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白日焰火》:好电影不会变

《白日焰火》剧照

《白日焰火》是刁亦男的第三部长片,但按照一些电影奖项的规定,刁亦男依然具备新导演的提名资格。

听起来好像不大合情理,实际上又千真万确。

虽有《制服》和《夜车》在前,但《白日焰火》是头一回进入内地院线放映的刁亦男作品。更何况,对绝大多数观众甚至是影迷而言,刁亦男的确是个陌生的名字,加上他为人处世的低调作风,完全具备了新导演的新鲜感跟神秘性。

往回追溯,《白日焰火》真正见诸报章版面是在入围柏林之时,结果,电影节亦是极其大方,颁出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奖。一时间,刁亦男的风头盖过了第六代的重要旗手娄烨(即便《推拿》也拿了一个最佳摄影奖)。

然而,早在入围柏林之前,独立电影圈已经流传有《白日焰火》的琐闻。桂纶镁参演,这对内地独立电影是件新鲜事。一般说来,独立导演更喜欢不太耀眼的明星或者非职业演员,偶有一些咖参与,更多也是友情加盟。偶像以及大牌明星的存在,它们的光环会压制电影的气质。及至《白日焰火》的映后评论,有过半数的争议就出在桂纶镁身上——不过这是后话。
与韩国独立大咖洪尚秀成功吸引来三大节影后于佩尔的加盟不同,《白日焰火》的变化,更多出在了投资方带来的利好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比以往,制作预算增加了十倍以上,电影有时间、精力和实力去寻找合适的演员。类似现象还有王超的新片《寻找罗麦》,里头有韩庚出演,这种制作变化,或许也是未来独立电影寻求突破的一种途径。

从柏林获奖到3月21日内地上映,《白日焰火》走得也并不舒畅。刁亦男的独特个性,令媒体记者采访到他本人都有些困难。即便这些报道无非是千篇一律的金熊感想、票房展望,但对迷信版面覆盖的电影宣传来说,这些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再则,片方希望《白日焰火》以商业电影的面目出现,拒绝艺术片或独立电影的标签。一来,过去几年,《我们天上见》、《钢的琴》、《浮城谜事》、《万箭穿心》等电影虽然叫好但不卖座,甚至可以被唯票房论者冠以毒药称号,艺术片几乎是一日游到三日游的命运。二来,中国观众的字典里还没有独立电影这回事,跟他们说,拍《蝙蝠侠》的诺兰也是独立电影起家,他们估计还要反问,这独立电影是同一回事么。

最后,即便《白日焰火》上映后出现了大量好评,但据本人所了解,电影的提前场以及点映非常之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这多少也反映了片方的顾虑,即《白日焰火》到底适合不适合观众的口味,记者和影评人们又会不会买单。总之,这场《白日焰火》是姗姗来迟。更讽刺的是,短短一个月时间,网络上居然流出了两个版本的《白日焰火》枪版下载,直接引发了公映版、柏林版和删减版的争论。十年前常有这样的泄露情况发生,放现在,倒让人窥见了《白日焰火》的幕后尴尬。

好在即便如此,首个周末过后,《白日焰火》却走出了可喜的票房曲线,过亿有望,评价良好。

围绕《白日焰火》的一系列争议,多少反映出了中国电影圈的无奈与惨淡。所有人都希望中国有好电影,但很多人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用高票房来定义好电影的思路。即是说,如果《白日焰火》没有好的票房回报,那么,它就是一部坏电影不成?对投资方来说,希望《白日焰火》有好票房没错,但对观众以及评论者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好电影不会变,但看电影的人会变。

罗杰·伊伯特曾这么说过。

至于商业或艺术,独立或大制作,它们都不重要。

《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用极其罕见的烂片大联欢来轰炸完春节档,许多电影人和评论者都感到崩溃和绝望,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就像人们一直在说的,中国观众样本太大,人头太多,口味千差万别,或许烂片可以当道,但好电影也可以抓住微弱的希望,奋力一搏——《白日焰火》做到了。

有人要讲,《白日焰火》有金熊奖护体,也包装成个商业爱情片,所以它成了。光这些其实都不足以概括电影的本质,喊得多了,尽是招摇的幌子。其实,它就是一部中国市场需要的好电影。承认这个没那么痛苦,即便看起来,它还有不足,可以做得更好。否则,王全安拿的奖比刁亦男多多了,第六代几位大佬,哪个不是在国际上摸爬滚打。要说商业,《白日焰火》的商业元素和明星阵容能强过《边境风云》,显然都不是。所以,《白日焰火》只能是《白日焰火》,而且是刁亦男的《白日焰火》。

热心影迷已经截图分析《白日焰火》,影片严格按照了黑色电影的人物设定、场景设置以及布光设计(《第三个人》等)。有些地方的台词,甚至完全来自于《漩涡之外》。并且,按照导演自述以及原始剧本分析,《白日焰火》遵照的竟是古典时期的黑色电影,这令它在近年国产电影里面都是独树一帜。

但对专业的电影评论者来说,黑色电影(Film noir)都是不好界定的一个电影名词,它是被追认的一种类型,而这个类型在上世纪50年以后就衰弱了,退出电影史的舞台。至于后来出现的后黑色电影以及新黑色电影之类,它们也无法让这个类型片为大众所熟知。至于内地普通观众,除了祈祷他们不要觉得“电影比较黑”以外,黑色电影这个过于专业的概念,在宣传中恐怕并不奏效。

《白日焰火》出现了一座荒凉的城市,这个以哈尔滨为背景的故事,有松花江有空旷街道有东北小人物,但哈尔滨被拍得不像哈尔滨,而且带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呈现出略显衰落跟破败的城市气质。按照刁亦男的设想,《白日焰火》本来会发生在二十几年前,比电影里头看到的“历史感”还要老旧。

顺着黑色电影的路子,自然而然,廖凡变成了“私家侦探”的传统形象(从警察到保卫科),而桂纶镁则是那个蛇蝎美人(悲剧的牺牲品)。电影营造了一种暗无天日的视觉氛围,从开场进入隧道到始终不见阳光,昏暗、阴沉、黑色是《白日焰火》的主调,令人感到压抑和憋屈,如同碎尸残体造成的心理压迫。与之对应的,男女主角都被笼罩在谜团当中,他们的完整形象并不明晰。廖凡饰演的张自力,无论身份怎么个改变,总有一种放荡不羁的流氓气质。桂纶镁饰演的吴志贞,她神情忧郁、身体瘦削,沉默寡言的她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白日焰火》模糊了人物的好与坏,电影把道德评判的标尺交给了观众。它的谴责和同情都非常克制的,令人生出一股荒诞的失落情绪。影片出现了很多空白,譬如结尾段落,摩天轮上发生了什么、白日焰火意味着什么,只有进入到那个黑暗世界,你才好去揣测猜想,而粗枝大叶的观众,恐怕要看得一头雾水。

极其重要的滑野冰段落,在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的伴奏下,张自力连爬带滑、亦步亦趋地追随着吴志贞。镜头突然切换成张自力的主观视角(类似的主观镜头在片中还有多处),吴像冰场上的一具行尸走肉,以迟缓的速度在移动着,飘摇、游荡。她的身体完全被黑暗和阴影所吞噬,昏黄的灯光也无法映照到她冰冷的脸庞。她越滑越远,迎着镜头走来,摄影机移动着,两个人就这么滑着,保持着不远不近的默契,在画面纵深线上移动,直到远离了冰场,完全进入黑暗之中。对张自力而言,吴的存在除了神秘与诱惑,同时还伴随着危险与死亡——就像那些冰刀杀人事件。这个段落实际上包含了四个人物视角,即张自力、吴志贞、队长以及躲在黑暗中的梁志军,导演没有一五一十交代他们的处境,但观众却可以通过全知视角去获知感受。

可以说,这个段落完好地体现了《白日焰火》的独特气质,包括黑色电影的外在特征。冰场隐藏的不安气息,音乐制造的神秘梦幻感,低照明让人物隐藏在夜色中,主人公在阴影里穿行,营造出绝望的宿命气氛。

在阴沉和昏暗的场景以外,《白日焰火》还有一些色调鲜明或冰冷的具体场景,譬如发生枪击的理发店,有着奇怪的暖色调霓虹灯光。这些霓虹灯又相继出现在街头背景以及白日焰火夜总会,弥补了视觉上的不足。但无一例外,这些场景也是发生在黑暗当中。冰冷的场景则包括工厂、洗衣店以及铁道桥,无一例外的,少有人出没,单调、枯燥,缺乏生机。这是被电影化的东北,就像《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的南京,也像《万箭穿心》里的武汉,观众可以看到真实的人物和生活。站在这个角度上,《白日焰火》的谱系无疑是偏向独立制作。毕竟,在光鲜的院线电影里面,多数电影不讲人话,生活的世界更是离地三尺。

作为犯罪惊悚爱情题材,《白日焰火》是部悲剧。卑琐放荡的张自力,他除了笨拙又可怜地扑向前妻,还压制犯人、搂抱女工、赶跑小青年,最重要的,他成功俘获了吴志贞的身体和心灵,又旋即把她出卖。在那场略显滑稽的独舞里面,他夹杂着痛苦无奈和深深自嘲,一个人不管不顾,放荡起来。他一直在追逐着什么,又好像赶不上。当目标消失,他也成了又一具行尸走肉,徒劳地放着白日焰火——焰火好像永远都放不完。

当烟雾消散,只有背景深处的城市,它会一直长久下去。这世间所有的活物,好像顿时失去了意义。

【原载于经济观察报】

木卫二

专栏作家,影评人。《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供稿。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选片人。参与编著《华语电影》系列丛书。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2 小时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