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Features | 专题

【迷影网影史10×10】西方经典电影漫谈

《日落大道》剧照

看看十年一度的《视与听》杂志刚刚公布的影史最伟大50部电影的最新榜单,其中只有5部1980年以后的电影,其余影片均来自于上世纪20至70年代的各个时期。为何老电影会受到如此追捧?为什么新电影如此不受待见?这当然和电影百年来的发展、积淀有一定关系。

电影自1895年正式出现于人类文明,至今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电影百年来的发展,无疑在近三十年来产生了极大的进步。但无论如何改变,人们对老电影的爱与感恩之心并没有改变。回望一下2011年,奥斯卡的两大热门影片《雨果》和《艺术家》无一不是用各自的手法向老电影致敬,而且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雨果》是马丁•斯科塞斯写给乔治•梅里爱和电影史的情书,《艺术家》则是采用默片的形式让好莱坞传统爱情剧重新绽放。

在中国,大多数人对西方老电影的印象来自于儿时的译制片,由于这些年来DVD和下载电影的普及,我们所关注的西方电影绝大多数都是原声,习惯了一行行的字幕,儿时熟悉的声音却越来越远,那些经典的译制片——《桥》、《追捕》、《佐罗》、《魂断蓝桥》、《叶塞尼亚》等只成了少数人的记忆。当然,现在很多人都不再去或从未去关注过那些老电影了,认为那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我可以很负责的说,一旦沾上边,老电影也是很容易上瘾的。

比利•怀德有句老话,忘记原话为何,大概是这样说的:“如今的女人已经和电影一样,江河日下了。”我觉得这句话很在理儿,它含有两层意思:1、如今的好莱坞电影正在退步(当然这主要反映在剧作上);2、演员的魅力已经无法同好莱坞黄金时代所比拟。很多人一定会反驳这两点,但我仍会解释它的重要性。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老电影?我每次的答案都不相同,借这个机会我来给出一个直观、明确的答案。

《女人香》剧照

首先,西方老电影的剧本大都相当扎实,重视故事的生动性,而非不痛不痒的感官职能。无论是默片时期的画面与动作,还是有声片时代的台词与环境,这些由剧本创作到电影呈现都展示出了极高的水准,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当前翻拍成风的现象。编剧才子卡麦隆•克罗曾对“翻拍”美其名曰“借鸡生蛋”,其实这是在给自己翻拍的《芳草的天空》找台阶下。就连克劳的成名作《甜心先生》都是从比利•怀德的若干老电影中汲取了养分。其实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好莱坞电影,如《女人香》、《天伦之旅》乃至经典老片《魂断蓝桥》、《热情似火》都是翻拍旧作。两部老片的翻拍都超越了原版,相反分别拍摄于90年代和00年以后的《女人香》、《天伦之旅》则比原版逊色太多。如果没有看过老版的观众当然会觉得新版相当不错,但是如果你去看看老版就会知道新版是多么的渣。《女人香》只是阿尔•帕西诺的演技和那曲探戈舞博得了眼球;《天伦之旅》中的德尼罗只是对更有魅力的马斯特洛亚尼的复刻与变奏。时代进步了,技术进步了,又有前人的电影做参考,人们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

其次,西方老电影的导演可谓大师云集、新人辈出,他们勇于在电影的各种领域探索前行,而今大师难觅。导演就是导演,有些甚至根本不配称之导演,很多导演连最基本的镜头调度、剪辑和剧本的推进力都没有概念;再其次,是演员的魅力,明星的魅力往往会盖过影片本身,当你感叹于某位明星出神入化表演的同时,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他(她)度身定做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米高梅公司老板路易•B.梅耶曾吹嘘说自己旗下的明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尽管夸张,但却是事实。马龙•白兰度真正将“方法派”展现给世界,将“即兴表演”发扬光大。而等他步入八、九十年代后就渐渐不再认真表演了,我们不应怪罪于他,因为新电影对他的态度亦是如此。

时光倒流至1927年,电影《爵士歌王》的成功,标志着电影或电影艺术真正地进入了有声电影的时代。30年代是给电影带来飞跃的技术革新的时代,社会处于1929年开始的世界恐慌中,受灰暗厌世想法的人们在银幕上追求使人忘却冷酷的现实而回归梦之世界。当时,音乐片已臻巅峰,也许是因为音乐所特有的脱离现实的作用引起人们很大的共鸣的缘故。许多当时的音乐片的情节正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想法。进入40年代,二次大战的阴影笼罩在全世界人们的心头。电影界的反应也很敏感,无论是战争片、爱情片都渗透着悲观主义的情绪。《卡萨布兰卡》是表现二战中男女爱情的经典作品。“我们无论如何也战胜不了这个年代。”主人公里克所说的经典台词,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一定是深有同感。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战地钟声》、反映战争后遗症的《鸳梦重温》,战时男女爱情悲剧的《魂断蓝桥》及战后制作的《凯旋门》等这个时期的爱情电影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战争对于爱情的影响,以及用悲剧式的结局来撼动心灵。

50年代是从明星为中心的时代转变为以电影作家为中心的一段时期,希区柯克、约翰•福特、比利•怀德、霍华德•霍克斯的名号已经打响,这个时代也属于女明星——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成了不同时期“性感”的代名词。60年代,整个电影界的价值观都发生了转变,无视现实、曲解现实的倾向在好莱坞比在任何地方都更加根深蒂固。60年代末期,随着嗑药文化、性解放和越战带来的人心惶惶,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启。学生暴动、世界形势紧张、民权问题、女权主义和同性恋权益的张扬已经渗透到这一时期的电影之中。到了70年代,越战的阴影和“水门事件”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好莱坞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围绕着越战,有那么多讲不完的故事。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朋克风潮”开始颠覆传统价值观与社会观。而80年代的金融风暴也催生了很多金融电影,从这一时期,好莱坞的“翻拍”现象已经初露端倪。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影坛便彻底进入了各种主义大旗并举,好莱坞统领诸侯的春秋时代。虽然,动作与爱情仍是恒古的主题,浪漫喜剧依旧吃香,但是“拿来主义”和“狗尾续貂”(续集和系列电影)已经成为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家常便饭。

综上所述,每个时代的电影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历史的发展也是电影发展的基石。前人的电影对后人来说应该是教科书,而非小抄。电影诞生百年之后,我们应该庆幸能够看到《雨果》和《艺术家》这种电影人以凭吊方式拍摄的影片,让我们重新认识电影史、了解电影,这种精神在我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如何将技术与故事并重才会让电影不断进步,如果技术大于故事,那电影便会停滞不前。老电影对于新观众、新影人而言,不应被埋没,人们应当去重新发掘它的魅力,因为那是历史和梦开始的地方。

大奇特

本名亓冠奇,影评人、电影院工作者,重度影迷,酷爱老片以及经典好莱坞电影。译有肖恩·康纳利传记《暗香浮动》。

View Comments

  • 文章确实不错,试过了可以的http://www.zdkan.com/dy/index.html壬辰年(龙)七月廿五 2012-9-10

  • <a title="Hamam otu yağı" href="http://www.webhaberler.net/istenmeyen-tuyler-tarihe-karisacak/">Hamam Otu Yağı</a> ile sizlerde son derece kolay bir şekilde vücudunuzu sağlıklı hale getirebilirsiniz.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2 天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4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周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2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