骨和無情。

電影一開頭已經用彭浩翔的B級片趣味展示了一下對一位克夫命女性的刻薄——當然這還無傷大雅。而後余春嬌與張志明分手,各自北上,對於女性的無情利用就此鱗次櫛比登場,先是把性騷擾戲碼安排在飛機上上演,道貌岸然之後貌似只是玩笑一場,但被性騷擾的主人公楊冪卻主動邀約張志明並火速搭上,衣着露胸露腿,無所不用其極。我懷疑創造者是利用楊冪在觀眾中並不太好的形象,直接將她塑造成一個”低智“的人物,一方面滿足港男對”大陸女性“的某種獵豔式的消費定位(故事中其他戲份對大陸的一種自以為是的理解,暫且不表),另一方面又在港女口中被形容成”臭西“,同仇敵愾,簡直慘不忍睹。

從第一部開始出現的一位”豬扒“角色(春嬌好友)在《春嬌與志明》裡則又一次被更無情殘酷地嘲弄。黃曉明對她一見鍾情,並屢屢以做狀的演法來表達喜劇效果。但所有的”笑“與”譁然“都是基於我們對於那位”醜女“的挖苦與鄙夷,而且當她與”黃曉明“配對時,那種刻意通過外貌對比製造的喜劇效果更加令人生厭。我懷疑的是,如此誇張無情地去諷刺一個普通女性的外貌,以獲得”優越感“而產生的喜劇邏輯,難道真的就是大家喜歡這部戲的理由?另外一處一堆港男在飯店中嘲笑一位女生臉猶如”螞蟻上樹“,那種其樂融融的氣氛所透露的無情冷漠與低賤,實在讓人不寒而慄。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像什麼《金陵十三釵》中對妓女身份預先歧視的立場什麼的,當然都合乎邏輯,因為普通人只不過是普通人,普通人對於樣貌當然會”以貌取人“,這都是一件正常的事。但作為一個有話語權的導演,或者是什麼”青年領袖“,卻一再這樣去宣揚這種刻薄的”歧視“,漠視人基本的”尊重“與”平等“,這難道就是好電影,就是所謂電影的”希望“?

當然最殘忍的是對中女楊千嬅的人物塑造。面對一個”人渣“一樣的男性,她自作賤的去配合已有新女友的他的一再調情,並把他的無知和自私當成是一種趣味,並難以自拔。創作者在其中以張志明代入的自戀顯露得淋漓盡致。結尾楊千嬅拋棄好男人徐崢重投張志明的懷抱,又是一處“浪子回頭”的戲碼,但如果真的有人因此而感動,我們不妨看看整齣戲,這樣一個把性騷擾和濫交看得理所當然,刻薄地嘲弄女性並以此作為橋段,把自己的自私與幼稚形容成是一種情趣,並對感情中的受害者不管不顧刻薄無情的人,你真的相信這樣的角色,以及塑造這角色的導演,會”浪子回頭“嗎?

虛偽的結局自然能夠俘虜一般受眾。但是結局的”認真“與”純情“卻是一種明顯不過的設計與包裝,因為整部戲中,他都像徹徹底底嫖了一次妓,即便最後他再怎麼扮處男也不頂用。

”成世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從戲中,不難看到一個創作者的操守,人格與品質——真的,我看到的彭浩翔是一個真正的,人渣。

所以就算你愛上他了,我也沒啥意見。因為我唯一認同這部戲的,就是這句對白。

=================
為避免再做重複闡釋,我把討論裡的大家都說到的幾個要點摘錄如下:

1.我無意批判濫交,我只批判美化濫交,如下面一位朋友所說:乱伦是可以有的,但提倡乱伦就不对了;

2.為何要討論價值觀?我討論的是普世價值,正如尊敬父母愛護老幼的普世價值觀,傷害了無辜人的情感是錯的,去嘲笑一位普通女性的外貌是過分的,這不過是簡單的普世價值,普世價值不但是電影裡,也是我們生活中“犯賤”的底線;

3.請不要再用周星馳郭德綱什麼的做比,請認真去看周星馳電影或去聽郭德綱的相聲,他們在刻薄的背後宣揚的是普世價值(周電影中的醜女為何要男人來扮,為何有時候要誇張至極,為何醜女往往幫助男主角解脫困境),這也是他們受歡迎的其中原因之一,即便如王晶,也從不美化包裝自己,這也是他對普世價值的認可表現;

4.有些朋友因為“現實”而認可,這我不抱異議。賤骨頭人渣狗男女什麼的,自古有之。但難道對方說了一句”狗男女“的事實,狗男女們還反而覺得優越起來,可以佔領道德高地,群情激奮地去罵對方?——這是我說的這電影裡裡外外的”自戀“,拍的人和看的人都因為感同身受而覺得理所當然,甚至從理所當然再上升到優越;

5.我覺得這電影不是”俗“,是”壞“,因為我在電影中看到創作者不理普世價值,一味美化自己,並站在男性立場覺得所有女性都應該為他的”低級刻薄無情“這些惡趣味傾倒,否則怎會有“我變成了另一個張志明”?是阿,極盡一切去傷害別人,在電影中還仍舊一而再再而三的消費歧視女性,並仍然覺得自己優質出挑,這還不夠壞嗎?

6.人渣從來有人愛,這電影受歡迎的事實已經證明了。

觀點說完,不再贅述。


|编辑:夏若特和树

林泽秋

编剧、导演

View Comments

  • 虽然很多女性除了外形有助于性行为的顺利完成之外确实一无是处,但是不尊重女性的电影是我向来不喜欢的。对于任何东西的“津津乐道”看上去都挺恶心的,更何况是对“恶心”本身的津津乐道,那就更恶心了。

  • 自己可以脱离普世价值,但希望不要将它渗透到电影中来。

  • 那又怎样呢?每部电影都有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为什么都得是宣扬普世价值?为什么就非得男女平等?可以把女人扁的一文不值,也可以把男人扁的一文不值,所宣扬的价值观可以是您所谓的“坏”也可以是所谓的“好”,,你的以电影的内在价值观的取向来判定电影的好坏,其本质就失去的电影最美好,最可贵的东西,电影的包容性与表达性,本身就是电影伟大的地方,以纯情来包裹贱,或以贱来包裹纯情,又有什么区别呢?纯情必须是电影最核心的价值宣扬的取向?那一您的电影世界也未免太过狭隘了。

    • “我無意批判濫交,我只批判美化濫交” 楼主一句话就爆了你 (¯﹃¯)

      • 美化滥交又怎样?这只是一种表达而已,可以美化可以丑化,这就是电影最自由的表达不是么?为什么要限定电影的表达内容,评判电影的好坏不应该从题材和价值取向上否定,这样就太没意思了。

        • Q:美化滥交又怎样?这只是一种表达而已,可以美化可以丑化,这就是电影最自由的表达不是么?
          A:是。但正所谓“我誓死捍卫你表达的权利,你都要保留我屌鸠你的机会”;

          Q:为什么要限定电影的表达内容,评判电影的好坏不应该从题材和价值取向上否定,这样就太没意思了。
          A: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应该从题材和价值取向上进行评判,同时电影如果抛开以上说的题材和价值取向,仅仅是作为一个影像工具在视觉、情节上对人进行影响改造那可真是让人觉得搞笑。
          评判电影的好坏如果不从题材和价值取向上进行判断,我想苍井空早就做影后了。

          • 电影本身如写作,语言,或者绘画,音乐,等都是人的一种表达欲望倾泻的方式,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质,如果您就主观的表达的好坏去争论电影本体的好坏得出的结论只能又回到电影创作者个人身上,变成探寻电影创作者个人的好恶就失去意义,其本身的价值就小很多,同样的题材与价值取向在电影的好坏判定,应该是创作者是否能在“电影”这种表达形式内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接受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如果很好的创作者还能让观众在他的语境下和现有的故事中留下观众自己的思考空间和对其电影本身内容的延展性,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了。所以说您在电影的评判上死咬着价值取向和题材本身就是很没意思的事情。关键是这样做其本性就扼杀了电影的初衷,只要想拍,真的什么都能拍。在中国我们本身就生在一个失去言论自由的这样一个国度里,如果我们还因为题材和价值取向的关系自我阉割的话,还谈什么电影的创作呢?

  • 評論喜惡電影與否本來是自由的,但這種完全以單面的個人主觀猜想作為主要觀點去上升到社會道德,更嘗試為電影的多完化作出規範,這才叫幼稚。

  • 電影同張志明最後拍嗰條片一樣﹐係一個cheap人拍左一套cheap野。你咁cheap都仲要睇死「觀眾」會心動﹖只能說彭浩翔心目中﹐余春嬌代表的女性同埋電影的觀眾群都係cheap cheap 地的。攪到港女形象咁撚cheap﹐屌爆彭浩翔係有道理的。

  • 文章罵的好!分割線后的話尤其墾中要點。評論里某些各種“又怎樣,又怎樣”,怎樣你妹啊,別做人了好了。

  • 电影从来就是包罗万象的。有讲美,有讲丑,有宏大说事,也有生活小品,有时候电影带给我们触动的,影响我们的,只是一小部分,而这些部分未必与“三纲五常”“伦理礼教”一样——正因为生活太多束缚,我们才在电影里渴望飞天遁地,男欢女爱。

    写这篇文字的人,不知是不是做电影研究的,但可以预见,如此死板的思维,写的书没有人会喜欢读、讲的课没有人喜欢听、生活也甚是乏味——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怪念头、没有趣味,从来只在乎所谓的普世价值和政治正确的人是如何活得快乐,一般是个伪君子,更可能是很多电影里面的,那些衣冠楚楚,因太压抑而内里变态的杀人强奸狂魔。不对,以你跟变态精神病者作比,是侮辱了他们,如果这段话拍成了电影,会被你这样的人批判的。在此祝你早日康复。

  • 2、以此逻辑。
    《英国病人》是在美化婚外情。
    《泰兰尼克号》是颂扬逃婚。
    《肖申克的救赎》是对法律的亵渎和对监狱制度的不尊敬,这是对人类文明的反叛,这是反人类的作品!
    。。。。

  • 见鬼了。。我怎么觉得那个“猪扒女生被黄晓明爱上”的桥段是一个励志故事而不是贬低女性外貌的。。。。。其实这电影本来就是说一个萝卜一个坑,爱情中的人都是愿打愿挨,这样才有意思啊。否则黄晓明只能配安琪拉宝贝,杨千嬅们都嫁给了高帅富,那平凡女生如何发梦来度过残生啊?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1 月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