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三级片代表不了香港电影

“有不少电影大讲粗口,却声称自己在发扬捍卫香港的语言文化,其实多数时候只是投观众所好(演员随便说一句粗口观众就乐不可支),粗口不为表达立场、或人物的极端情绪(更遑论什么控诉、反建制),而纯粹成为取巧、取悦观众的手段。”

剧照

每年四月,金像奖颁奖前后,“香港电影已死(没死)”总会被作为一个醒目的标题出现个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这是一场没有结论的争论,至少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权威说法。但一个吊诡现象是,似乎普通影迷,比香港电影从业者更热衷讨论,更不能接受港片已死的现实。

于是,一种依附于此的营销概念应运而生,在内地,它表现为对昔日情怀的追忆,比如无数喊着“致敬**,**归来,重回热血80年代”口号的合拍片大作,《投名状》,《龙门飞甲》,《扫毒》。而在香港,它则变作一波以辛辣重口为要旨,贩卖粗口,血腥,软色情的三级制作,《低俗喜剧》,《一路向西》,《飞虎出征》。

“有不少电影大讲粗口,却声称自己在发扬捍卫香港的语言文化,其实多数时候只是投观众所好(演员随便说一句粗口观众就乐不可支),粗口不为表达立场、或人物的极端情绪(更遑论什么控诉、反建制),而纯粹成为取巧、取悦观众的手段。”

如果这也算港味,那也太小看了香港电影

在三十三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久违的张达明上台表演栋笃笑,他兴奋地说了一句:香港电影回来了!

在歌舞升平的颁奖典礼上,这句话乍听起来固然有些振奋人心,而且不无道理,因为除了去年港产片在票房上屡创佳绩外,2013年本地还涌现了14位新导演,数量之多前所未见,似乎前程锦绣。

但话说从头,到底什么是许多人热切讨论的“香港电影”呢,“香港电影”的核心精神又是什么呢?我当然无意也没有能力去论述论证这样大的一个命题。仅谈点个人的看法,以我有限的认识来看,“香港电影”最重要的精神其实是“娱乐”,就好似黄秋生在颁奖典礼上的一句:香港电影——开心。

香港电影的特色完全建基于香港这座城市之上,大家都知道香港电影工业强调类型化、商业化,这当然是高速发展的城市节奏决定的。我们熟识的当代香港电影导演,几乎全是拍摄类型电影起家的,而文艺电影在香港的生存一直都很艰难,好像方育平这样纯粹走文艺路线的导演,往往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就算大家印象中的文艺片导演许鞍华,在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拍摄的《撞到正》(鬼片),《疯劫》(悬疑)也几乎都是类型电影。再举个例子,还是许鞍华,就像她拍《女人四十》,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电影,影片甫开头拍摄萧芳芳在街市买鱼,因为鱼死后会便宜很多,节俭的她便一直等待着,更乘鱼档小贩不注意,偷偷将鱼拍死。这场戏透露出的那种市井式的幽默,更让我想起粤语片年代楚原的电影,那是一种典型的庶民喜剧路子,而在这场买鱼戏中客串饰演鱼档小贩的,正是以拍商业电影闻名的文隽。

而今时今日,香港电影又是否还是这样呢?近年来关于香港电影的讨论,最热的是《低俗喜剧》,因为主角杜汶泽有一句颇出名的论调:低俗是港产片的核心价值。甚至也有一些人认同,因为回想过去港产片中最有代表性的王晶,不就一直以“低俗”闻名么?但对于这些意见我却有所保留,在我看来,即便是王晶,“低俗”也不是他电影的主要风貌,他的主要特色还是我之前所说的——“娱乐”,好似《赌神》《整蛊专家》,就是一些娱乐性相当丰富的电影,只不过他常常为了达到娱乐效果而使用各种方法:有时他可以抄袭,也可以制作粗劣,甚至有时候用上一些低俗的题材,桥段——所以“低俗”也不过是他实现“娱乐”的其中一个手段罢了。

说回今时今日的香港电影,其实在我看来最大的特色就两个字——虚伪。作为一个香港电影的粉丝,我看着那些为了娱乐可以“尽皆过火、癫狂”的港片长大,对通俗、市井,甚至低俗内容的包容都不在话下,可是现在多数的香港电影(多出于年轻导演之手),在低俗、市井之外却都喜欢粉饰自己,拔高自己的姿态,就好像有些低俗电影会说“低俗是港产片的核心价值”;像《殭尸》这样,创作人只不过想拍一部血肉横飞的B级片,却说自己是在致敬,有情怀,但其实连致敬的对象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有不少电影大讲粗口,却声称自己在发扬捍卫香港的语言文化,其实多数时候只是投观众所好(演员随便说一句粗口观众就乐不可支),粗口不为表达立场、或人物的极端情绪(更遑论什么控诉、反建制),而纯粹成为取巧、取悦观众的手段。

前不久我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看了一部电影叫《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那就是一部虚伪的电影,充满了取悦观众的粗言秽语,一些低级无趣的搞笑桥段,但却硬要把自己包装成是一部富含政治隐喻的言志之作,电影的宣传语叫“还我香港”,创作者用政治隐喻噱头大肆宣传,获得了不少观众支持,后来又自己否认,强调说自己确实只是在拍一部通俗电影,那种打擦边球的欲拒还迎,实在令人厌恶。

要说王晶在03年也拍了一部低俗电影叫《烂滚夫斗烂滚妻》,大肆表明低俗、卖弄色情的立场,但我绝不相信他会说,这部电影中的色情低俗就是港产片的核心价值。所以你理解了吗,我并不反感真小人,而现在的香港电影却充斥着一堆伪君子。

这几年,作为一个死忠的港片迷,其实我已经对多数港产片没有兴趣,甚至讨厌。很多人都在玩弄噱头,假扮情怀,那些轻佻却虚伪的创作每每引起满城的话题讨论时,则更令我觉得难过,失望。但我当然明白,今时今日的香港电影之所以沦落到这样的地步,还是与香港这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香港时局的混乱,使得许多人惶惶不可终日,看不清未来。电影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投机、虚伪的时期,其实与某些团体间的互相抽水一般,都是时代之下人的表现,又如何能够避免呢。

失望气愤时,我当然也会愤然说一句:香港电影,好走不送。但心里,又怎会舍得?我盼望着香港电影回到那种局面:真诚的娱乐,真正的开心。当然,我的这份期盼,不止是对香港电影,也是对香港,香港人。

|原载于24格

林泽秋

编剧、导演

View Comments

Share
Published by
林泽秋
Tags: 3D豪情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