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Interviews | 访谈

金容华:如果没有人去做高难度的商业电影,亚洲电影是没有未来的

Yong-hwa Kim

采访金容华导演时,时间是7月13日下午2点半,他正坐在亮马桥附近的金茂威斯汀酒店三楼金厅里匆匆地扒着一份快餐,连续两波的专访刚结束,而我将是第三位。华谊负责宣发的工作人员有些歉意地告诉我,我的采访只能随着导演在车上进行了,他马上要赶去海淀区远大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星美影城参加一个由北京从事3D电影和角色动画制作人员组成的“极客”团观影活动,和这些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接受中国后期技术业界对他新近执导《大明猩》的“质量检验。”

金导扒完几口快餐后,满怀歉意地过来向我问好,不断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说:“辛苦,辛苦。”倒使我觉得有点过意不去,看样子他因近几天都马不停蹄地在北京各影院和活动中心接受采访和进行宣传,神色里有股倦意。他面相清癯,步履轻捷,看上去更像个大学讲师,而不是导演,一件黄色的T桖外套了件深色轻薄的休闲西装,双腿细瘦,下着一双深蓝色的板鞋,一条有几处窟窿的牛仔裤,方显出点艺术家的气质。

金容华,韩国近年来崛起最快的几位青年导演之一,1971年生人,韩国中央大学电影科电影导演专业出身,曾组建了一支地下摇滚乐团并担任主唱,毕业后靠做广告导演和短片真正积累了制作电影的经验,于2003年推出了处女作长片《噢!兄弟》,该片已经初步呈现了他的电影风格:励志成分和喜剧元素的巧妙结合。2006年改编日本畅销漫画《美女也伤心》,推出了中国影迷耳熟目详的《丑女大翻身》,片中穿插了大量演唱会歌舞元素,颇为新鲜。2009年金容华拍摄了体育励志片《国家代表》,这是他真正声名鹊起的一部电影,韩国观影总人次当年仅次于《海云台》,突破了800万人次,并让他囊括了韩国三大电影奖项最佳导演奖。

金容华导演一直钟情喜剧题材,且喜欢略带无厘头的反差喜剧表演方式去表现草根人物的悲欢离合,这方面有点类同于上世纪8、90年代香港喜剧电影黄金年代时期的模式,但金容华更擅长在悲喜情绪之间自由转换,不管借用什么题材,都能回归到以家庭为中心的主流价值观表达上,不走下三滥的“屎屁尿”和限制级“黄赌毒”的路线,老少咸宜,披上合家欢的温情面纱这层,又让他类同好莱坞喜剧电影的表达模式。比如,这次在《大明猩》里提出的主题,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个特质,“棒球是从家出发再回到家里的运动”,棒球或者其他运动模式都不是最主要的,它和家的关系才是重点。金容华的电影还有一个自身优点:就是片中音乐和歌舞元素的运用是韩国导演里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主题曲,朗朗上口,《丑女大翻身》时的《Maria》,《国家代表》里有首《Butterfly》,至于《大明猩》,肯定也不可或缺,那就是由金泰妍演唱的《再见》,这俱得益于金容华自己组建乐队,玩音乐而得来的经验。

采访在北京东三环至西四环的往返路上分两波完成,可能是共同呆在车上这个密封空间里的缘故,据随行翻译后来说,金导要比平常敞开心胸一些,真正打开了“话匣子”,计划1小时完成的专访,最终演变成了2个半小时的真诚交流,且让我有机会在近距离观察到他和同业人员交流的思想和观点。

抵达星美影城,《大明猩》专场放映正处于尾声,金导不声不响地站在影厅门口四处顾盼,看到上座率有九成的观众,加上期待着观众的反应,他略为有些紧张,片尾韩语主题曲响起时,金导情不自禁地轻声随着哼唱,这时,如潮的掌声响起,放映机灯光映在他的侧脸上,我看到金容华导演微微咧开了嘴,带有几丝自得地笑了。

片尾字幕完毕,影厅打开了灯光,金容华箭步上场,用还不太流利的中文半鞠躬向大家问好,观众们都欢呼起来,这是中国从事3D技术和角色动画领域工作的技术精英们,有
些从事电影制作,有些从事游戏制作,还有几位是专门研究3D成像技术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发言提问中一致表达了对《大明猩》3D效果和角色动画技术的赞赏,并追问了大量专业技术问题,金容华都一一认真作答,此时,高潮掀起,居然有名从事电影后期工作的金导粉丝能够全程操着韩语和金导沟通,全场都轰动起来,当这位影迷问及如何协调和平衡电影的技术性和故事性时,金导回答道:“技术是为情感服务的,本质上来说,我做的都是情感的电影,只有采用新技术能更好地为影片情感服务时,我才会考虑结合这种技术去塑造角色和传递情感。”

返程路上,金导明显比来时放松踏实许多,我趁机追问了几个未列在采访提纲上的“八卦”问题,他依旧聚精会神地率直作答,期间还不时地轻笑,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采访快结束时,车上翻译接到尚在酒店等候的工作人员电话,问导演晚餐想吃什么,金容华本想吃日本料理,翻译提醒晚上还有活动,要赶时间,金导只得大手一挥:“就吃石锅拌饭”。

【工业篇】

金语摘录:我认为韩国在3D拍摄技术和角色动画塑造方面,无论是在适用策略,还是在技术成熟度上,都已迈入了世界一流境地,已经追赶上好莱坞的步伐。

《大明猩》为何一定要采用3D拍摄手段而不采用寻常拍摄手段,您能说说创作初衷么?

金:自《阿凡达》点燃了全球电影观众对3D电影的热情后,我认为并没有技术上呈现更好的电影作品出现,尤其是在亚洲,拥有过硬品质的3D电影更属凤毛麟角,这激发了我想拍摄一部优秀3D电影的斗志。另外,如果用3D手法拍摄这个大猩猩,会比普通拍摄手段来得更加写实,更加栩栩如生,为了更好塑造这个虚拟角色,我下决心用3D技术拍摄《大明猩》。

韩国3D拍摄和CGI塑造角色的工业实力能否可以说凭借《大明猩》进入了世界电影工业的一流行列?您觉得和好莱坞还有差距么?若有,差距在哪里?

金:我们为《大明猩》而特别成立了一个特效工作室Dexter Digtal,从创立之初的10余人到目前拥有近200人的团队,这支技术团队我自认为技术实力非常优秀。举例来说,《大明猩》前期有专门的研发团队,可以自行开发片中所需的CG(计算机动画)技术,尤其是片中制作大猩猩所用到的骨骼绑定及蒙皮插件还有毛发插件,都是我们在好莱坞开发的角色动画软件基础上,做的二次开发。另外,从技术研发到完成电影拍摄制作,几乎花费了我们包括现场拍摄工作人员在内的300人的制作团队4年时间。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只用了《少年派》十分之一的预算做出了1000个特效镜头, 这些镜头都达到了好莱坞工业水准。目前从观众对《大明猩》的反馈来说,毫无疑问,我们在这些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您觉得《大明猩》和好莱坞出品的特效大片还有差距么?若有,差距在哪里?

金:我想从另外一个侧面来回答你的问题,在中国市场上,即将紧接《大明猩》放映的一部好莱坞大片叫做《环太平洋》,但他们只敢用3D转制技术完成电影的最后3D成像制作,他们没有跟我一样,实打实地用3D拍摄技术完成那部电影,而且好莱坞大部分3D电影都采用了这个制作策略。所以,我认为韩国在3D拍摄技术和角色动画塑造方面,无论是在适用策略,还是在技术成熟度上,都已迈入了世界一流境地,已经追赶上好莱坞的步伐。

为何中韩商业电影和市场几乎同时起步,但目前现在达到的工业水准相差这么大?根本原因您认为是什么造成的?

金:在中国,也有很多电影已在采用动态角色捕捉技术和3D拍摄技术,我并不认为中国电影在这个领域是相当落后的,相反,我觉得中国电影已经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那么接下来对新兴电影拍摄技法的掌握也会迎头赶上。目前中国这个阶段只是技术和市场发轫之初,并不代表以后中国电影的工业实力会逊于韩国。韩国目前能领先一步是由于我们更早重视这些高新技术对于电影制作的影响,加上很拼命的工作和学习,但即使韩国,这些技术人才也相当匮乏,我期望通过拍摄《大明猩》,通过中韩合拍的形式,培养更多人才,这样才能带动两国电影市场向高技术高标准的良性方向发展,共同提高两国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准。

【制作篇】

金语摘录:从筹拍《大明猩》到推向市场这相当长的时期里,我无时无刻不处在选择、纠结和煎熬之中。但有一点,我从来没有觉得这片进行不下去,无论如何,我都在咬牙坚持,直至它的面世,我坚信,如果没有人去做这样高难度的商业电影,亚洲电影是没有未来的。

《大明猩》的拍摄过程是长达4年的巨大系统工程,从前期到后期合成,您有否感到能困难巨大以致于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能否回忆下这些瞬间?您觉得这个过程对您的导演水平有提高么?

金:我们不比好莱坞那些花费上亿美元的商业巨制,他们不缺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但《大明猩》的资金相当有段时期捉襟见肘,尤其是在前期筹备和研发阶段。因此,当我下决心写《大明猩》剧本并准备将它拍出来的时候,我就要和各种未知的障碍做斗争,尤其是我将要用比好莱坞同等制作少很多的低成本低预算去做出跟它们媲美的A级工业水准,同时要协调资金、剧本、拍摄、市场各方面的难题。因此,对我来说,从筹拍到作品推向市场这相当长的时期里,我无时无刻不处在选择、纠结和煎熬之中,所以并没有特别觉得困难巨大的特定时期。但有一点,我从来没有觉得这片进行不下去,无论如何,我都在咬牙坚持,直至它的面世,我坚信,如果没有人去做这样高难度的商业电影,亚洲电影是没有未来的。

通过《大明猩》,我证明了自己有足够掌控特效为主商业电影的能力,加上本片是一部没有国籍之分,面向国际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的电影,证明了韩国也能拍摄出各国观众都能够体会到感动、开心、趣味的电影,这是我导演生涯的一次飞跃。

看到剧本改编也署了您的大名,能说说从漫画到剧本的改编过程么?

金:本片所立足改编的漫画叫《第七球队》,这部漫画在韩国很有名,是我们国家很有才华的一个漫画家徐英万所原创的。但我在开始着手改编《大明猩》剧本时,觉得漫画太长,重心也太过于放在棒球比赛的过程了,这都是改编成电影的不利因素,权衡之下,我决定仅仅采用漫画最好的精髓——设定方面,就是把大猩猩打棒球这个点子放到了电影中,其它的内容和情节,都是我带着我的编剧团队重新编写的,这个过程非常有趣,我们在脑子里不断想象大猩猩在电影中的各种形态和情感,同时要把这个画面感准确地传递给技术团队做猩猩的行为模拟。同时,剧本写作也花费了我们太多的心力,它跟普通剧本不一样的是,普通剧本只需要在案头一气完成即可,拍摄时可能只做局部修改,但我们这个剧本,每写十页左右,就得和前后期人员开会沟通,还需要负责原画和概念设计的工作人员把场景、情节和大猩猩动作都画出来,然后不断修改,直至达到比较精准合理的程度,再添加上台词,看演员和大猩猩的情感交流是否到位,才能进行下十页的剧本撰写,最痛苦的是,实际拍摄时可能还得不断修改。所以这个过程既有趣又煎熬。

动态角色捕捉技术上有借鉴过哪些影片?借鉴过程中有哪些心得和技术运用到了《大明猩》上?

金:立项刚开始时,《金刚》是我们一直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但在我们即将拍摄的时候,《猩球崛起》也问世了,我们也仔细研究过这部电影,拆解过它所有的技术点,后期成了我们在动态角色捕捉技术上借鉴得最多的电影,当然还有其他虚拟动物类电影也有借鉴,比如《精灵鼠小弟》、《豚鼠特工队》等;而3D电影的借鉴,则主要是《阿凡达》,因为我们当时准备拍摄《大明猩》时,市面上只有《阿凡达》是3D电影成功的范例,到了拍摄快结束时,我们才看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们做得不错,就是太耗钱了(笑)。

我们虽借鉴了不少电影,但和这些电影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技术团队在传统动态角色捕捉技术基础上有更多技术研发上的延展,比如大猩猩的动作设计上,除了采用动态捕捉技术收集替身演员的动作数据,但因猩猩和人的表情及动作是相当不一样的,我们只能在替身演员示范采集后的初步数据上进一步开发软件进行手工调校和制作,尤其是大猩猩生理上与人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关节和骨骼上,我们更进一步加工突出了这些区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电影里关于大猩猩角色动画镜头的每一帧我们都手工调整过。还有处理毛发系统方面,我们研制出一种插件,跟好莱坞同类技术相比,它可以智能定义毛发对外界动作的反应(比如被风吹和被抚摸),渲染精度一样但可大大缩减渲染时间,这种技术还可以适用于草地等场景的CG(计算机动画)模拟,我希望以后能够将它打造得更好,以用于以后韩国和中国电影的拍摄。

大部分华语电影都在后期做3D转制,为何您不取巧一点,偏偏要费时费工用前期3D手法拍摄并制作,能说说这种制作态度和举措的优劣么?

金:我选择这样你们所谓“费时费工,吃力不讨好”的制作手法,实际上是为了观众着想,这样拍出电影的3D效果肯定会比后期3D转制好上太多,相较时间和资金上节省的权衡,我宁愿为观众呈现更好更精致的声画效果,让观众享受3D电影,这是我对自己的专业态度要求。3D后期转制做出来的电影绝大部分质量堪忧,但票价又偏高,长久这样下去,会让观众丧失对3D电影的热情,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表演篇】

金语摘录:徐娇是感情比较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孩子,我在现场指导她表演时,只需用“挤海绵”的方式把她本身禀赋里已有的东西挤出来即可,在她这个年龄阶段,我认为她表演没有缺点。

您对徐娇的表演满不满意?优缺点何在?她的韩文水平如何,为何一定要求她用韩文念对白?

金:在韩国,这个项目立项时,绝大部分观众对徐娇并没有任何认知且不怀任何期待,但在电影拍摄毕后,我们为韩国媒体界和观众所做的点映场次来看,包括很多专业人士在内,他们都很喜欢徐娇扮演的这个角色,相信随着电影大规模上映后,她的人气会在韩国更加水涨船高。另外做为一个演员,在开拍前所需的多种多样的情绪酝酿是非常重要的,开心也好,流泪也好,各种情绪都需要及时酝酿并在拍摄中展现出来,我认为徐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徐娇本身就是感情比较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孩子,我在现场指导她表演时,只需用“挤海绵”的方式把她本身禀赋里已有的东西挤出来即可,在她这个年龄阶段,我认为她表演没有缺点。

徐娇的韩文到了拍摄阶段,已经训练得很好了,我很满意。她要用韩文念绝大部分对白是因剧情需要:她从四川流落到了中国延边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并辗转来到韩国参加棒球职业联赛,不可想象她在周边人都说韩文的情况下还用母语对话;另一方面是从塑造角色方面去思量的,我为徐娇写的大量台词都是用韩国女孩子口吻撰写的,这些话用韩语表达出来非常可爱,更契合徐娇的年龄,也让观众具更多认同感。但我认为,到了非常触动一个人的时候,他肯定会下意识地用母语去表达他的感受,所以这部分情节,我让徐娇还是用汉语表达,这样更具真实感。

成东日已成为您的御用演员,能否点评下他在《大明猩》里的表现,相较《国家代表》,他有进步么?

金:成先生这次的杰出表演甚至都超出我意料,韩国媒体在看完《大明猩》的评价说:又一个堪比宋康昊、金允石的大叔实力派演员出现了。他在拍摄中,和我对徐娇的要求一样,采用了一种反向的情绪表演方法,比如说,在开心的时候反而是一种很沉着的样子,但在悲伤或痛苦时,却有微笑甚至夸张的笑,这是为了突出片中的喜剧气氛而故意采用的一种表演模式,成先生不仅完成了我这个期许,而且更加自由发挥,比他以前参与用常态表演的大部分影视都提高很多,我很满意。

和小田切让的首次合作有什么感想?能否评价下他的表演?

金:小田切让是日本乃至亚洲都非常有名的男演员,但他在拍摄时,对片中这么一个小角色依然充满热情,期望将人物性格塑造得更丰满一些,这种敬业精神实在让我吃惊,非常感谢他能参与演出。他是一个在表演上相当富个性的演员,塑造人物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对片中他所扮演的这个角色,他力求让其在银幕上看上去更加古灵精怪,所以包括冬菇头和吹喇叭这些怪招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他对自身帅哥型男形象的一个突破和冒险,但他成功了!许多观众都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市场篇】

金语摘录:华谊负责《大明猩》在大中华圈的发行,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发行,剩下其他国家都是Showbox公司负责发行,利润则等全球票房一起审计后,按照投资比例分成。华谊所占投资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

华谊的资金占《大明猩》全部投资的多少?是通过何种渠道促成这次合作的呢?

金:华谊所投的资金是500万美元,大概占《大明猩》全部投资的25%。大概是4,5年前吧,我拍完《国家代表》不久,冯导邀请我和姜帝圭导演(《太极旗飘扬》导演)来中国参加一次论坛,并顺便拜访了华谊的王中军、王中磊两位先生,然后两位和冯导都看过我的电影《丑女大翻身》,说我的电影励志感人,所以期望邀请我到中国拍片或者合作,刚好我手边的《大明猩》正在立项,我就允诺等剧本完全成熟后发给他们后再做决定。2011年,这个项目已经筹得大部分资金且剧本已经敲定,我遵从我的承诺,让华谊审核了这一项目进行合拍的可能性,华谊非常喜欢这个创意和剧本,也遵守了他们的承诺,达成了这次合作。

可以简单说说其《大明猩》中韩各自负责的具体发行渠道和利润分成方面的相关事宜么?

金:华谊负责《大明猩》在大中华圈地区的发行,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发行,剩下的其他国家都是Showbox公司负责发行。利润则等全球票房一起审计后,按照投资比例分成。

包括大中华圈的收入也是汇集到这个里面然后再分成嘛?

金:是的(相当肯定的态度),不管哪个国家地区的票房收入等汇聚一起后,审计完成再分成。

怎样看待中国市场?以后还期望再度和中资合作,进军中国市场么?

金:全世界现在都知道中国市场潜力是无穷的,华谊也给我看了中国院线建设和银幕数量相关的一些数据,我很吃惊。有些人说中国十年后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票仓,我到中国亲身感受后,觉得此言不虚,我甚至觉得用不上十年,中国的市场就可飞速壮大到可以正面PK好莱坞。另外,我在跟华谊合作过程中,十分愉快,觉得华谊是个守信又有远大目标的公司,所以我很想把这段情谊延续下去,一起为提高亚洲电影的质量和票房努力。至于其他的中资公司,当然也可以合作,这要视项目而定,这不是我一个人现在能决定的,用你们中国话说,叫做“一切随缘”。

那么到时若有文化不同,环境不同带来的制约因素呢?比如说,比这次《大明猩》的合作更进一步,由中方出全资及全部演员,提供拍摄场地,只需你带着自己的幕后制作团队到中国来拍片,你会接受这样方式的合作么?

金:这样的合作方式并不是我所顾忌的,我也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而自缚手脚。我主要是看合作的电影题材是不是我能够驾驭的,整部电影的控制是不是由我把控,以及它的受众市场能不能够带来利润,票房预期有无信心,我都要有个清晰的判断,然后才谈得上合作,以何种方式合作。制作环境不同带来的制约并不会影响全局,我在韩国拍片也有经常有冲突摩擦,甚至意见不合到了吵架的地步,这方面的事,我经历得已经足够多,相信到时只要双方好好协商,就会解决。文化不同带来的制约确实有,但已有很多外国导演到中国来拍过片,甚至西方的导演都曾来过,既然他们能行,我觉得我也可以试试。最关键是,我的电影一直坚持国际视野,坚持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诉求的表达,我会在将来的电影道路上依旧延续我这套方法,这样的话,文化上的冲突会减少到最低,所以,我不畏惧这样的挑战。

涉及到棒球题材,中国主流观众其实并不熟悉这个体育项目的规则,那么您对于《大明猩》在内地市场的盈利展望如何?

金:我觉得这是一个误读,这个电影实质上不是以棒球为主的运动题材电影,它主要是说大猩猩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人和动物如何相处的一个电影,所以我从策划阶段开始就不准备将棒球运动很多复杂的规则套用在这部电影里,而是用观众朋友较能看懂的方式呈现给他们,基本涉及到术语的就是“全垒打”,我相信很多观众在很多电影里看到过类似表达,以及能够结合《大明猩》中的场景来理解这点,加上结尾的大逆转,猩猩击碎了棒球,那个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情景,整部电影的棒球比赛也是以此类的戏说为主,所以我不担心中国或其他不熟悉棒球运动国家的观众因看不懂这部电影而影响到票房。华谊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对《大明猩》的预期票房在2到3亿人民币左右,我很期望能达到这个预期,我自己的预期当然是越高越好(笑),最好能超过三亿,在此,我也希望中国观众能够喜欢这部电影并使其票房飘红。

【八卦篇】

金语摘录:《大明猩》电影里的读卖巨人队领队对韩方棒球经纪人的下跪是日本文化里一种习俗的表达,这是郑重拜托别人实现自己愿望的一种手段,并不是针对日本人的攻击和戏谑,也不是故意营造韩日民族情绪间的对立。

在《大明猩》里,有个涉及到读卖巨人队领队们对韩方棒球经纪人的下跪的场景,您能否说说涉及这个场景拍摄的一些想法?

金:(笑)这几天在点映中,也有不少中国的观众问及这个问题,但这其实并不涉及到韩国人仇恨日本人和国民性格自大等方面,而是日本文化里一种习俗的表达,其实韩国也保留了一些这样的习俗,这是郑重拜托别人实现自己愿望的一种手段,所以要用下跪来表达这种郑重性,我还特地在这个场景里铺垫了一些悲壮的音乐,既体现这种悲壮性,也有搞笑的成分在里头,但绝对不是针对日本人的攻击和戏谑,也不是故意营造韩日民族情绪间的对立,这仅仅是读卖巨人队领队迫切希望韩方打败宿敌中日狂龙队意愿的表达。

《大明猩》马上就会上映了,那么导演有没有下一步的执导电影计划,会不会继续沿用3D技术拍摄呢?

金:会,我对3D拍摄技术的热情正方兴未艾,我觉得这里面可挖掘的空间还很大,我也乐于用新技术去传递我作品主题的表达,同时,也借机磨练我和我团队。至于下一步电影的计划,我手上有三个本子可做选择,目前最有可能实施的是《大明猩》续集的拍摄,我的瘾还没过完(笑),还有很多大猩猩灵灵的故事想要讲给大家听,而且剧情基本是成熟的,因我在制作《大明猩》的过程中基本就把剧本想好了,现在就是看《大明猩》最后的票房前景如何,一切良好的话,我回韩国就会展开下一步的工作了。其他两个本子都只有梗概,但都跟资方谈过了,同时我期望能加强和华谊的合作,共同对中国市场及亚洲市场开发和整合,所以也在看华谊递来的剧本梗概,期望从中找出一个双方都能认同的电影项目。

这几年,韩国导演到好莱坞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纷纷都奉献了自己的英语电影处女作比如奉俊昊的《雪国列车》、朴赞旭《斯托克》和金知云《最后一站》,而且都是跟欧美一线大腕儿合作,那么被誉为“韩国国民喜剧导演”的您,若有机会,也会到好莱坞去闯荡么?会选择何种题材的电影?想和哪些演员合作?

金:我小时最爱看《星球大战》这种好莱坞出品的科幻大片,所以能到好莱坞去发展,肯定是我的终极梦想,但怎么去?并不能由我个人带着我自己的作品去央求好莱坞的经纪人,拜托他们带我进入好莱坞,而是要学你刚才说的那三名韩国前辈一样,首先得被好莱坞注意到,让他们被我作品打动,然后邀请我去好莱坞发展,那样,别人才会尊重你,你也才有话语权。

若真有一天,我到好莱坞发展,首先拾取的题材肯定还是延续我最擅长的喜剧路线,至于演员,我想合作的太多了(笑),到时视情形而定(旁边的韩国女助理小声说金·凯瑞)。我现在还是安安心心的在韩国,或者在中国,以及亚洲国家里,把我的作品拍好再说,路,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走。

编辑:胡俊豪

兰波

影评人,曾供职媒体,任电视台编导和凤凰视频VIP频道主编,目前是电影从业者,常年给凤凰、搜狐、新浪等媒体撰稿,曾用笔名:其实偶是导演。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4 周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