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届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刚落幕不久,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BJIFF)即将要开幕,紧接着又是五月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六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对于如何办好一个“国际电影节”,坊间各有各的说法,同时也是有关部门的老大难问题。

借此机会,迷影网召集了八名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朋友,共同回答五个问题。他们这次的身份各不相同,有记者、影迷、学者、影评人甚至是普通观众……

btr(上海)、howie(广州)、magasa(南京)、rounder(上海)、4cats(上海)、木卫二(北京)、小韩(上海)、云中(广州)

1、迷影网:本届HKIFF,看到了什么好电影?比较差的呢?
btr:最喜欢的有《闭幕》、《唐皇游地府》、《听说桐岛要退部》、《东京家族》、《惠媛》和《天堂》三部曲(注:尤里西·塞德尔的《天堂:爱》、《天堂:信仰》、《天堂:希望》)。不喜欢《翡罗弥诺浮彼亚》。

howie:好电影《东京家族》,差电影不说了吧。

magasa:《天堂》三部曲都不错,还有雷加达斯的《光之后》。看过的片子没有很差的,顶多就是一般吧。

rounder:好的:沙漠枭雄(10分)、火山边缘之恋(8.5分)、打字梦女神(8分)、催眠潜凶(8分);较差的:精武门(6分)、婚约指环(6.5分)

4cats:奥地利导演Ulrich Seidl的《天堂》三部曲,山田洋次的《东京家族》,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修复版。差的基本心里有底,所以都没去看了,有几部比如《一个复杂故事》、《记忆望着我》都算各有问题,要看评判标准是什么了。

木卫二:外片有山田洋次的《东京家族》和大卫·里恩《阿拉伯的劳伦斯》,华语电影有李珞的《唐皇游地府》和郝杰的《美姐》。简单来说,要么有感动,要么有实打实的震撼,或者就是超乎想象的新鲜。《春梦》有一半是好的,一半是我比较怀疑的。其他几部华语片,暂且保留意见。

小韩:好片看了不少,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天堂之门》等修复片。因为挑选的片子大部分是经典修复片和名导新作,所以没有看到什么让我失望的作品。

云中:好的有《东京家族》、《极恶非道2》。差的根本不会买票去看。

 

2、迷影网:第几次来HKIFF,有什么印象,或者新的印象?

btr:第五次来HKIFF,感觉这届选片不错,但电影院还是那么那么冷。

howie:第十次,新印象是今年内地片比往年多很多。

magasa:第一次来,感觉还不错。组织得很好,流程很清晰,节目告示、场地指示等环节都非常清楚。

rounder:第四次,观众的热情没有以前高了

4cats:数不清了,07年读书时就开始看了,做记者是第三次吧。印象是媒体中心的茶水角越来越简陋了,可见电影节的艰难……

木卫二:2009年开始,今年是第五次了。没看电影之前心事重重,看完一部好电影立马又精神抖擞。如果只想看电影享受电影,来HKIFF是一个绝佳选择。

小韩:应该是第四次去HKIFF,其中一次是香港夏日国际电影节。新的印象是“三多”吧,媒体中心的记者和内地的电影人比以往多了,打中文字幕的电影也一年比一年多。

云中:第三次吧,印象差不多。就是片子还行,观众素质较高,银幕太小(多数情况下)。

3、迷影网:能不能说说看,最喜欢哪个电影院/戏院?

btr:喜欢Grand Cinema(虽然交通不便)。

howie:不能。

magasa:旺角UA朗豪坊,尖沙咀文化中心,圆方(Grand Cinema)也可以。

rounder:最喜欢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场子和银幕够大,数字放映效果非常好

4cats:文化中心,大银幕。离媒体中心近。方便。看的爽。有回忆。

木卫二:不算电影院的电影院——文化中心,每次灯光暗下,都会觉得看电影本身突然有了庄严的神圣感。

小韩:最喜欢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云中:文化中心和科学馆演讲厅还够大。说电影院整体效果的当然是Grand Cinema,尤其是大厅。

 

4、迷影网:你觉得跟HKIFF相比,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差距在哪?或者说,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btr: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差距主要在(1)选片过于商业化;(2)观影环境差(玩手机、吵架、聊天、迟到、免费票的);(3)中文字幕的干扰(过亮、不同步、翻译质量差)。

howie:北京国际电影节没去过,不了解;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选片、票务、放映环节,都有可以改进之处吧。

magasa:香港的强项在于选片,范围广、视野开阔。以老片为例,上海北京的选片过于大众化。大家其实都看过了,顶多也就是看看大银幕,但香港的选片会让你眼前一亮,惊觉以前从没看过。反正在视野上,香港是肯定要超过上海和北京的。另外,电影节也组织比较有条理,工作人员比较有专业精神。

rounder:售票的便捷性有待提高,最好能再提前一些售票,电影票最好不对号入座,放映时先到先坐

4cats:天与地的差距。具体内容罄竹难书!!!!

木卫二:体制决定一切,差距或有几十年之远。大的就是选片、活动流程安排以及工作人员素质,小的就是排片、电影院指示以及堪忧的观众素质。不过像去年上海的日本电影,个人就觉得选得很不错。

小韩:不够专业。暂且不去理会体制方面的问题,单就program的策划能力、选片质量就存在很多问题——一句话两句话很难说清。

云中:千言万语就是两个词:
一选片。我能忍受屏幕小环境差服务差,只要片子好就行。希望多点非商业院线的外国优秀新片。
二放片。别放错版本、比例、音轨。这对一个电影节来说本不该成为问题……至于观众的观影素质,那也不是电影节可以解决的。

5、迷影网:以后还会考虑过来吗?为什么
btr:HKIFF一直会去。

howie:当然会再去HKIFF,对我而言,它仍然是目前能最高效地了解内地较独立电影水平的场所。其实我主要就是去看王庆锵选的内地片,他基本上把能看的都挑出来了,如果有一天去香港再看不到常规渠道不太能看到的、有一定质量保证的内地电影,我可能就不去了。

magasa:以后不好说,反正这一次的体验是挺好的,到时候看具体的选片再决定吧。

rounder:会,因为有些片子上海和北京电影节不会放

4cats:当然,去香港成本起码比去欧洲低啊

木卫二:目前不清楚,但希望是比较轻松的心情过来,更有计划安排一些。

小韩:还是会考虑去HKIFF的。虽然越来越多的香港影展片会在国内两个电影节上放映,但是香港观影环境比较好,至少很少有人在电影院里打电话、手机拍照、说话和吃东西。电影节期间,还能观看一些国内不会放映的院线片和百老汇电影院的文艺片,香港电影资料馆的经典片,何乐不为呢。

云中:有好片就过来。如果心水片子排期能集中在几天,一口气看完最佳。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