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eople | 人物

胜过希区柯克的悬念大师

Henri-Georges Clouzot on the shooting of “”The truth””, for the program Cinepanorama. (Photo by Daniel Fallot/INA via Getty Images)

唯一让希区柯克紧张、认为威胁到自己在电影史上“悬念大师”地位的,是法国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1907-1977)。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克鲁佐的理念和手法超过希区柯克,且被后者屡屡效仿。而世界又是如此不公,希区柯克在电影界内外皆声名显赫,既成电影研究课题,又妇孺皆知;克鲁佐去世后居于巴黎蒙马特公墓,邻着特吕弗。后者墓前鲜花不断;前者,孤独沉寂。

克鲁佐不是我喜欢甚至可以认同的导演,却是抑制不住要去尊敬的导演。因为他,我开始认可、尊敬并懂得欣赏完美的悬念电影。不是好莱坞惯例的异形、狼人、猫女、尖叫、鲜血淋漓、恐怖音效……而是日常生活、写实气氛中的邪恶扭曲力量,真正达到惊人效果。在好莱坞式悬念影片中,观众已主观设定那是虚拟世界而不会太过较真,而克鲁佐的朴素小城、身边人事,使得观众对于恐怖效果的自我防范松懈,易被伤害影响。

克鲁佐因身体状况不佳,远不如希区柯克多产,在27年内拍了11部电影。因并非所有作品都有DVD在美国发行,我只看过其中5部。1943年的《乌鸦》(Le Corbeau /The Raven),1947年的《犯罪河岸》(Quai des Orfèvres/Quay of the Goldsmiths),1953年的《恐惧的代价》(Le Salaire de la peur/The Wages of Fear),1955年的《恶魔》(Les Diaboliques/Diabolique/The Devils),及1956年的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Le Mystère Picasso/The Mystery of Picasso)。

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看后久久萦绕难忘,值得不时回想反刍。逼真细节积累的震撼效果,历久弥新。一部《乌鸦》,被少年特吕弗看了13次,熟练到记得每个场景,可复述每句对白。但也是这部作品,给克鲁佐闯了大祸。

《乌鸦》(1943)拍摄于法国被德军占领时期,为“大陆电影公司”制作——此公司被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控制,一面拍摄美化侵占的宣传片,一面欲为气氛低迷紧张的法国制造娱乐。克鲁佐拍出的是部黑色悬念片。法国南部某小城,被漫天乱飞的恶意匿名信搅得鸡犬不宁,有人因自己秘密被揭穿而自杀或疑神疑鬼,有人津津乐道于别人的丑事……人们开始收起信任,以怀疑和戒备目光打量彼此。写匿名信的到底是谁?有何目的?谜底揭开的瞬间,伴随着另一桩凶杀案。

影片的命运就此多桀,被纳粹和法国政府禁映。前者认为影片影射法国的告密者和合作者(路易·马勒关于占领时期佳作《拉孔布·卢西安》中展示盖世太保每天收到数百封法国人所写告密信,出卖亲人、邻居,诬告与自己有过节的人……也与我国“文/革”时人性丑陋大比拼异曲同工);而法国解放后,影片因是为纳粹制片公司制作,克鲁佐被认为是合作通敌者而无抵抗意图,被判终生不能拍片,后来禁令被减到两年。于克鲁佐而言,此故事根据1930年代法国真实事件改编,可发生于任何时期、任何地方。他不是个政治立场鲜明的人,只是个对人性持悲观态度的愤世嫉俗者。

数年后,《犯罪河岸》(1947)获得商业成功,并为克鲁佐赢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部电影于我,不似他其他作品那般震撼,尽管描摹细节的方式相同,大约有情节剧的痕迹,而其他超越了这一层。对警方调查的详尽描述,对人物的同情,对细节的不遗余力不动声色关注,令人想起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1917-1973,《义贼鲍伯》、《杀手》、《红圈》)和雅克·贝克(Jacques Becker,1906-1960,《金钱不要碰》、《洞》)的一些作品。被冤枉的主角,也易于联想到希区柯克电影《伸冤记》(The Wrong Man),个人认为希区柯克比较好的作品,也是导演最严肃投入、控制得恰到好处的一部(希区柯克儿时某次淘气,被父亲找警察局的朋友送在监狱里关了几分钟,成为创伤记忆,引申到此片镜头展示的对监禁的恐惧感)。而《伸冤记》,又需收受Joseph Losey导演、阿兰·德龙制片并主演的《克莱恩先生》(Mr.Klein,1976)的致敬,关于身份置换。

《恐惧的代价》(1953)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戛纳电影节大奖。在巴西某地,游荡着处于饥饿边缘的各国人士。他们的赚钱机会,是为美国人的油田开大卡车运送易燃易爆的硝酸甘油,穿过陡峭山路,随时可能葬身火海,或尸骨无存。伊夫·蒙当(Yves Montand)扮演的Mario,与Charles Vanel扮演的Jo先生,能否全身而返?前半部分略显拖沓,后半部分每一刻都布满悬念,残酷的自然,绝境中残忍的人性与命运。Jo先生身陷油坑的镜头,已然惨不忍睹。隐含对资本主义和贪婪人性的冷酷批判。

希区柯克本想购买这部Georges Arnaud所写小说的版权,因作者声称要卖给法国导演而落败。事有凑巧,克鲁佐当时正寻找背景在巴西的故事,一拍即合。三年前,他娶了巴西演员Vera Gibson-Amado并在那里度蜜月,对那片土地十分着迷。Vera Clouzot在片中扮演了软弱痴情的、有受虐倾向的女主角。她在克鲁佐后来的影片《恶魔》中,扮演了类似角色,竟也经历了类似的神秘命运。

《恶魔》(1955)开端宣称:“当一幅画是悲剧性的,且传达它所描述事物之恐怖,它总是道德的(A painting is always quite moral when it is tragic and it gives the horror of the things it depicts)——Barbey d’Aurevilly”。为自己不予置评的道德立场找好了借口。影片根据Pierre Boileau和Thomas Narcejac小说“Celle qui n’etait plus”改编。希区柯克估计已气急败坏,因克鲁佐再次击败他获得版权,制作出电影史上最好的悬念片之一。人物设置为微妙的三角关系。Vera Clouzot扮演妻子Christina,Simone Sicnoret(生于德国,伊夫·蒙当妻子)扮演情妇Nichole,Paul Meurisse 扮演丈夫Miguel,同在一家以Christina的陪嫁钱开的寄宿学校。Miguel独断专行,有施虐倾向。软弱的Christina在强悍的 Nichole怂恿下,两人在浴缸杀死丈夫,抛尸学校的游泳池。但尸体神秘失踪,一些奇异事件开始发生。心脏衰弱的Christina无力应付……5年后,47岁的Véra Clouzot突发心脏病去世,与Christina的结局惊人相似,引得媒体大做文章。

影片中对“水”(浴缸、游泳池、水洼……)的运用,及两位女性角色的女权特征及潜在的同性恋倾向(片中两人将Miguel尸体放在车后一路奔逃,偏有一醉兵执意搭车,让人联想到《塞尔玛与露易斯》中,两女逃亡路上,布莱德·皮特扮演的搭车混混,但女权和女同性恋命题,都在《恶魔》结尾被颠覆)成为电影学者分析此片的切入点。克鲁佐通过柔弱的Christina的视角经历迷惑、恐慌,最终极端恐惧,引得观者与她认同,被巧妙悬念和紧张气氛蛊惑(如克鲁佐和妻子Vera,夏布罗尔在《屠夫》(Le Boucher/The Butcher,1970)中也拍了学校,并执导自己妻子Stéphne Audran作为女主角经历恐惧时刻)。此间,无配乐,更写实和有影响力,直到著名的结尾,巨大的悬念揭开。影片广告宣传请求观众不要迟到,影片结尾劝告观众不要将情节秘密泄露给未看过本片的人。

希区柯克不仅是悬念高手,扒窃手段也颇高超。他将克鲁佐当作严重竞争对手,拍摄《精神病患者》为了超越《恶魔》。他在宣传《精神病患者》(Psycho)时效仿克鲁佐手法,并在片中借用克鲁佐很多元素,如人死复生,浴室杀人,甚至旋转水流冲下浴缸的特写镜头(角度有所调整)。并借用克鲁佐《乌鸦》中 Vorzet和Germain讨论“光”(light)与“夜”(night)时的用光:摆动的顶灯制造的怪诞阴影。不曾露面的神秘的旅馆客人,只有一套干洗好的衣服作为存在的凭证——此细节后来出现在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中。后来希区柯克决意购买Boileau和Narcejac的其他作品,便是D’Entre les morts,被他改编为《眩晕》(Vertigo)。有趣的是,这是因为两位作者听说希区柯克对《恶魔》(Les Diaboliques)的兴趣,特为吸引他而写。

在杀人过程中使用镇静剂,不知是否为克鲁佐首创,George Sluizer的《神秘失踪》(1988)和夏布罗尔的《睡帽》(2000)中都借用;而认尸场景也出现在Georges Franju的《Eyes Without Face》(Les Yeux sans visage,1959)和安德烈·泰西内的《Barocco》(1976)中。

《毕加索的秘密》(1956),可被视为实验纪录片,拍摄毕加索绘画过程,在半透明特殊画布上做画,使得摄影机可在另一端拍摄。三个月拍摄结束后,毕加索毁掉这些绘画作品,使得电影本身成为独一无二的宝贵艺术。1984年,影片被法国政府宣称为国家瑰宝。关于具体内容,愿再专门撰文论述。

亨利·乔治·克鲁佐,生于Niort(他将出生地设置为《恶魔》中两女主角杀人之处),父亲开书店和照相馆,在他童年时即鼓励他读书和听音乐。克鲁佐是神童,四岁即演奏钢琴和写剧本。1925年到巴黎学习法律和政治,想成为外交官。第一份工作是成为某右翼政客的秘书,不久辞职,想成为作家。曾作记者、编剧,也曾在柏林一电影公司任监制,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希区柯克也曾因在德国的经历,在处理电影视觉上受到影响),尊崇Fritz Lang,不回避生活肮脏阴暗面,对社会和人性持悲观道德观。1934年因肺结核住进疗养院,待了四年,苦读法国文学和侦探小说,日后将受益良多。他喜欢完全掌控自己的电影,是个“暴君”,拒绝好莱坞公司邀请,有时强求演员,将他们折磨得精疲力尽,直至进入状态。克鲁佐的影片中常常涉及婚姻不忠、嫉妒、人性邪恶等主题,喜欢将场景置于学校或医院,是讥讽的愤世嫉俗者和寻求经典风格的完美主义者,现代心理恐怖片的始祖。

张泠

笔名黄小邪,美国芝加哥大学电影与媒体研究系博士,纽约州立大学Purchase分校电影系教师。研究电影声音理论、电影的跨媒介与跨文化流动、中国早期电影、台湾电影。喜阅读诗歌、小说,亦喜写随笔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5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