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es 2014】戈达尔《再见语言》:疯言还是智语?

Goodbye to Language (2014)
今年四月,当戛纳国际电影节宣布戈达尔的《再见语言》入选主竞赛单元,它就注定成为一个期待和热点。

戈达尔这三个字,有足够号召力牵动整个戛纳影展注册记者的神经。于是,当大师的第47部剧情长片、三维制作的《再见语言》在戛纳主竞赛单元首映亮相时,影展卢米埃尔电影宫前面排的长队就格外声势壮大浩浩荡荡。

近年来年岁已高,入籍瑞士的戈达尔以隐士的姿态,作品并不多见,他的上一部长片作品《社会主义》还要追溯到2010年。不过大师并没有落伍时代,想像力创造力也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5月21日上演戛纳的这部《告别语言》,既是他人生领悟思考的继续,也是一次对现代高科技的尝试和表达。零散的片段一如既往的充满哲学思辨、社会抨击和诗意嘲讽。时而清晰优美立体感十足、时而令人模糊炫晕且变形的的三维画面,虽然没有导演的半句点评,已经足够代表了大师对这一流行高科技的态度。

4年前观看戈达尔的《社会主义》,全片大段法语独白,却没有一句字幕翻译,苦煞现场不懂法语的绝大多数记者。这一次,不知是否有组委会的再三坚持,英语字幕在画面下方出现的时候,现场观众一颗心放下,至少不会一字不懂。不过字幕时而出现时而省略,并没有完全跟随对白的节奏。戈达尔的散漫,也许说明他早已不不在乎世人对他是否理解。

影片放映后受到欢呼般的掌声,同时这部没有任何线性逻辑和故事可言的作品,也遭遇了相当多否定的声音。《告别语言》如同它的前作,同样有许多片段组成,其中一对裸体男女,仿佛现代版的亚当夏娃,他们在家里面对电视,或者床边、洗澡间等处,彼此争执、又彼此相爱。戈达尔还在这里讨论世界的起源、以及女性的意义。

其实哪怕有字幕,影片也仿佛天方夜谭,如果讲剧情,它不足够戏剧化; 讲到画面,它也没有任何视觉奇观。有的只是种种关于人生的抽象感言、碎片,和不连贯的画面。他赞美社会学家雅克-埃卢勒对核武器转基因在40年代的预测,他谈论画家莫内,引用索尔仁尼琴、拜伦等诸多名人的名言。他甚至将自己家里养的狗Roxy放到影片中的主角位置,通过它的视觉来审视这个病态百出的世界。

不过,已经习惯孤家寡人的戈达尔的创意却足够令人震惊,对世界的思考也足够尖锐和逼近真相。它用一个人的创意在对抗一个工业的进攻。《告别语言》还仿佛是戈达尔的一份人生遗书,里面他苍老的声音响起,你们年轻人还有很多精力,而我老了,很快就要死了,但我也不会回头向你们索取。

戈达尔在影片开场还提醒观众,“没有想像力的人才会逃到现实中”,看完影片,最欣慰的就是80多岁高龄的大师,依旧想像力创造力无比丰富,片长70分钟的3D,开启了一个从未有过的3D新风格。而最后影片结尾,当犬吠声响起,接着出现婴儿响亮的啼叫,现场观众的的掌声也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这部戈达尔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你看懂了,它就是智语,看不懂,就纯当是痴人说疯话好了。

(编辑:果仁)

刘敏

旅法记者,影评人,曾为《电影世界》驻法记者;十多年来,协助新浪娱乐报道欧洲三大电影节及其它重要影展,并受邀为《南方周末》,《周末画报》、《北青报》和《大众电影》等众多国内媒体撰写影评、电影节和文化报道。凭借在法国积累的多年经验人脉,近年来还致力于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工作。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15 小时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3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6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2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