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小时代》:PS过度的梦幻写真集

《小时代 1》剧照

其实《小时代》很简单,它就是一本豪华写真集:里面有娇俏的杨幂、女王范儿的郭采洁、温柔娴静的郭碧婷;还有一众男星捧场,从柯震东到凤小岳再到陈学冬,或痞或冷或嫩,品相优异,种类繁多。整部电影在展现他们的美貌上不惜血本,无论灯光还是镜头都极尽奢侈,以至于所有画面都有一种PS过度的梦幻感。你当然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场绵绵无绝期的服装秀,如果说《花样年华》张曼玉20多套旗袍已让你吃惊的话,那么这部电影肯定会让你现场晕厥。虽然里面的人物只有顾里是富二代,但里面所有人的穿着,却个个似乎都有着媲美郭美美的身家。

屏蔽现实捏造梦幻景象

整部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成功屏蔽了现实。郭敬明虽然拍了上海,但在他的镜头下,上海完全成了一个任他打扮的塑胶模特。他的上海有闪着微光的摩天大楼,有戴着美瞳的美男,有穿着上十万身价奢侈衣服且从不上课的美貌女大学生,有似乎哈尔滨才能见到的鹅毛大雪,却没有每天挤在地铁里那些苦逼的上班族,没有那些如蛛网般密集的弄堂,没有一个现实中人的正常困惑与苦恼,我们天天在微博上吐槽的现实在这里见不到一丁点痕迹。

《小时代》不是现实主义,这是个瞎子都能看出来。它不试图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相,也不试图向我们宣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态度。它的实质就是一打密集的感叹号,是对物欲的豪华赞美,是对那些我们通过时尚杂志网络八卦道听途说的美好生活的意淫,里面夹带一些少女们才有的白日梦般的呓想哀伤。

从故事层面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它是最近“富二代”(《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中把“假装有故事”做得最好的:《富春山居图》是变着法的跟逻辑做对,尽显其煤老板般的天马行空绝不靠谱的奢华风格;《不二神探》则散发着屌丝般的泼皮劲,端着一种我是二货我怕谁的低端范儿,让你觉得不好意思跟他谈故事谈结构;而《小时代》起码是真有故事的,虽然它的故事就像衣服架儿,为的是串起那些奢华,还有那些郭敬明觉得心旌神摇的警句。

郭导商人本色毕露:“算计”到家

在这些故事上,郭导显示了他商人特有的节俭。他绝对不会抽丝剥茧地描摹那些所谓爱情、友情与成长,他深谙一个流行商品的操作路数,细腻与深刻是流行文化的大敌,因为它们极有可能触碰到真实而引发真的疼痛,流行所要的只是一个有格调有范儿的名义,有理由让他们聚众狂欢。

他用了更多的心力在那些笑料、衣服、以及那些奢华的环境上,片中数次出现的美男祼体充分暴露了郭导的英明,他不厌其烦离题万里的去表现那些鲜嫩的肉体,是因为他明白,这对于那些女性观众来说,这才是真正紧俏的硬通货。

当然,你也不能说这部电影里面只有郭敬明式的商业算计,它还是有他的作者性的。就像影片开头郭敬明要将他的原著、编剧、导演身份写作“原著:郭敬明 编剧:郭敬明 导演:郭敬明”让它占满银幕一样,他在这部电影里充分表达出了自已的趣味:我们能从宫洺身上看到他的影子,那是他的理想:如同国王一样夸张的媒体王国负责人,比郭敬明自己拥有的汤臣一品更贵更大的卢湾区单门独栋的玻璃大房子。我们也能从专栏作家周祟光身上看到他的影子,那是他另一个理想分身:更高的身材,更俊朗的外貌,能够无限期拖稿而仍然备受宠爱,孤僻而奢侈地生活着,偶尔卖萌就能秒杀全场。

唯一郭敬明做得过份的是,有那么几刻他想把一场春梦拔高到生命体悟的高度,这时电影就有了一种严重的违和感。因为生命体悟是要反思的,而反思会从骨子里瓦解这部电影。当郭老师突然将小情小趣的做作悲喜提升到人生的孤独、这个庞大社会里单个生命体的无助时,他电影就显出一种无可救药的头重脚轻来,这就像打完手枪然后悲壮地创作《离骚》一样可笑。

剧情设定单薄,如同av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部电影与AV 没什么本质区别。AV同样需要剧情,没有剧情的AV只是活塞运动,而有剧情设定的AV就像设定了目标的巡航导弹,它精确地炸毁社会伦理规范与欲望之间的高墙,然后让你体会到一种离经叛道的自由感;但无论这部电影还是AV,剧情只是催情剂,是将身体欲望与现实联接的隐秘通道。AV的剧情有一个严格限定,也就是它只是提供情境,如果你真敢去认真讲一个故事,淫民的板砖将不会留情。

至于这部电影有没有像有些朋友说的危害性呢?我的观点是没那么严重。

拜金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它只是对以往贫穷记忆的过度补偿,它所能提供的快感远比我们想像的时间更短。为什么很多的革命都是由一些富家浪荡子来主导?因为富裕很快就会提供一个副产品,这个产品叫虚无,虚无将会使人自主地去寻找答案。

比拜金更可怕的其实是虚伪。当拜金主义被隐藏在道德的名义之下,当利益被宏大叙事所包裹,当我们欲望强烈却又要用一种冠冕堂皇的方式来述说时,这时才真正可怕,它才是真正侵害人心药效更持久的毒素。

或许我们可以对未来乐观一点,因为上帝是无法保佑吃饱了饭的人们的,当物质富足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将不可避免的面对自我。这时,中国人这个一直被生存苦难追击、没有自我意识的群体,也许会真正迎来对人本意义上的反思。

虚无是痛苦的,却是文艺的富矿。

梅雪风

媒体人,曾经担任《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电影世界》主编、《大众电影》副主编。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