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武林的情调 王家卫风格的转变和《一代宗师》的文化质感

前言:前一篇《追忆逝去的武林》是我在去年12月份对其的前瞻和电影背景的简介,后一篇《武林的情调》是首映式后对其文化意义的总结,不是纯影评,近乎策划专题稿,但很有参考价值,稿源《凤凰网》。

再也没有一个演员,能比曾跟王家卫合作过六次,时间跨度长达22年的梁朝伟更加懂得王家卫拍摄《一代宗师》的意义:“我在王家卫电影里面通常演的角色都是很阴暗、很忧郁、很沉郁,这次是很乐观的、很正面,我感觉这部是王家卫最正面的电影”。

梁朝伟的话一语直中《一代宗师》的核心:不同以往王家卫背负自我的小资情调,这正是一部有抱负,有使命感的电影。

使命感入手,王家卫更达观

首先我们要注意在《一代宗师》里王家卫创作风格的两处重大转变。

一是经历了《2046》和《蓝莓之夜》的低潮,王家卫的思路终于从无目的之漂泊感中找准了方向,即使还是有重复自我的感情抒怀之嫌,但这一次他带入了以往王家卫所不曾拥有的精神元素——使命感,正是拥有了使命感,王家卫能从民国历史和文化之重重迷雾中窥见那个时代武林的质感,能够还原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气节”,从以往的呓呓低语到这次的拨云见日,王家卫也从见证自我上升到了见识世界,惠及众生的境界。“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印证了王家卫终于突破自我。

 解释是观众与影像世界之间沟通的最有效之方式,以往的王家卫电影往往逃避解释,或对着树洞说悄悄话,或吃着凤梨罐头流泪,隔着大银幕,他电影的主人公们从来都选择在封闭的自我天地里和观众主动隔离,虽然王家卫的拥趸就是爱他这点,但也是主流观众诟病其电影难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代宗师》第一次主动打通了与观众之间这种疏离感,也第一次打破了他以往自洽的封闭文本,这是他风格的第二个重大转变。

在影片里,王家卫虽还是为自己的叶问、宫二、一线天等宗师们留下了许多不可言说的微妙情愫,保持着人物之间模糊暧昧的感情牵连,和王氏特色,依旧模糊的故事线,但更多的是第一次主动展现角色们一生的爱恨情仇,不再喃喃细语,而是有豪情,也带伤感地展现人物内心。观众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叶问成名、落魄的生活轨迹,及“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的武道传承精神;也可看到宫二先生在悲苦的晚年,主动向叶问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只是这一次,约束男女相互之间的不止是情,更关乎仪轨,背誓的后果看得比爱情更重,正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王家卫从所未有地需要观众清晰得悉这些细节,洞察那个时代。

即使背负了巨大的票房压力,王家卫依旧坚持着自我风格的演绎。这一次,他不再坚持《东邪西毒》里那种飘逸夸张的武侠风格,而是请来了八爷袁和平,打造硬桥硬马的实战风格,凸显自己的武学理念,片中两场雨中大战虽然惊心动魄,让观众目眩神迷,但真正的压轴好戏却是宫二以命搏命,为父复仇之战,打出了自《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竹林大战李慕白后又一经典女子武战场景。

《一代宗师》硬朗、睿智的风格树立证明:在中国古装武侠片依旧跟风《卧虎藏龙》和《英雄》之时,时装功夫片以叶伟信版《叶问》为首,消费民族和社会情绪之际,王家卫却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依旧走在时代之最前列,开创了功夫片又一新的方向,引领着观者的思考,传递着前所未有的积极能量,并用自己独有的风格完成了对传统文化致敬的夙愿。

时代的挽歌 文化的反哺

 王家卫其实从来都是个文化人,所以他始终做的还是文化事、文艺片。

 在《一代宗师》里,有着形意、八卦、八级、咏春、心意六合、通背等不同门派的武术大家,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宗师之路,只有叶问一个人能够坚持走完,叶问一生经历了清朝光绪、宣统、北伐、民国、抗日、内战,最后到了香港,培育了李小龙为首的一大批武术栋梁之才,保存了传统文化之一脉,让咏春拳在全世界发扬光大。“这是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很多大时代,成就了这个人。”王家卫欣赏叶问之余,更寄托了自己对民国武林的逝去,凋零宗师们的追慕之情,《一代宗师》实则是他写给那个时代的挽歌,所以电影里才有那么多精心雕琢,不耐其烦的拳术演练,这正是被今人所忽视的文化精髓,王家卫用自己独有的镜头语言展现了这些武术之美,提醒着观众:不同于那些飞檐走壁的幻想,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但不同于编剧徐皓峰对武林黄金时期逝去,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悲观情绪,王家卫在追慕之余,还留下了自己的积极思辨:“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武林的逝去是有原因的:有中西文化碰撞后对自身文化的自我阉割,有今人对于传统不识好坏俱都抛弃,视如草芥的心理,也有重视精神胜于物质的那个时代之不可挽回。也许传统已经找不回来了,即使找不回来,但“在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就是我的幸运。”辉煌过,能给后世留下永远的念想,就是一种胜利,王家卫从未如此达观过。

电影中,叶问选择的是“眼前路”,宫二选择的是“身后身”,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放弃了就不可能成为宗师,坚持着就有望冲上绝顶。自王家卫1996年就想拍摄叶问的宗师之路起,到他孜孜不倦遍访中国大江南北后,王家卫从叶问“这棵树”想到了宗师丛立的那个时代,人情、恩怨、典故,气度统统都想揽入其中,这无意中完成了一个功德无量的功绩——从南到北,从香港、台北到内地,完成了一个传统文化的反哺,相信电影上映后,观众能对中国的武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更增添对民国文化的思慕之情,这正是《一代宗师》策划之初未曾想过的意外之喜。

王家卫在电影路上的辛勤跋涉实已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代宗师》,正是其分界点,现在我们唯一希冀的,就是它票房大卖。

 

 

兰波

影评人,曾供职媒体,任电视台编导和凤凰视频VIP频道主编,目前是电影从业者,常年给凤凰、搜狐、新浪等媒体撰稿,曾用笔名:其实偶是导演。

View Comments

  • 看惯打西洋打尊严大对决的人,不能喝慢酒。甄子丹和王家卫之间,是见己和见天地的差别。王家卫是极好的导演。《一代宗师》里的水做的如酒。功夫打的是风生水起,有横有竖。很难想象一部不是以故事支撑的电影是什么样子的。《东邪西毒》告诉我们了。《一代宗师》只是放低一个架子。

  • “不同以往王家卫背负自我的小资情调,这正是一部有抱负,有使命感的电影。”

  • “片尾叶问抽起烟,他坐在角落里,在绚烂的光影里吞云吐雾——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王家卫式的唯美镜头,其实不是。因为叶问从前并不抽烟。” 《一代宗师》影评文字。 豆瓣文链接:http://t.cn/zjB73SU

    • 恰恰这个镜头拍矫情到极点,矫揉造作极尽铺陈之能事。电影中这种镜头多如牛毛,让人看了更多的腻烦,毫无养分的表现所谓的大师的“大师气场与细节” 且不说上映版本的剪辑问题,单从这些矫情的镜头还有所谓“奢华”的细节来说,依然是王家卫披着宗师外衣描绘的在大时代背景的那种无力感的腐烂小资情调。 宗师的真正的风骨荡然无存,多的只是那些刻意的服装造型,时不时的伪善装逼的微笑。开场两边风月场所的必有性情中人的交待很是期待,但是看到最后也没看出来所谓的性情是什么。可圈可点是片中民国的窑姐儿神韵很是到位。

  • 回楼上:恰恰这个镜头拍矫情到极点,矫揉造作极尽铺陈之能事。电影中这种镜头多如牛毛,让人看了更多的腻烦,毫无养分的表现所谓的大师的“大师气场与细节” 且不说上映版本的剪辑问题,单从这些矫情的镜头还有所谓“奢华”的细节来说,依然是王家卫披着宗师外衣描绘的在大时代背景的那种无力感的腐烂小资情调。 宗师的真正的风骨荡然无存,多的只是那些刻意的服装造型,时不时的伪善装逼的微笑。开场两边风月场所的必有性情中人的交待很是期待,但是看到最后也没看出来所谓的性情是什么。可圈可点是片中民国的窑姐儿神韵很是到位。

  • 新年马上到了,提前祝新年快乐,博客越办越好!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ohkkzohkkz

  • 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果然不是影评,是一篇适合发表在评论类平媒的文章

Recent Posts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5 天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7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