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Film | 电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电影之比较

剧照|来自网络

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大家都很熟悉的文学作品,就其所刻画的“爱情梦”和所映现的美国文化层面上的怀旧色彩来看,应该很适合搬上银幕。

就我目前看过的1974和2013版,虽各有千秋,但都比较平淡。感觉1974版是拍给没读过原著的观众看的,2013版则是拍给读过原著的观众看的,在这里就两者与小说的不同简单做下对比。

熟悉导演巴兹•鲁赫曼的观众肯定都知道,他擅长电影音乐,以及华丽的视觉效果和奢华的服装设计。2013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音乐方面,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如Jay-Z的饶舌,不过鲁赫曼的处理并未让现代音乐与古典画面脱节。就表现技巧而言,影片很有导演的个人风格,迷幻质感和台词部分尚能捕捉原著中无力和虚空的神韵,可是对于“了不起”的刻画,两者真正旨趣就越离越远了。绿光的意象深入人心,1974版有场男女主角伸手触不可及的戏,是与绿光相呼应的,新版中没能体现有点儿可惜。

2013版仍是以旁观者尼克的画外音娓娓道来,维持了小说的叙述技巧,虽然我并不喜欢有大量画外音的电影,但若要保持原著的叙述视角,很难避开这一点。先来说说盖茨比的出场,小说第一章并未正面描写盖茨比,只靠其他人的对话旁敲侧击,这些很能引起读者对盖茨比的好奇心。这一点来看电影做的很成功,盖茨比透过窗户俯瞰的主观镜头、码头的背影、伸向绿灯的手之特写都刻画出了“卖关子”的神秘氛围,为其出场做足功夫。

小说里盖茨比的出场比较低调,尼克和同桌陌生男子闲谈时,说自己虽被盖茨比邀请但从未见过对方(这句台词在两个电影版里都有体现),那位男子才道出:“我就是盖茨比。”当然,这是文字的力量,能给读者出其不意的遐想。倘若在电影中让盖茨比一出场就和尼克坐在同一桌闲谈,就丧失了那种神秘感,因为观众对罗伯特.雷德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两个电影版盖茨比的扮演者)都太熟悉了。所以两版电影都做出了改动,以突出这种出其不意的神秘感。

2013版里盖茨比首次正面亮相,镜头给了他一个慢动作,特写了小说中多次提到的盖茨比的笑容。并且给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肖像布光方式:3/4角度的前置主光(柔光箱),低角度的眼神光,逆光则来自身后的程控烟火灯光。(布光处理摘自American Cinematographer);而1974版,编剧把盖茨比的出场完全篡改了,盖茨比蜗居在家宅的窗户后(和2013版透过窗户往下看的主观镜头一样),让侍应生传唤尼克才得以相见。这样的盖茨比未免城府太深,与原著完全成了两个人。

再来说说“灰烬山谷”,最难忘的自然是“上帝看得见!”的眼镜广告牌。2013版中,广告牌的概念被放大了(同时被放大的概念还有绿光),跟最经典那版英文书封相似,符合小说的描绘,它上帝般的凝视也很彻底。而1974版中,它则过分低调,只是在一片宁静氛围中一扫而过。

而两个电影版中都极力表现“派对”的场景,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1974版的的派对排场显然没有新版夸张,仅仅用琳琅满目的食物和餐具来展现盖茨比的财富,连盖茨比的豪宅都是一副老古董模样,没有体现出“奢华”的感觉,但却符合二十年代的装潢风格。在2013版里,则成了彻底的炫富,豪宅和派对被夸张过头,不过对观众而言,3D、音乐、舞蹈、灯光、焰火都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两者因拍摄年代和投资所无法比拟的。两版的导演都太想着力表现这场派对了,2013版是炫富,1974版则是篇幅太长,影响了整体节奏,无聊松散。

在盖茨比被枪杀的段落,我非常青睐于2013版。尤其是尸沉池面,记者围观的那一幕仰拍镜头,因为这场戏是对经典老片《日落大道》的致敬。

因为电影的篇幅有限,两个电影版都各自删除了一些人物和情节。2013版删除了盖茨比老爸参加葬礼的戏,大概是想完全体现出尼克才是唯一了解盖茨比梦想的人,与他的画外音不谋而合。

以上是几个段落的简单对比,整体而言,1974版平淡无味,看起来好像是浓妆艳抹的半老徐娘。而2013版又太过华丽,3D的处理把电影变得华而不实。对于读过原著的观众而言,大家心目中的盖茨比早已固定成型,电影无论是雷德福还是迪卡普里奥都太过突出了,大家看电影会直觉的认为,那就是演员本身,而不是菲兹杰拉德笔下那位对黛西深情款款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结果,格格不入是可以预料到的了。在这里我只想阐明,太过大众化的著名小说不易搬上银幕,尤其再配上大众化明星,就更容易造成观者情感上的分歧。

浅谈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小说和电影皆尽其能的去表现出有关人生现象的丰富性——包括生与死、爱与恨、喜与悲等。小说和电影所呈现的世界应该是含有永恒价值和普遍性价值的世界,它们所阐述的内容应该是涵盖有人类生命本质的普遍性真理,透过一个固定的范围和模式,把这种含有永久性的真实加以呈现出来。

《小说到电影》(Novels into Film)一书有一点说的非常明确:“小说的主要构成原理是时间,电影的主要构成原理则是空间…小说透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推移来传达读者对空间的概念,电影则透过从一个点到一个点的空间来传达观众对时间的概念。”除了我们观赏电影的过程所造成的时间印象之外(通常是100分钟),电影戏剧时间与实际时间互相吻合的很少见,比较通俗的有《绳索》、《正午》等。下面说几个我认为很成功的改编:

【本杰明巴顿奇事】

同样是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返老还童》所取材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在他的作品中大概是最不为人知的了。如果不是大卫.芬奇搬上银幕,恐怕知道的人不会太多。结果芬奇的电影匠气十足、有声有色、美轮美奂,通过电脑特技对“返老还童”的完美呈现,不但衬托除了故事的主体精神,爱情故事煽情又不落俗套,塑造出了本杰明.巴顿富有传奇的一生。

【乱世儿女】

取材自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威廉•萨克雷的小说,他最为世人熟知的小说是《浮华世界》,《乱世儿女》所取材的《巴里林登传》在他作品中也是最冷僻的一部。库布里克用其美学手法诠释出了十八世纪古色古香的欧洲上流社会,是一部极为精致且伟大的电影。小说除了具有一个适用于电影题材的故事框架之外,本身形式单纯,且不为一般人熟悉。就连片中引用的巴赫、韩德尔、舒伯特等人的古典配乐也都很冷僻。

【少年派】

在电影之前,小说已相当有名,作者史帝芬•卡拉汉用平实、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语言来填充故事,对话极为精彩。李安保留了故事框架,进行了增删改动,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冒险故事,实际上暗藏着许多隐喻。尤其是结局,舍弃了编导自己的定义,将选择权交给观众。这就和一本小说一样,留给读者自己的想象空间。

【魂断威尼斯】

取材自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严格来说不适合拍成电影,不但以第三人称视角来看主角的周遭世界,更以主观视角渗透内在情感世界,把主角不可名状的主观情感一一铺叙,透过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交相辉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看不出适合于电影架构的故事。导演维斯康提以刻意求工的影像风格和荡气回肠的配乐,代替了小说中不着边际的对话和主角心中的主观情感,还添加了小说里没有的五个回忆场景,以增加故事性,顺便为主角不平衡的心态作顺理成章的辅助说明。这样身份变了,架构有了出入,但基本意念没变,一样在刻画主人公对艺术理念的执拗和对完美艺术的向往,及不切实际的憧憬所带来的悲剧。

(编辑:吕萍)

大奇特

本名亓冠奇,影评人、电影院工作者,重度影迷,酷爱老片以及经典好莱坞电影。译有肖恩·康纳利传记《暗香浮动》。

View Comments

  • 上面这位是?其实文中的两个版本都没怎么挖掘内心,只是演员表演给你一种自然补充效果。挖掘内心内容还是读小说吧。P.S. 盖兹比我还是读完《本杰明巴顿奇事》后我才知道的,是不是我太落伍了?

Share
Published by
大奇特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4 周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