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竞
【作者简介】:王竞,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副教授。1966 年生于江苏,1990 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纪录片创作》《故事片创作》等课程。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涉足编剧、导演、制片、广告等多个领域。
主要纪录片作品:
《爻》(入选 2001 年纽约独立电影节),
《爱丁堡的天空》(2009 年中英合拍),
2008 年参与创作《永恒之火: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并任创作总监。
主要故事片作品:
《方便面时代》(第 11 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导演奖),
《圣殿》(入选 2005 年意大利远东电影节、德国亚洲电影节、台北国际电影节),
《一年到头》,
《无形杀》(入选 2009 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首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孩子那些事儿》(2010 年戛纳电影节展映、2011 年金鸡奖最佳编剧及最佳儿童片提名、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我是植物人》(2010 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影片提名),
《万箭穿心》(2013 年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影片、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大明劫》(2013 年上映)。
【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纪录片创作》课程的配套教材,根据该课程多年积累的教学内容归纳整理而成。作者对纪录片创作的核心观念及规律进行了梳理,从电影史中精选重要作品论述不同类型纪录片的选题思路、叙事策略、拍摄手法、制作技巧。全书由简入繁、以史带论、图文并茂、案例鲜活,从实用角度考察各种创作手法,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对纪录片工作者而言极具启发性,有助于解放观念、放手创作。
接上两期内容:
《纪录片创作六讲》为什么拍摄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六讲》电影—眼睛
【本期试读】
“人啊,认识你自己!”
——德尔菲阿波罗神庙铭文
出于对人生意义永恒的探寻,人类自身即是所有艺术作品中永恒的题材。了解我们的同类如何生存,他们的生命产生了何种意义,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追求,你唾弃什么样的人……对于任何一个立志以电影为生的人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叙述描绘了人类不同的生活(甚至包括神鬼的生活),从新闻、口口相传的故事、历史、小说、戏剧、《圣经》,甚至音乐、舞蹈、美术……缤纷庞杂地汇聚成海量的人类叙事,从而构成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索。当然,你的镜头可以只停留在美丽的景物、自然风光、动物世界,但如果没有对人类乃至对人性的探讨,纪录片便不成其为一门足够有价值的艺术形式。
本章所讨论的是以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图 3.1)。这类纪录片以人物为主要描述对象,以人物的命运、生活、成长、毁灭以及价值为影片的主要驱动力。为了便于讨论这类纪录片的创作规律,了解纪录片中人物的创作共性,我在这里提出了判断纪录片中人物的三个维度:
(1)色彩。
很多纪录片在选择拍摄对象的时候倾向于更有色彩感的人物。比如职业,我们会发现在电影创作中主人公职业状况并不是均衡的。我们最常看到的主人公职业包括警察、记者、间谍、设计师、画家等等(如果黑帮算职业的话),可是真的在现实世界,这类职业的从业比例绝没有电影中那么高。这是因为此类职业相比工人、农民、职员等大众职业更富于戏剧性和可看性,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色彩感。职业的色彩感强,越能诱发观众的好奇心。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能体现色彩感。相比性格普通、特点不强的人,电影更倾向于表现性格张扬、外向的人,或有明显性格特点的人;人物外形特征明显的人也常常成为电影的表现对象,在学生的拍摄作业中,残疾人和社会边缘人也占有比现实中更高的比例。
考察近年来学生纪录片选择的题材,发现其中不少都有“色彩选择”的影子:修家谱的、中国的入殓师、跳钢管舞的小伙子、为奥运会设计烟火的人、领导人的替身、被周围人视为活神仙的骗子、喜欢泡澡侃山的老北京、收养流浪猫的孤僻老人、流浪北京的艺考生……
(2)重量。
这里所指的重量并非拍摄对象的体重。以我们当今的国家领导人来说,他们的职业不具备类似警察、间谍、记者那样的色彩感,每天的工作内容不是巡视、开会,就是接见、看文件,按电影的标准,这是最乏味的。另外他们的形象甚至举止也是尽可能地中规中矩,说话尽可能地谨慎、不出错。但尽管缺少色彩,他们却具有常人不具备的重量:他们的决定可能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每天看似单调的生活,却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因此他们看似普通的一言一行,同样会牵动人们的关注。
重量并不完全指大人物的责任,小人物也一样。一个普通的工人,尽管职业、性格、外形都谈不上有色彩,但他却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比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矿工只身从山西来到四川寻找失散了十几年的妻子……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就是用这种有重量感的小人物支撑起了整个电影的叙事。
因此,重量是一个人物所受到的现实制约和生存压力。通常一个人物的现实感越强、越复杂,重量也就越大。
(3)矢量。
相对前面两个概念,这个概念比较难理解。
我们把一个人在平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通常状态叫做“常态”,这是对于电影表现来说戏剧性较低的一种状态。如果我们用电影去表现一个人物的常态,无论这个人物有多么特别,它在影片中支撑的时间都不会很长。例如乘火车时遇到临座一个陌生人,我们可能有兴趣去了解这个人是做什么的、他为什么坐上这趟车、他去哪儿等等。假设我们开始聊天,一开始会聊一些“常态”的问题,例如对方的职业、年龄、家乡等。但当这些问题都了解完以后,两个人会进入一个谈话的瓶颈。为什么呢?因为交流的第一个层面(基本信息层面)已经完成了,再往下就将进入一个更深入的层面,而进入深入层面需要与之相关的契机。如果没有一个深入契机的话,两人的交流可能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所以,尽管有些时候我们能够寻找到生活中那些有意思的人,比如有色彩感或者有重量感的人物,但如果只把人物常态当做纪录片全部的话,就会发现拍摄过程也会类似于交流遇到瓶颈,拍着拍着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
比如入殓师这个职业,我们对他们有足够的好奇心。人们在不了解的前提下,会猜测他们的生活状态跟普通人很不一样。可是如果去拍摄一个关于入殓师的纪录片就会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他 70% 的生活状态跟普通人相差无几,无非上班、下班、赶车、做饭、吃饭、睡觉,等等。唯一与这种日常状态不同的,在于他上班的内容是走进停尸房给死人化妆,这是最让人好奇和最吸引人注意的。但,等真正见识过如何给死人化妆,就会觉得它和给花瓶上的图案涂颜料有相似之处,几分钟过后,入殓师职业的神秘色彩也就渐渐消退了,其最吸引人的特色也就没有了。因此,如果仅仅凭借人物的某个突出特色去描绘他,信息量完全不足以撑起一部完整的影片。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哪怕是专门替国家领导人挡子弹的替身,其真实生活也远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神秘。我们曾经参与过一部奥运会筹备的纪录片,其中关于安保的部分非常有色彩感。之前我们都不知道特警是如何工作,感觉他们很神秘,会对他们的工作有很多想象。但拍摄过后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跟体育课差不多,不外是训练、跑步之类的。只不过有时跑步时会带着武器,或者会有一些不常见的训练项目,例如掏枪、举枪连续 100 次……最后发现安保人员的大部分状态就是如此。有时创作者在一开始会对某个神秘题材期望过大,好比想要拍一个黑帮,好不容易争取到他们同意拍摄,可是等拿着摄影机过去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没东西可拍了,片子无法进行下去。
因此,要想让人物生动,还必须通过事件。如果没有事件,无论一开始人物的状态、职业、性格是多么吸引人,单靠人物特征也就只能撑五分钟。想让人物能够在影片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事件不断地给予刺激,这样影片才有可能持续下去。所以“驱动”一词很关键,即影片的展开需要事件和人物的驱动,使片中的人物动起来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把人物理解成一个球,那么人物的常态相当于一个静止的球。无论它的色彩(光泽、质感)或重量(大小)多么引人注目,一个静止的球给人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但如果我们把这个球放在一坡上,一切就不一样了,它开始具有矢能(图 3.2)。
具体说来,人物处在失衡的状态中才会激发出动能。日本电影《入殓师》(Okuribito,2008)中,主人公大悟原本是个乐手,乐团解散回到故乡,因生活所迫才接受了入殓师的工作。从此,他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这里,作为乐手的他只是一个球,而接受了一个不被常人理解的工作则相当于球被放到了坡上。
这里的坡,相当于一个失去平衡的状态。一个人物的常态因为某种原因被打破了,就相当于球被放到坡上,从而具有了能量,这就是我所主张的“斜坡球法则”。比如我们上面列举过的人物,我们可以试着打破日常状态的平衡,从而让他们处于斜坡的上面(下面是课堂练习中同学们按照斜坡球法则提出的故事切入点):
(1)跳钢管舞的小伙子回老家,家人视为不务正业,被逼相亲。
(2)喜欢泡澡侃山的老北京遇上了难题,因为他喜欢的这家澡堂就要拆了。不幸的是,这是北京最后一家有大池子的公共澡堂。
(3)收养流浪猫的孤僻老人生病住院了。
本文为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官方授权刊载的电影图书试读系列,提供影迷更多接触电影知识的机会,文中内容不代表迷影网观点
(编辑:唐冶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