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千锤百炼》:激战人生何惧败

《千锤百炼》是2012年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它的幕后制作阵容会让人想到张侨勇前作《沿江而上》(影片同样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以及范立欣的《归途列车》。这批严格按照工业化流程来制作的华语纪录片,他们从前期考察准备的细致入微到后期制作的一丝不苟,完全有别于一台DV闯天下的内地独立纪录片。而在那些尖锐姿态的作者看来,这些带有“加拿大外来视角”的纪录片,它们显得缺乏立场,态度模糊,而且没有贴近当下中国社会的复杂现实,更不用说那些尖锐的政治议题。

那么,纪录片一定要做出某种姿态么?显然不是,如果回忆小川绅介那一系列纪录片,他从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转向了驻扎乡野的人文考察,其作品朴实无华,水准之高令人不胜感慨。与之相比,内地纪录片创作的风气是“太想拍纪录片”,以至于主题先行了。不用看内容,你首先被题材给吸引住了,也能摸准导演的路子,最后电影也被牢牢框住,在影像表现力方面更是显得极为贫乏。一句话,这些纪录片忽视电影本体,远远称不上“好看的电影”。

《千锤百炼》聪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很多人无法相信,同样的机器,国内独立导演拍出来的,怎么看怎么糙,颜色不对,声音太平,毫不抓人。很多人可能要说,那是人家后期投入,一分钱一分货。但是,参见片中的众多机位,那些表现魔鬼训练的方式,不停变化的特写角度,交谈对话的频繁切换,这部《千锤百炼》的成功恐怕不是单方面的某个原因,更不会是砸钱了事。

事实上,一个贫困县市的拳击运动,边缘地区加冷门项目,光看描述,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可恰恰是这种不以为然,它们会颠覆掉很多东西,让你接受重新再认识。没有人知道,拳击为何要在四川会理落地开花,电影说了一些问题(贫穷),但没有说明全部。试想,当教练跟小朋友说,拳击会带你走向世界,我们何尝不认为,读好书就能走天下。知识是否比体魄更有力量,实际上没人知道。一个科学家比一个音乐家重要,很多人早已经默认了这样的事实。所以,回到拳击,围绕这项运动的“残酷”外衣,令穷人家的父母落泪,那么,生出《千锤百炼》里的种种纠葛就不太意外了。实际上,可以说,极少一部分人在真正的享受拳击,拿它当作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知易行难,那更是太难了。

电影讲了很多无关枝节,年轻人在街上打望,小伙在甩头烤串……县城的人来人往,乡间的晨曦日暮。不经意间,《千锤百炼》描绘了少见的县城风情录。并且,它不是独立存在的,顺着电影人物的走向,它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中国社会剖面,他们的家庭亲人,他们的情感寄托,他们的退却和不安。导演是如此巧妙地躲在了镜头后面,他不说中国拳击运动的好与坏,是好是坏,观众自己去猜。

在成功学的定义里面,《千锤百炼》的三个人物都是失败的。很多人说,失败者不足以谈热爱、讲感悟云云,但有个事实是这样的,有时候,放弃一个梦想比坚持梦想还要困难得多。

片中打动人的段落包括,学拳多年的小伙(省运会冠军),被迫去工地卖苦力。渴望金腰带,不惜复出的师傅,被日本人打倒在台上。有人会说,好丧气。那么,留下这些段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前面提到的——接受失败的勇气,这三位寡言语的拳击手,他们不擅长表达,但通过和拳击的朝夕相处,观众不难感受到他们的斗志,他们为了实现梦想的各种努力。

很多人害怕失败,避谈失败,认为抬不起头,可事实上,人生真不是那样,拳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击倒对手以及被击败的运动。真正要反思的恐怕是,除了拳击以外,一个运动员还应该做到什么,拥有什么。职业和业余,他们的度量在哪里。不是人人可以当阿里,也不是人人可以成为邹市明。拳击若要普遍化,那么,它的理念和精神应该更深入人心。单纯说暴力或残酷,对肉体的打击压力,拳击不见得比举重等项目更为摧残人体。如果看完《千锤百炼》,你明白这些,那么,拳击应该更能鼓舞人类的心灵。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

View Comments

  • 一生不就是千锤百炼,重要的是自己认得清也心甘情愿。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4 周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