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调查局雇佣江湖骗子来“钓鱼”、好让腐败国会议员上钩?这样的情节,听起来像三流政治阴谋论小报编造的内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恰恰是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
如此劲爆的题材,电影圈自然很早就在打改编的主意。法国导演路易·马勒八十年代初就想拍这个题材,剧本都写好了;不过,最终因为主演的突然离世而作罢。随着时局的变化,到了大卫·罗素(中国内地称大卫·欧·拉塞尔,下同)导演的这版,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真实事件背后的政治风云,而是行动本身的戏剧性,包括行动各方的表现与动机。
采用这种多少有些“八卦”的表现方式,编导自然得填补真实事件中的诸多细节。电影开篇就说明了“本片有些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言下之意,与其说本片是对联邦调查局Abscam(公职人员收受贿赂丑闻)行动的改编,不如说是受真实历史启发的一种戏说。承袭好莱坞一贯的跟政府顶牛的传统,影片特别对联邦调查局这条线和相关角色做了喜剧处理,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一群急功近利、同时在性格上各种不靠谱的极品集合。编导对于老千这一方,其描绘手法则相对严谨。这种对比与对撞碰出的火花,贯穿全片,娱乐观众的同时又让人赞叹剧情构思之大胆和巧妙。
影片基本采用个体视角,通过充满变化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逐渐将这个“局”的全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剧本又赋予每个主要角色特定的“纠结”——也就是说所谓的戏剧矛盾;随着剧情的展开,他们各自的纠结又彼此限制,因而到最后不可避免地有个爆发点。单从剧本结构分析的话,本片符合典型的三幕论;但编导的功力更在于细节的创造与执行力,使得剧情展开的过程充满趣味和惊喜,同时又让人觉得理所当然,达到了“大俗即大雅”的境界。
这样一个看似乌龙、实则复杂精妙的故事,如果没有等级相当的导演功力,也可能沦为平庸甚至成为连各条线索都收不拢的残次品。大卫·罗素的表现大大超出预期,他不仅流畅地讲清楚了这个复杂的故事,还让人在画面节奏和影像风格中,体会到他所倾注的激情和创造力。影片大量使用了运动镜头,无论是在角色移动的场景,还是相对静态的谈话内容,移动的镜头让观众对戏剧性的感受更为强烈;配合众多特写镜头,电影画面又将角色最真实的内心、通过细腻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展示出来。这二者的配合与些微变化,还创造出一些独特的、属于电影时空的趣致来,比如那些明显属于刻意的、以斯坦尼康镜头急速推进捕捉演员表情的技巧,多次使用后让本片的视觉语言显得比较活泼甚至可以说是俏皮,但这种非一本正经、一板一眼手法,与经过巧妙设定而集中爆发的戏剧冲突又相得益彰,共同将影片的戏剧性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本片的格局和风格,可能会让很多影迷想起马丁·斯科塞斯的巅峰之作《好家伙》,特别是人物与故事设定、以及画面流动所体现的激情与活力,可以说直追大师当年水准。也许有人对大卫·罗素如此全面地借鉴经典作品的魅力不以为然,但个人认为,《美国骗局》是用全新的材料来活学活用最有效的“老把式”,怎么着也属于“再创造”而非“新瓶装旧酒”。更何况,这几十年来想学《好家伙》的不少,但能做到像本片这样在无限接近的同时又不失去自身存在感的,可以说没有。
有意思的是,斯科塞斯今年也有新作《华尔街之狼》问世,基于人物与题材的相似性,也有很多评论以《好家伙》来考量。个人认为《美国骗局》比《华尔街之狼》完成度更高,也更完整地继承了《好家伙》的精髓。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对人物的刻画。简而言之,《美国骗局》中的角色,比《华尔街之狼》更令人信服。这当中有演绎风格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编导为丰富角色而做的努力。在《美国骗局》中,每个角色的行动的逻辑和心理构筑更完整,观众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更亲密地感受人物,因而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当然,再完整的设定,离开演员有血有肉的演绎也等同于空话。本片中几位主演可谓都贡献了从影生涯的最佳演技。即使是最具有喜剧效果的布莱德利·库珀,他在片中的表现,也比去年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更突出,正是通过他在各种极端情绪间的精彩转换,影片传递出对历史上联邦调查局行为动机的轻微嘲讽。贝尔的表演是完全的方法派,影片集中体现在他身上的内心矛盾,被他演绎得内敛而精准,是紧紧维系观众注意力的主要力量。两位女演员紧绷与放松的演绎方式各有千秋,但都与各自角色特征完美契合。对个人而言,杰瑞米·雷纳是本片最大的惊喜,他的真挚让一个相对偏弱的角色变得非常抢戏,而这种抢戏又强烈地体现了这个故事所体现的令人思考的复杂性。
从未曾想本片能如此复杂,也从未曾想本片能如此精妙。如此酣畅淋漓的感受,正是人们热爱好莱坞作品的根本原因。在普遍制造奇观或玩弄文艺的今天,《美国骗局》又让人对好莱坞讲故事的能力重燃希望。
原载于《新闻周刊》
(编辑:段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