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cinephilia月度推荐片单】2012年3月——本南丹蒂篇

《勒阿弗尔》(Le Havre)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2011,芬兰/法国/德国

原本在冷酷现实中孤伶的风烛终于化为了一抹救赎的黄色,这是郭里斯马基最为温暖的一部作品,《薄暮之光》里冰冷的产业园区变成了温馨的底层社区,原本孤苦伶仃的流动小吃车在一片荒原中坚守的一团暖光,终于在这个海港城市洒满了所有的街道。寂寞失落的火柴厂女工终于等来了她的童话结局。《勒阿弗尔》和奥尔米的《纸板村》是近年来欧洲移民题材影片中最为美妙的两则寓言故事,在犀利的批判视角外,坚守了一小块欧洲人道传统的乌托邦。真的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直入人心的配色了。

《矿工颂歌》(the Miners’ Hymns), 导演:比尔·莫里森,2010英国

对我来说,Bill Morrison是当下最伟大的招魂师。 为英国矿难而做的这部电影,依然采用历史影像资料加量身定做的配乐的莫里森标配完成。升格与降格配合着抒情与激越的节奏完成英国矿工的历史叙述。

《磨坊与十字架》(the Mill and the Cross),导演:莱彻·玛祖斯基,2010瑞典/波兰

年度最佳视效。菲薄的讲这只是一部弗兰德名画的导读片。但它却是博物馆电影里最为杰出的一部。虽然影片描绘的是16世纪的世界,但是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fin de siecle的新奇与哀伤,这是电影最原初的激情和想象力。相比于卡梅隆和彼得杰克逊这样的工具理性的特效书呆,Lech Majewski则是诗意的手艺人,把movie 带回了motion picture 的新奇年代。

《三条窄路》,导演:崔允信,2009,香港

当香港电影工业重心集体外迁,开始讲述他方故事的时候,又由谁来诉说香港的本地故事?主流叙事的撤离,使得像崔允信这样一批香港本土独立电影人显山露水,神话褪尽下,他们则显得异常的锋利。

当张志明们纷纷说着“搵钱”、“打份工”的时候,这里却有人在说:“我不只是做份工,我要做对的事。”影片中廖启智扮演的热血牧师在电台里说的“一人一票”的梦想,随着梁振英的上台变得格外的刺耳。当年的九七焦虑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港中格局,红色恐惧玩笑般的迎来了不可抵挡的资本侵蚀。从《忧忧愁愁的走了》到《三条窄路》,从97前夕的故事转到了97后的今天,依然是三条人物线索,只是这次三线在义、理、情下交汇到了一起,而历史的斑驳倒影也变得更为沉淀,成为了现实矛盾的情感支架。

《少年菀得》,导演:李翰,2011,韩国

简直不像是一部新片,没有顺世精雕的装修,倒似旧时家中的浓油赤酱。老板爸爸和不羁的马克思主义儿子,陋室间的社会关怀,街巷里的秽骂笑语,外加迷茫少年和早熟少女,简直就是消失在往日老巷里的老生常谈的情节剧。其实世界并没有看上去变得那么多,旧时的情怀照旧能在心头复发。

《董夫人》,导演:唐书璇,1969,香港

所谓中西大概莫过于如此。中文讲究情景交融,景源于画幅之间,而情生自画格之隙。《董夫人》的景恰如中国古诗,烘托之情油然而发。而加大的配乐犹如这种“由景生情”发生装置的放大器。《董夫人》和《小城之春》相比,这种放大和凸显的效果格外明显,《小城之春》让这种交融发生于墨水与纸张的自然蔓延之中,而《董夫人》则像是用西洋工笔采水墨意境,边界更为清晰易辨。同样在显情上也是如此,《董》与《小》皆以悠然的慢来显情。不过《小城之春》是润物细无声,而《董夫人》则转为春潮晚来急。《小城之春》多用创作者的寄景来传递给观众,《董夫人》虽然也用了大量的寄景寄物(还用了很多“溶”,不过和西方的相比,这里的“溶”称为“化”似乎更为合适),但也用了很多直接显现心理动机的角色视线展示,这同样也使得情更为直白。

直至最后的爆发,这时就完全脱离了中国画的意味,那组重复镜头犹如重音,将视线一下高度集中起来,而掩藏在优雅中文背后的歇斯底里也破纸而出。“春闺怨”的“怨”字骤然从春闺中奔出,取消了画幅,寄生于画格间的高潮,化作了佛洛伊德博士的一厢春梦。

《红侠》,导演:文逸民,1929,中国

一条亵裤一双乳贴在银幕上跑来跑去,如果当年这批怪力乱神的片子多有如此,被指低俗则是毫不稀奇。相比于《体育皇后》里黎莉莉的朝气挺拔,这里的肉体实在有些单薄秽琐,不过本来这些露肉的也是长毛下的妖妇淫女,两个女主角倒是恪守有加,没怎么露。影片的故事与其说和我们熟悉的功夫片类型叙事相近,倒更似韩邦庆的《太仙漫稿》,晚清民国的传奇小说,或许也是鸳鸯蝴蝶派的风骨,由于看得不多,不好下结论,不过这种带着启蒙色彩又恪守着传统的忠孝礼节的神怪故事似乎蛮像鸳鸯蝴蝶派的作风。

在好看之余有着几个疑问:由于看的是美国保存的HD带,所以有些好奇里面的有几场交叉剪辑,尤其是那场乱军赶民的戏,会不会是美国发行时重剪过的?就像费穆的《天伦》那样。因为插卡字幕的双语版可以说明这个应该是美国的发行版本。还有一个问题是影片即名“红侠”,当年会不会有个染色版?另外就是那个超级抢戏的龅牙狗头军师的帽子上貌似是一些六角星,不禁让我想多了点,当时欧陆美国的电影里习惯将那些古怪的巫师角色塑造成犹太人的形象,并在服饰上不忘点缀些六角星(像表现主义的那些或者范朋克演的那个《黑海盗》),不知当时这种视觉风格或者流行符码有没有渗入到这批国产商业片里?

另外,由于看的是美国Devil乐队重新配乐的现场,音乐不太懂,不过氛围还是做得很恰当,他们使用了不少中国的传统乐器。而乱军和避难村民交叉剪辑的时候,也使用了两个旋律主题互相交错。总体还是根据情节的喜怒哀乐配置主题,不过据说默片时期有些比较精妙的配乐会给一些主要的角色设置特定的主题,而用节奏和副曲体现情节的起伏,并在冲突场面展现精密的多主题复调旋律。不过这个可能不是三个人能办到的,而需要一整个乐团。那么姑且可以当作在1929年的郊县大棚里,遇着了三个怀才不遇的流浪乐手现场配乐的这么一部怪力乱神片。

《战斗少女》(戦闘少女血の鉄仮面伝説),导演:井口昇 / 西村喜廣 / 坂口拓,2010,日本

这些年的日本V-cinema,屡看屡吃药,就连白竜、寺岛进、松田优等也拯救不了一部V-cinema的时候,这部片子又重燃了我的希望。三个导演负责三个部分,第一段坂口拓的最好,色调、节奏、特效和各种飙血重口想象力都表现的不错;第二段井口升的最差,这段和我看过的大多数V-cinema犯的毛病一样过分简陋和缺少风格化,真难为了竹中直人的抽筋表演;第三段西村喜广的次之,色调也不错,自爆环节和坂口拓演的变身大boss的设计也足显心思。

《剑鞘武士》(さや侍),导演:松本人志,2011,日本

堪称《超级变变变》大电影。松本人志依旧怪腔怪调地把武士道植入了童话结构当中。看的时候真希望那会有一千零一夜。

《黯星号》(Dark Star), 导演:约翰·卡朋特,1974,美国

这部嬉皮士的迷幻太空小品显尽了亚文化的丰盈。卡朋特几乎从不让人失望。不似《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调笑至极,却是笨拙反讽下的人造天堂。是B级就是要拗出A级没有的曲线。

《脱胎换骨》(Seconds),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1966,美国

黄宗霑的才华一览无遗。Scifi-noir的经典之作。

《黑镜子》(Black Mirror Season 1 ),2011,英国

本世纪以来最拉风的科幻片,矛头直指当下的大众媒体、民主形式、资本主义和工具理性,欧美官方引以为傲的意识形态被掀了个底朝天。

《孤独的美食家》(孤独のグルメ),导演:溝口憲司 / 宝来忠昭, 2012,日本

“不被世间和社会所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谁也不打扰,毫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只有这种行为能够与现代人平等,能够最大程度得到治愈。”这是剧集的开场白,也是看到关于“治愈”的最出色的一个解释。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打破都市压抑的秩序,从而获得片刻的自由,使得城市更具人情味,这才是市民生活的不二法门。打破了鲍德里亚笔下纽约可耻的独食者形象。这是继《深夜食堂》后,又一出觅食剧。剧情更简单,而且都是实体店,相比之下,其他电视节目里的餐厅介绍弱爆了。

吴觉人

网名本南丹蒂,影评人、策展人、青年电影学者、电影保护修复研究者,任职于上海电影博物馆活动部,亦担任意大利亚非学院顾问,现为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和策展人。

View Comments

Share
Published by
吴觉人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