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2014】《蓝色骨头》:春天里的花朵,长在秋天里

崔健620400

作者:阿七

2010年,“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在执导过短片《故事无双》和拼盘电影《成都,我爱你》中的一部分之后,宣布将要开始拍摄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处女作——《蓝色骨头》。这部崔健自编自导并负责影片音乐的电影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漫长的制作周期,使得影片越发神秘。2013年底,制作完成的《蓝色骨头》参加罗马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特别推荐奖,之后又相继获得俄罗斯“火之魂”电影节铜奖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评委特别表彰”。影片已入围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蒙在影片上的“一块红布”将被拉开。

影片讲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网络音乐人兼黑客钟华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为了给父亲治病,他答应小老板徐天包装他的情人萌萌。父亲寄来的包裹让他了解到父母亲早年分手的真相,更解开母亲文革时期一段凄美悲烈的爱情。三个时空的故事以音乐为线索不断交错,相同的歌以不同的方式演绎,说的都是一样不能爱爱不能的情感。

《蓝色骨头》的名字取自崔健2005年的专辑《给你一点颜色》中的一首歌曲。在这张专辑中崔健摆脱以往狂躁激烈的说唱,以放松的音乐态度表达他对社会的见解。专辑中互为姐妹篇的《蓝色骨头》与《迷失的季节》最为优秀,电影便讲述了从《迷失的季节》到《蓝色骨头》的过程。钟华的父母辈是“春天里的花朵,长在秋天里”生不逢时的错乱造就他们的悲剧,而钟华是生在红旗下的新一代,从小的红色教育掩盖不了他体内“蓝色的骨头”。

崔健6204002

为了不把影片拍成一部加长版的MV,崔健对配乐的运用十分克制。倒是把钟华的旁白写成了没有配乐的歌词,或抒情或哲思。这是崔健的聪明之处,无音乐的叙事段落用以积累情绪,当音乐响起观众的情感得以宣泄,便能有酣畅之感。文革段落中的一段歌舞,无论是舞蹈、歌曲还是影像、转场都极富感染力,是电影手法的综合运用。而片末的《蓝色骨头》演出,早已是自己演唱会导演的崔健亦是信手拈来,经过大段改写的歌词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

当然影片水平的层次不齐也十分明显。文革片段最为优秀,除了文前所提的那段歌舞,倪虹洁等三位青年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在情节上暗指林立果选妃,“施堰萍”这个名字有所指也不言而喻。而在当代片段中,影片似乎找不到落脚点,对网络提及多次,但和陈凯歌的《搜索》一样,只是又一次失败的尝试。至于对记者收受红包的评判行为上很“摇滚”,对影片并无太大用处。这种现象的产生或许是因为越久远的年代,想象总能为之披上浪漫的外衣,“漂浮的时空”其实大家都有相似的定论。而导演与观众共同活着的当下每个人体验万千,以落在实处的故事拍出大众的情感就困难许多,毕竟一人一世界。

崔健说:“我原来以为自己要拍一部音乐片,开拍时才意识到自己要做的是一部爱情片。”《蓝色骨头》就是这样一部复杂也简单的电影,要知道爱情是永远唱不完也拍不完的主题,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正是每个人活生生的记忆。

《蓝色骨头》为2014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竞赛片。
相关排片信息请参考:www.siff.com

(编辑:马媛媛,徐明晨)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