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风暴》:刹车失灵的高铁


《风暴》的观影体验十分有趣:开始以为是警匪片,后来升格成战争片,最后才发现:“乖乖,原来是灾难片!”。即便是警匪片,《风暴》也至少糅合了三种故事模型:反思达成正义的手段和目的,警匪边缘人的内心纠葛,高智商警匪对峙。观众若是阅历丰富,怕是要在不同的观影心态中快速切换调频。好在影片节奏超快,就算你还没咂摸出是麻酱还是腐乳,一大卷羊肉已经热腾腾地下去了,如果心宽倒也能吃个通透爽快。
(以下大量剧透,请慎读。)

作者可能没少受诺兰影响,题旨上花了不少篇幅做正义拷问不说,节奏都跟诺兰如出一辙:九十年代北美动作片欢乐祥和的初始铺垫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一句废话不说直接抄家伙开干;同期港片不时插入的浪漫抒情远看若有近却无,几乎全用正反打特写构筑起的强压在掰得比泡馍还细的镜头之下直让观众感觉逼仄;没有山谷,尽皆巅峰,情节上可以宣叙,画面上仍是疾走如风。整部电影活像刹车失灵的高铁,目标向前再向前,不到撞车不回头。

说到“撞车”,这几乎可以作为本片的副标题出现。“撞车”这种桥段,用一次观者或许会震撼,首尾甩个两次可能会有因果轮回的命运无常感,可《风暴》中光是将其作为情节转折就祭上了至少四次!有点太多了吧?“撞车”的使用几乎可作为本片剧作的缩影:作者志最高,其他皆可抛。别问了,也是跟诺兰学的。TDK和TDKR中小丑和贝恩军团的不死与万能在本作中以半奇幻的方式被一群悍匪继承,刘德华和林家栋的角色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狮子山上悬挂的普罗米修斯——我要虐你万千遍,不死不伤更不怨。虐是可以,但请用情节虐,而不是几番摔打、车祸后只是羞羞答答地在脑门上贴块橡皮膏。小样,贴上了我也看得出来你是金刚狼。或许有人会说当年《纵横四海》里角色中枪连血都没有呢。人家是浪漫派啊,可不是《风暴》这种伪写实风!

当然,这些都可以作为特定语境的前提或者说“艺术真实”,编剧的特权嘛,“我让你不死,你不能拒绝”。可是,前面提到故事模型间的不成熟跳切又算怎么回事?头一场劫案,劫匪们颇具创意的打劫方式和嚣张姿态让人期待一场《高度戒备》水准的警匪对决,结果还没智力对抗,就已经莫名肉搏了几场。徒劳无功后总要想点主意了吧,大反派居然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退场了!胡军,你怎么了胡军?是片酬不够档期不足吗?除了每季有足足24集可以延宕的《反恐24小时》,我从没见过这种行至中段敌方将领临阵换帅的情形,你学《反恐24小时》来个幕后黑手也好啊。这么一换,前面铺垫的仇怨有一半落了空不说,后期登场的吕良伟完全沦为人肉道具。

胡军的离场还可以说是给刘德华角色的黑化提供契机,以方便抒发那个正义手段目的论。得,行至此处,影片已经悄然转型了。为了帮助刘德华进一步堕落,剧本义无反顾挪用了《绝命毒师》里老白坐视小粉女友窒息的桥段。可《绝命毒师》为了这一场铺垫很多,情节上让角色无路可走,情绪上把观众带到极致,就连吸毒也吸了好多集,《风暴》里突然插进去又算什么?刘德华说要有冰,于是就有了冰?得,又一次“撞车”。

追光终于打向林家栋了。港片港剧中关于警匪间游荡的边缘角色有大量珠玉在前,但林家栋的角色上,我没有看到一点对前辈经验的汲取。如前所述,影片干脆利落地迅即开干,虽然吃着爽脆,但对角色塑造非常不利。若是高智商警匪对峙,局布得漂亮了,角色弱一点单向一点也能看,但又是写警察内心纠结又是写边缘古惑仔,这明显就成了个人物戏。于是开篇草率的马脚露出来了。对林家栋的角色,我们掌握的个性有三点:深爱姚晨,擅长犯罪,与刘德华搅基。可是,为什么那么爱姚晨,他又要违逆其意志参与犯罪?片中没有任何提示。是的,这要写出来,就成了张家辉的《黑白道》了,但既然要走这个套路,不交待清楚系铃人,又怎能轻率地让姚晨解铃?连《盗火线》都不忘给片中排不上前五的老黑司机重操旧业安排几场铺垫,何况林家栋这种二号主角。

好吧,姑且在这辆快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中将这忽略吧。直接看解铃戏好了。这场戏逻辑关系着实混乱,特别是林家栋最后喷薄而出的一句“结婚吧”,让人怀疑是不是《咱们结婚吧》的植入广告。连牢狱都未曾违逆犯罪意志的悍匪最终被一顶绿帽子和别人的娃感动了,就算作者你的意图我能猜个八九,但不觉得这样写太扯淡了吗?在急转为人物内心戏的后半部,我没看到一个稍立体一点的角色,只看到两只可怜的小纸片被作者脱缰的高铁拖得遍体鳞伤。

终于捱到了片尾的重头动作场面了,用火爆形容都嫌不足。然而,场面热闹之余,戏剧性着实没多少加分。本应达到的情绪高潮,完全让位于视觉奇观。可是,即便热闹也只是简单堆砌。不说《盗火线》的街头戏,就是《毒战》的小学门口一场,无论调度还是戏剧性都完全压倒《风暴》,虽然人家只是手枪对手枪。最后的煤气管爆裂,虽然够壮观,但意义何在?TDKR里的橄榄球场地陷可是哥谭被地下社会攻占的标志,《风暴》里来这么一出,莫非只是向诺兰老师递个投名状?

总而言之,《风暴》堪称跟着感觉走的典范。虽然吐槽了这么多,仍然建议影院观赏。毕竟,吴宇森之后,好久没见到华语片射了这么多子弹、死了这么多人。

【原载于《虹膜》】
(编辑:阿圆)

悉尼卡通

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曾为《二十一世纪》、《外滩画报》、《书城》、《光明日报》等媒体供稿。

View Comments

  • 这阵子的影评都不错,尤其是这种拿导演当成亲孙子训的酣畅快感,比吃包子还解乏;做评论的就要有把作品甩出几个街区的豪情和气概。

Share
Published by
悉尼卡通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