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es 2014】《延巴克图》:悲壮诗意 简洁却绝不简单

非洲几乎是世界电影版图上最薄弱的一块,而阿布德拉马纳-西萨柯则是在戛纳露面的罕见非洲导演代表之一 。

出生西非毛里塔尼亚,幼时居家迁移马里,成人后赴莫斯科学习电影,90年定居法国,2007年他曾担任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西萨柯的作品常常游荡在流亡、迁移当中,打上深深的个人传记烙印。

69届戛纳电影节,是他的作品首次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拍摄的上一部剧情长片还要追溯到2006年的《bamako》,《延巴克图》(又名《群鸟之悲》)可谓是他近年来个人创作的一次厚积爆发。

力量、诗意,看似简单的画面,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构思,没有深厚的掌控能力,游走在不同人物事件见,极大的可能就是散了支架、野心、苍白而无聊。

而我们看到的《延巴克图》,则是一副如同一部非洲现代生活和宗教悲剧的简史。它充满内敛和张力,令人赞叹又震撼。没有说教,只有悲怆诗意的画面和普通人的生活,展示的却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很难了解或者逃避了解的另一个世界。

在西非马里的城市通布图(Tombouctou, 也是影片原名),因为极端宗教派圣战组织的恐怖统治,音乐,欢笑、香烟连同足球,通通遭到禁止。人们以可能的方式维持着自己的尊严和生活,一个穿着艳丽拖着长裙的奇特女人,一个被逼带手套卖鱼的女孩,几个躲在屋里深夜歌唱的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荒诞至极的极端教旨分子无声对抗。

城市外不远的沙丘上,一对夫妻和他们心爱的女儿,以及为他们看牛的年轻孤儿,似乎远离灾难,过着平静生活。直到一天,当男主人心爱的奶牛被杀,悲剧也开始慢慢走进这个简陋却幸福的家庭。

影片讲述关于极端教旨主义掌控下的非洲城市生活,似乎占据题材优势,其实并没有拿题材卖弄,甚至也没有依靠非洲的苦难来博得人们的同情和眼球。如果说极个别剧情表达还有些用意太过直白的嫌疑,它们却不影响到你的观感。大多数则充满诗意,将非洲人情世故百般融进简单人的简单生活。此外,最为难得的是那种不经意间的冷幽默,更是让悲剧平添一份荒诞。

看似平淡的画面构图精美剪辑流畅简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手机,日本汽车,现代武器和古老的游牧帐篷、牛群、黄土屋共存; 执行鞭打、酷刑的野蛮士兵却可能同时会讲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影片最大的力量毫无疑问来自它的强烈对比和反差。普通贫穷的生活和亲人彼此相爱带来的温情和诗意,漫漫黄沙,绿洲浅流,成为非洲独特的油画一景。表面宁静的生活和极端教旨主义的野蛮擦肩共存,近乎隔绝的古老生活又被现代化产品侵袭打破,种种矛盾制造了张力,最后的悲剧也成为必然。却在娓娓道来间,依旧给观众巨大震撼。

非洲动情的音乐不得不和现实遭遇的冷酷碰撞,热爱足球的孩子们伴随着节奏强烈的音乐下在沙场上扬起漫天风沙,脚下有的却只是假象的足球在滚动⋯⋯片中的那些画面,和故事里那些可爱的非洲人,一旦进入脑海就深深镶嵌。这个讲述宗教悲剧的故事,力量其实来自全世界共通的人性。

【原载于新浪娱乐】

>>>点击进入戛纳电影节专题

(编辑:史波克)

刘敏

旅法记者,影评人,曾为《电影世界》驻法记者;十多年来,协助新浪娱乐报道欧洲三大电影节及其它重要影展,并受邀为《南方周末》,《周末画报》、《北青报》和《大众电影》等众多国内媒体撰写影评、电影节和文化报道。凭借在法国积累的多年经验人脉,近年来还致力于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工作。

Recent Posts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5 天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7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