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钢的琴》:情生于琴,美源于心【兰州大学影评比赛获奖作品】


作者:肖雨薇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两个人之间直白普通的台词,一首缓慢悠扬的俄罗斯民歌,微微泛黄的画面色彩,破败残损的重工业小镇,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示了它的情感基调,质朴而有诗意,让人感伤于怀却不致失声痛哭。没有特别动情的感人桥段,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也没有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剧情,因为它不是可乐,不是咖啡,它只是一杯茉莉花香的清茶。

“我爹给我起这个名啊——陈桂林,就是希望我能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结果没甲了,弄夹生了!”这种无奈,自嘲,却又极其较真的态度来自于他的小人物生存哲学。为了留住女儿,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要将自己动手做一架钢琴的想法付诸实践。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独特的视听语言,还有其深沉的主题。

首先是主题,什么是美?钢琴拥有“音乐之王”的美称,拥有优美绝伦的乐声,还在于它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和优雅的外型。而钢的琴呢?诞生于废弃的钢厂,没有精良的工匠,没有上乘的材质,没有想象中的优雅高贵。淑贤,多才多艺的下岗女工,陈桂林的女友;汪工,留苏工程师,有着心酸爱情故事的知识分子;胖头,相当于街头无赖,爱好打麻将跳舞;季哥,黑社会大哥范儿十足的爷们;快手,身怀绝技的车工;二姐夫,胆小怕事的木工; “有产业”的屠夫朋友。这就是陈桂林的钢琴制造小团队,靠着唯一的知识分子不免让人担心他们是否能成功做出复杂的钢琴。可是最终钢琴还是造出来了,虽与钢琴本身产生了视觉上强烈的反差,其凝聚的工人阶级团结一致的精神,一位普通父亲几乎倾尽所有的付出,最重要的是其体现的浓重的历史感和社会感,让人叹息,让人心酸。美,不仅是一种表象,更是一种内涵。通过造钢琴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立体丰满的小人物形象,他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着悲剧色彩,却总能以幽默乐观的态度让生活永远充满激情。

什么是爱?影片展现给观众的有很多,亲情、爱情、友情。最显而易见的主线自然而然就是陈桂林对女儿沉重的父爱了。一位普通的父亲,为了给女儿最好的东西——钢琴,实现女儿的愿望,同时也为了将女儿留在自己身边,最初是用笔和纸仔仔细细画了一排钢琴键,“爸爸不给你讲过贝多芬大爷的事吗?贝大爷耳朵就背,他就听不见。”这显然是忽悠小孩。接着四处借钱,朋友亲戚几乎全走完了,好话坏话都说遍了还是以失败告终。然后逼不得已去偷钢琴,结果被警察给抓了,到最后,大胆提出了动手做钢琴的想法。他能做的都做了,却最终还是放弃了,只因为他觉得女儿跟着妻子会更幸福。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沉默而执着的爱。关于爱情,体现在淑娴至始至终地支持陈桂林,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是一些家长里短,普普通通的对话中透露了她最诚挚的爱。爱,是最珍贵的东西,却又有着极其朴素的外表。

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也很明显,使整部影片主题突出,画面和谐。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正面低角度水平机位平面化舞台式的叙事手法。影片一开始就是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的对话,两人并肩而立,面对镜头,这种表现手法颇具先锋主义的色彩。偷琴被抓和汪工为了保留两根大烟囱的演讲后,主人公的情绪变化都是通过了一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表现主来,营造一种戏剧舞台的画面效果。唯美而又生动,使影片充斥着一种文艺小调,而不因其讲述下岗工人的生活落入俗套。镜头多是缓慢地移动,节奏一直保持一种平稳诗意的状态,将故事的发展一步步记录下来,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冷静客观地注视着一切。

电影的单幅画面一直很美,人物所占画幅比例小,其与好莱坞经典叙事多用中、近、特写镜头相反,这部电影多用全景,注重表现人物所处的环境——荒凉的废弃厂房,更大范围来讲就是被时代遗落的前重工业小镇。影片的整体色彩偏黄,有一种淡淡的怀旧气息,镜头缓缓移动,将一幅幅人物活动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便这样娓娓道来。工厂两根大烟囱被炸掉的瞬间,烟雾弥漫,站在一旁围观的老工友们被淹没在浓浓的烟雾后面,似乎意味着他们也随着烟囱被时代狂流所冷落,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苦中作乐,善于协作,充满激情的人生态度也是感人之所在。

俄罗斯风味的音乐和经典的中文歌曲的使用也恰到好处,为影片增色不少,配合情节,将情绪渲染到至高点。由剧中音乐转换到画外音乐的处理方式,不仅有一种听觉上的美感,由实到虚,情节也变得浪漫而唯美了,影片最后就是以陈桂林的女儿小元弹奏的《讨厌的啄木鸟》收尾。显得清新脱俗,而情感烘托得很到位。

这部电影仿佛是一首民间歌谣,拥有最质朴的面貌,却蕴含着至真至切的人生哲学。有关爱,有关生活,有关时代和历史,这就是《钢的琴》想要展现给我们的图景。角色的塑造,视听的打造,主题的诠释都是其成功之所在,不需要华丽的剪辑和惊心动魄的情节结构,却也能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万千感慨,就像结尾处陈桂林说的:“越简单越好”。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