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一出,就创下HBO自2010年以来首播剧的最好收视成绩。在美国的大型网络平台,也井喷式地出现了对该剧的各种读解、阐释与分析。这种“深度上瘾”的现象,非“神剧”不能为之。
《真探》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其创造团队又是如何打造这种魅力的?在不剧透的前提下,本文试图带你领略其中一二。
不止破案那么简单
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该剧讲述的,是一对警察搭档,企图侦破一件神秘谋杀案的故事。但是,和其他罪案侦查系列剧集不同,《真探》并没有像《罪案现场》系列那般,着迷于对刑侦手段与过程的表现;也没有像《法律与秩序》一样,对美国执法、司法程序的全面展示。
《真探》的破案过程,远比其他剧集曲折。不仅作为主角的警察一直在分析猜测,观众也因为好奇而参与到破案过程中。这当中,观众未必能学到相关刑侦知识,但会有一种比看其他罪案侦查类剧集更强烈的破案冲动。
然而,该剧又远不止是破案这么简单。剧集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表现主角们在破案之外的生活;比如玛提(Marty)的家庭关系,以及拉斯特(Rust)的过往经历,都是剧集表现的重点。这些内容,不仅让角色形象更丰满。从剧情演进的角度来看,主角的生活和破案过程也是不可分割、且互相影响的。
正因为这种强烈的内在联系,剧中无论是案情的新线索,还是主角生活中的新遭遇,都会让人猜测可能对整个剧情走向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悬念。
不俗套的“双雄”设定
和剧情一样难以猜透的,是该剧的两位主角。
乍一看,他们的设定,符合“双雄”俗套:注重家庭的传统“好”警察,与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警察。然而,单单在第一集中,《真探》就展示了两位主角大大超越常规设定的一面。比如,工作之外的玛提处理家庭关系的那种不堪重负,以及拉斯特酗酒嗑药习性背后的情感心理等,不仅简明有效地表现了角色的丰富层次,更引发观众对角色的进一步好奇。
而之后角色性格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也对得起观众的期待。玛提后来的行为,打破了第一集观众对他的印象;本来就有些令人捉摸不透的拉斯特,后来越发让人费解。加上叙事时间线的跳跃,从1995到2012年,主角的从形象到境遇都有大变化,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委,及其与案情侦破的关系,都让观众心痒难止。
角色设定本身的复杂性,还来自剧本故意模糊的表述,甚至是暗地里设定的迷局。比如,满口“万物皆无意义”的拉斯特,看似典型的虚无主义者;可仔细考究其后来的行径,会发现他其实有很多东西放不下。《真探》二位主角到目前阶段,基本上已正邪难辨。除了道德模糊性本身的看点外,自身具有善恶判断的观众,会越加期待影片的结局能完满地交代角色的复杂与变化。
引人入胜的“不可知”
和那些干净利落、就事论事的警察不同,《真探》中的主角有点“形而上”,在办案的过程中,他们经常直接引述洛夫克拉夫特、萧沆、叔本华等人的哲思。
这不能不说是创作团队的“恶趣味”在作怪。作为主创核心的尼古拉斯·皮佐拉托,本身是教授虚构文学的大学老师,同时也创作小说,尤其喜欢恐怖与怪奇类作品。此类作品一个共通点,是渲染神秘,也就是“不可知”。《真探》中充斥了大量的“不可知”,这当中既有主角略显高深的哲思,也有很具体表现、但指向不明的视觉元素。这些细节让观众觉得,似乎每个画面和对白都有深意,都隐含理解案情和角色心理的线索。
至于真相,肯定只有一个,而且是编导早就安排好的。皮佐拉托最早期的作品《鬼鸟》,其题语对理解《真探》的风格与手法很有帮助:“所谓自由表达意志,不过是被囚禁的征兆。”
这句话,可以用来理解剧中主角的心境,也可以用来评论网友的各种读解:看似编导给观众提供了读解的自由,其实,观众只不过是被“需要解释”的冲动所控制,结果就被剧情的走向套牢。然而,这种让人人都以为自己是“真探”的幻象,又何尝不是创作手法高明的表现呢?
长篇电影分切版
就创作而言,《真探》也与一般剧集有很大不同。按照皮佐拉托(Nic Pizzolatto)的说法,这一季八集不妨当做一部很长的电影来看。对于分周播出的剧集而言,这是比较冒险的。习惯每集解决一个案子的观众,可能对《真探》没有耐心。
作为一个整体,第一季符合三幕结构:前面三集是铺垫,中间三集矛盾集中爆发,最后两集则给出答案。在呈现这个过程时,编导采取了闪回与正常时间顺序双线并进的手法。这种结构处理,不仅进一步限定了观众的视角,增添了猜谜的乐趣。就闪回本身而言,对于主角的回忆是否真实可靠的猜测,又增加了叙事与角色刻画的模糊性,从而得以将真相保持到最后一刻。
完美控制
这种“悬念最后揭晓”的作品,很容易成为网友担忧的“大坑”——也就是最后提供的解释无法自圆其说。早前的“神剧”如《双峰镇》、《迷失》等,在开局时同样令人惊艳,但最后都显得很力不从心。
《真探》与以往不同的制作方式,基本保证它不会走前辈的老路。皮佐拉托一早就明确了故事会在这一季完结,事实上,结局早在中间段落尚未成型时就定好了,而且最后也的确是那么拍。
这种接近完美的控制,在美国电视制作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剧,基本上都是一个编剧团队,甚至每集会有不同的导演,加上“见好就续”的延伸模式 ,很难做到一个剧集从头到尾风格一致,更不用说意蕴连贯了。
按照皮佐拉托的说法,写第一季的剧本完全是“毕其功于一役”,假设是自己在电视界唯一的一次机会,所以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想法都写了进去;也难得HBO前所未有的信任,终于能将该剧拍成符合他构思的效果。
具有电影质感的画面
皮佐拉托很聪明,尽管HBO赋予他全面控制权,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他非常注重与导演及剧组其他部门的合作,让后者有创造性发挥的余地。这种适宜的“放权”,让该剧在技术方面也具有颇多看点。
全剧画面有很强的电影质感。除了本身就是采用35毫米胶片拍摄,这种质感还离不开导演对场景调度的精准把握。看完第四集的细心剧迷,可能都会被结尾那六分钟的长镜头震住。如此复杂的镜头设计与完美的执行效果,放在电影圈也属翘楚。
该剧画面上的格调,还表现对不同时空下视觉风格的微妙区别。其中2012年“接受调查”的场景,最接近纪录片风格,放弃了绝大部分风格化技巧。当两位主角开始新调查的时候,画面色调处理得更为生动,镜头运动也更为轻快,烘托出接近真相的忐忑与期待氛围。
最令人惊艳的,是那些1995年罪案及调查的场景,风格化的处理让画面显得比较柔和,仿佛隔了层时间的面纱。很多画面的构图非常精美,镜头运动缓慢而轻灵, 让画面的流动具备可以单独欣赏的韵律感。
《真探》的魅力,是慢热型的,也是多方面的;越是细心品味,越能嚼出个中妙味。
原载于《外滩画报》
编辑注:文中剧情人物名字均为音译。
(编辑:段进宇)
View Comments
看来要看看了
19世纪是小说的黄金时代,今天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HBO是狄更斯,《真探》是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