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cinephilia月度推荐片单】——肥内篇


(图为奇迹剧照)
一月份在趕編完去年度的刊物,突然有點鬆懈。加上即臨年假,陸續推出一些試片場。其中挑了幾場看。意外發現《愛的麵包魂》頗不錯。或許,是這兩三年看到的華語片中最好的了(即使把昨天才看的、評價很好的《桃姐》考量進去也一樣)。看完試片後,經朋友提醒,才知道原來它還有個「人生劇展」的前身,且,我居然有!回家一比較發現,人生劇展版實在太多瑕疵。後只能推論,電影版中加入的導演該有決定性影響;果不期然,在一篇由「放映週報」進行的訪談中,新加入的導演也表示他更多負責了影片中的鏡頭調度部分;而原導演則繼續搞「戲劇性」。對於華語片,我的要求已經降低到觀影過程中不要皺眉頭就好了,似乎目前僅有這部片做到這一點了。故事雖老套,但情節發展很流暢。演員或許算不上成功選角,但演出都算到位。老套的故事配上老套的敘事模式,但場面調度卻沒有落入將觀眾視作白癡的陷阱。拼貼的壞習慣仍在,但影片中的接合倒是頗貼切整體營造出來的搞怪氣氛。這或許才是我所期待的「台片式小清新」?可惜,按導演說詞,該是檔期沒排好,票房不亮眼;但從積極面來看,這部小品其實已經拍超過觀眾的智力,以致於會落得像是枝的《奇蹟》那樣:叫好不叫座。

特別要說一下,被許多人誇讚的《龍門飛甲》實在是糟糕的作品。就算要指責我不是到戲院看,那又如何?因為是劇作本身已經先背叛它了。試想,為何是那個角色講出「龍門飛甲」的暗語?

波蘭斯基的《今晚誰當家》是一部前一半好看的片。但就像當時看完下的短評那樣,對攝影機的克制使用還是很值得學習的。

二月份一開始,在親戚家看了部成瀨的《流浪記》,基本上可以從中找到是枝自己表示的影響源。影片更多專注在人物的行動。是這些行動組織了全片的結構與敘事軸。這便使得影片必然要在所有行動都清晰揭示後,才在片末集中爆炸。

繼續前一個月的「悠閒」,趁還有空檔,看了《》的試片。這部片的野心在於,導演仍要不斷地證明他是個「導演」。不過看完的感想是,現在華語界還有幾個配稱得上懂場面調度的導演呢?那還是導演的基本配備!鈕承澤的調度並不總是「有效」的,但卻看得出:他懂。

受到中外媒體吹捧的《大藝術家》只再次證明了一部純種商業片只消加上一點點別的東西(往往是居心不良的前提下)就可以叫好叫座了。觀眾水平的低落遠不及評論水平低落來得讓人難過。

《好孕提早來》比起前作來說,少了很多東西。但這完全是題材取決的。比起像《桃姐》這樣沒意義的「提前」(這個問題我已經在《全面啟動》中談過),這部「清新」殘酷片的提前還是比較有考量的。希望Rémi Bezançon這個導演可以更多地被注意到。

《奪命金》這部既稱不上多好,但也沒有多差的影片,在我說來,倘若它不是由一個被冠以「作者導演」的人拍攝的,或許還比較讓人滿意。話說,從我比較有印象的幾部觀影心得看下來(《神探》、《文雀》、《鐵三角》一段以及《奪命金》),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位導演到底是哪裡被我的同儕們所欣賞。這部片看的是敘事方式,只不過它一點都不創新。

三月一始,被朋友慫恿看了網路上評價大好的短片《調音師》,但看起來就是不過不失。同樣地,片頭的「提前」(實在還沒想到怎麼定義這個手法,但這部片中比較偏向「閃回」)同樣意義不大。看來,很多創作者習慣於用這種方式製造「懸念」,但,要真的有懸念的賣點啊!總之,這部片的優點在於克制的構圖;缺點則是蹩腳的演出。

性愛成癮的男人》看得出導演懂得「放下」,但或許放太多了。以致於這部作品呈現給觀眾的東西,遠不值得觀眾在戲院坐上兩小時。簡單來說,要不弄短一點(盡可能地短!)或者就多加一些材料。畫面近乎潔癖式的乾淨,倒讓人想到庫伯力克,只是,對性愛場面的處理,此君卻又沒有老庫的功夫。不過,同樣借一下當初看完的短評:這是一個闊別30年後還會想重逢的導演。

再度看是枝的《奇蹟》是在大銀幕了,是第二回在大銀幕看是枝。老實說,我要小反叛一下:在大銀幕上看是枝,其實不太會增加「細節」;也許這跟他所選擇的拍攝載體有關吧。有很多人說這部片很「散」,我就不明白其實是個嚴密的劇本,只在每個段落上附加了一種隨意性,人們就難看出段落間存在的密度與張力?對於這部片若無法心生好感,我覺得很可能就是在觀影過程中已經把自己很大程度地武裝起來了。

為了一篇文章,二、三月分別看了幾部希區考克的短片,清一色都是為了電視拍攝,除了戰時的《一路順風》之外。這部片有著兩層敘事,分別將一個事件從不同視角補全。無怪乎當我看到《安琪狂想曲》時的驚喜,要被恩師澆冷水;不過兩部片要處理的東西還是不同,後者是複寫現實與現實之間的對立,就像是雷奈系學生會做的事情。

其餘幾部希老短片,我個人比較推薦是《還有一哩路》(且看片頭的「有聲默片」段落)、《代宰羔羊》(且看全片對這空間的層次運用)、《沈溺》(Dip in pool,且看片名雙重性怎麼弄到影片的情節結構)、《四點鐘》(且看每次添加的緊張元素)以及《比斯比太太和上校的大衣》(這部片的「克制」,或,小津稱的「深奧精妙」用得如此高明)。

最後以一部動畫收尾──既然我這麼愛看動畫:《猫之一命》。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期待,但這部才剛過一個小時的動畫片,卻差不多在三分之二處開始將前面的劇作與畫作材料發酵。儘管拿了很多老動畫的梗(比如來自粉紅豹之類的),可是融合在一起,加上這條貓和女孩的可人,裡頭雖不乏依賴觀眾的緊張感(來自創作者對觀眾的「欺負」),但這元素終究很快就渡過了──儘管因為這樣它不可能拿到滿分的評價;總體來說,都相當令人滿意。感覺近年法國商業動畫已經把美國動畫甩在後頭了。我是指,在誠意上;希望在票房上也可以趕快達到。

肥内

台湾著名影评人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3 小时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