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译】哥斯拉系列电影的三个时期(作者:Jim Knipfel)

文章题目:The Three Ages of Godzilla
作者:吉姆·尼普菲尔(Jim Knipfel)
来源:http://www.denofgeek.us/movies/godzilla/233998/the-three-ages-of-godzilla
译者:二道贩子/校对:彭彭

在加里斯·爱德华斯(Gareth Edward)的重制版《哥斯拉》即将上映之际,我们来一同回顾哥斯拉系列电影60年来三个特色鲜明的时期。

导演本多猪四郎(Ishiro Honda)制作的电影《哥斯拉》(Gojira, 1954)是一部有关日本历史和核武器梦魇的阴沉而诗意的寓言故事。拍摄该片时,他大概怎么都不会想到这部电影会有任何一部续集,更不要说27部之多。毕竟它不是那种大制作、大场面的暑期档系列电影。并且,在那部电影的结尾,他已令哥斯拉彻底消失了。

同时他也永远不会猜到,他那充满复仇意味的邪恶隐喻将在某个时期演变成一部搞笑动画——哥斯拉变成了日本的守卫者,或是有了几个子孙,甚至成为环境责任、冷战和经济等各类话题的象征。我敢打赌他也不会想到,这部悲剧式的电影将变为一系列动作片或高科技军事惊悚片。过去的60年里发生了如此多的转变,人们根本无法预测《哥斯拉》系列电影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哥斯拉系列发展至今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基调、风格和重心。除了哥斯拉(Godzilla)、摩斯拉(Mothra)、王者基多拉(King Ghidorah)和摩斯拉兄弟(Mothra Twins)这些角色的存在之外,三个阶段之间并无任何联系。人们所熟知的分法是系列一(昭和系列,1954-1975)、系列二(平成系列,1984-1995)和系列三(千禧年系列,1999-2004),还是挺符合逻辑的。好的,跟得上我的节奏吗?

依旧从逻辑上来说,系列一(昭和系列)始于1954年本多(Honda)那部压抑而高明的原创电影。尽管灵感源于《金刚》(King Kong)和前一年的《海底两万里来的大怪兽》(Beast from 20,000 Fathoms),这部电影却比二者更为黑暗,银幕里死亡、悲痛和破坏的量级远远超过以往的怪兽电影。影片以自我牺牲式的自杀为结局,这种情节在往后的哥斯拉电影中没有再出现过。

电影票房大卖,制作人田中友幸(Tomoyuki Tanaka)随即开始了续集的制作。次年的《哥斯拉的反击》(Godzilla Raids Again)并没有本多的参与,这从影片里就看的出来。电影先是圆滑的解释了第一部中只剩下一堆骨头的哥斯拉为何会再次出现,之后安排哥斯拉和甲龙安格拉斯(Anguirus)在东京出现,打了几场架,砸烂了几栋大楼。随后哥斯拉被人为的雪崩埋葬。除了少量片段以及山根博士(Dr. Yamane)露脸提供一些可疑的生物学推测之外,这部电影与原作并无多大联系。

本片虽算不上糟糕,但也算不上是个寓言故事。它缺乏原作所拥有的诗意,不过是一部平庸的巨型怪兽电影罢了。但与原作相比,这部续集更大程度上建立了日后大多数哥斯拉电影遵循的基本格局——电影的高潮是哥斯拉与一只或多只巨型怪兽搏斗(更准确地说是“扭打”),最好是在大城市中心以增强银幕上杀戮所展现的视觉奇观。在搏斗之前会有一些人类角色的戏份,他们在猜测哥斯拉是否会在何时何地进行攻击。过后哥斯拉要么自行离开要么被临时决定的方式处理掉。

又过了七年,哥斯拉和本多才双双回归。凭借1962年的《金刚 vs 哥斯拉》(King Kong vs. Godzilla),本多(又一次)为该系列电影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人们记忆中经典《哥斯拉》的电影形象、风格和基调就是出自本片。本多过人的视效天分让《摩斯拉 vs 哥斯拉》(Mothra vs. Godzilla,1962)和《怪兽总进攻》(Destroy All Monsters, 1968)摇身一变成为色彩鲜亮、剧情复杂的超现实童话。

同时,他开始构建围绕巨型怪兽展开的神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普遍承认怪兽的存在,但也很快忘记它们曾出现过。电影里没有人记得一年前哥斯拉踏平了东京,或是在此之前的6个月,拉顿(Rodan)从此地经过。当摩斯拉(Mothra)或王者基多拉(King Ghidorah)第五次出现时,人们还是惊讶万分。每次袭击过后,被夷为平地的城市重建一新,然后所有人都忘记了有过这么一出。随着其他怪兽发展出自己的系列电影,本多创造的世界观和神话也会相应作出变化。除去怪兽和摩斯拉兄弟,系列一在电影与电影之间不存在任何剧情上的连续性。同样的演员也许会出现在多部电影里,但出演的角色往往互不相干。每部电影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除本多之外,令这些电影魅力持久的另一功臣当属作曲家伊福部昭(Akira Ifukube)。从哥斯拉主旋律中个人风格显著的三和弦到摩斯拉兄弟的角色曲再到每一部电影各具特色的宏大配乐,伊福的配乐极大的提升了电影的档次,将它从平均水准的怪兽电影转变成一场不可思议又难以忘怀的视听盛宴。

从系列电影角度来说,本片主导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涉及到人类的角色时,他往往着眼于小人物、平凡人和边缘人物。在每部电影里,军队都会尝试阻止哥斯拉,但总是(总!是!)以惨败告终。大部分情况下军人只是一群让人记不住脸的炮灰。他们从来不吸取教训,而且显然和其余日本民众一样健忘(“向它开炮!”)。在他的电影里,英雄必然是科学家、年轻的记者或是勉强维生的发明家:正是这些聪明、讨喜的人物阴差阳错的撞上了能够拯救世界的重大线索。电影中,他很少着墨于权威人物;大部分商人和房地产商要么毫不相关,要么愚蠢至极。

另外一点要从1964年的《三大怪兽 地球最大决战》(Ghidorah, The Three-Headed Monster)说起。随着日本逐渐走出广岛的恐怖阴影,观众不再需要每年在屏幕上看到巨型核武器毁灭一切来让他们回忆起那场灾难。因此,哥斯拉电影开始了变革。在影片结尾,面对着一只更为可怕的怪兽,恶魔般的哥斯拉从地球毁灭者的立场不情不愿的变成了守护者。在接下来的几部影片中,他渐渐成为一个正面形象,一个好小伙,一个人类向之寻求帮助的半神,即便在这一过程中它仍不断摧毁建筑,四处纵火。

六十年代后期,本多告别该系列,这个理念开始有些失控了。东宝株式会社(Toho)发现他们的主要观众是青春期前的儿童,于是开始针对他们的喜好拍摄电影。这一做法通常是错误的,而且透露给观众的信息通常是这个系列电影已经走投无路了。穿着短裤戴着棒球帽的孩子成为了常驻角色;哥斯拉生了个儿子迷你拉(Minya),偶尔说说英语,据说不太聪明。哥斯拉的体型也有所改变,眼睛更大了,四肢也与人类更为相似。后期,他甚至开始跳舞、打手语、耍把戏,尽其所能取悦年幼观众。

在福田纯(Jun Fukuda)等其他导演掌控下的电影仍然是色彩斑斓的童话,科学家和发明家仍是关注的焦点,伊服的配乐仍旧提升着电影的质量,但故事越来越简单,电影开始变得低俗而乏味;随着预算缩水,观众减少,哥斯拉的活力也逐渐黯淡。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75年,在经历了21年、15部电影之后,东宝决定让哥斯拉好好休息一下,直到他们想清楚下一步该怎么走。

十年后,他们带着《哥斯拉 1985》回归。这部作品确立了系列二(平成系列)的造型和风格。为了重现经典原作的魅力,电影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做了一些改变。系列一的最后几年中用来表现有力的击打的特效技术再次成为主导,电影大量使用尖利而逼真的怪兽服、微缩城市模型以及重型烟火。即便伊福没有包办音乐制作,他所创作的主题曲仍被置于中心地位并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相较于系列一,系列二的电影与电影之间在色彩的饱和度和整体造型上更为一致,甚至偶尔还有串联起故事的线索(或至少是角色的回归)。这些电影不是超现实童话,而是针对青少年的冒险动作幻想电影——时不时在对白和故事线上还会涉及一些流行文化(《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等)。到了八十年代,日本已度过战后恢复时期,俨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强国。由本多主导的电影在核试验(污染,土地开发,外星人)之外,深入探讨了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系列二延续了这一传统。冷战的氛围在日本周围肆虐;国内有关于核能发展和使用的争论愈演愈烈;环境问题仍值得忧虑;基因工程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使人们焦躁不安——这一切在电影的故事里都有所体现。

哥斯拉自己也不再是系列一后期那个乱发脾气的傻瓜,而是又一次成为了无法阻碍的破坏性力量,有必要时可以变得异常冷酷、可怕。没有了曲棍球般的大眼睛和细长的四肢,片中哥斯拉的造型更加接近1954年的原版,但较之而言更为复杂。在《哥斯拉 1985》中他完全是座移动的活火山,到处喷射末日的火焰,但影片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观众那不是他的错;是我们造成了他现在这个样子。但在这一系列的后期作品中,他仍在保卫地球不受各种丑陋怪兽侵扰时散发着英雄气息。

因此哥斯拉是个复杂的角色,而且随着系列的推进,各种专家用一些疯狂的新理论进一步解释他到底是什么、来自何方、为什么这么做,他变得愈加复杂了。上一次出现类似剧情还得追溯到1955年的《哥斯拉的反击》(Godzilla Raids Again)。

整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哥斯拉的理解只停留在它的荧幕形象本身,没有人对他的动机做太多猜测。和美国中西部的龙卷风或加州的大地震一样,哥斯拉对人类来说只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没有必要对它进行精神分析。直到八十年代,人们不管拿到什么都要进行精神分析,这一局面才顺势改变。

在人类方面,系列二有另一个大的变化。系列一中的人类角色多为边缘人物——独自工作的科学家、产品卖不出去的发明家、新闻上不了报纸的记者——诸如此类在社会边缘挣扎的人。系列二的焦点仍放在科学家、发明家和其他的怪胎身上,但他们更多的开始为政府或大型公司工作。

这一系列初期我们认识了对抗哥斯拉自卫队(Counter-G Bureau)。这个大型政府机构的任务是深入学习、对抗以及打败(有可能的话)哥斯拉。势力(等同于早期电影中的自卫队)是该机构的军事势力。CGB作为国土安全组织,实质打击对象是哥斯拉而不是恐怖分子,如果有人觉得两者真的有区别的话。尽管电影重心仍是普通人,但焦点开始转向更有势力的集体组织。

尽管名称也许会以这样那样的形式稍作改变,但自卫队的化身将在接下来的大部分电影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哥斯拉vs碧奥兰蒂》(Godzilla vs. Biollante, 1989)中,哥斯拉与一株巨型基因突变的玫瑰战斗,其中也引出了未希(Miki),一位为自卫队工作的通灵师。她能够听到植物的想法,与哥斯拉有思想上的沟通,并且出现在多部电影中,成为该系列电影史上第一位回归的(人类)角色。哥斯拉新近的儿子(每个系列他都有一个)也在四部电影中露了脸。他并没有参与太多,但至少不像那只小混球迷你拉(Minya)一样令人讨厌。

同时,系列二中的电影开始反复提及一些早期的话题。《哥斯拉vs太空哥斯拉》(Godzilla vs. Space Godzilla,1994)中对外星怪兽起源的无端猜测让人们联想到《哥斯拉vs碧奥兰蒂》(Godzilla vs. Biollante)和《哥斯拉vs摩斯拉》(Godzilla vs. Mothra: The Battle for Earth, 1992)。同样,在一部电影中被破坏的高科技军事机器在另一部中被提及或重建。但它们的故事仍是独立且不相关的。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感觉上好像主创人员终于意识到这是一部系列电影了,但同时又不很确定。我认为这种不确定的踌躇状态源于自我意识与神话之间显而易见的矛盾性:从神话的角度来看,哥斯拉每一次的出现都是一次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在影片《哥斯拉vs戴斯特洛伊亚》(Godzilla vs. Destroyah)的最后,哥斯拉在与一只由氧气破坏者进化而来的怪兽搏斗后死去,而在54年的原作中他曾被氧气破坏者彻底的杀死。但是在他死之前,他将自己愤怒的生命力注入年轻的儿子体内。随后,小哥斯拉朝着夕阳走去,想必已在计划着在北海道发起第一次攻击。

在十年七部电影之后,东宝再一次让哥斯拉休假了,表面来看是考虑到与索尼影业的三部电影合约。索尼计划在短时间内拍出美国哥斯拉电影,已选定迪安·德夫林(Dean Devlin)和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担任第一部的编剧和导演。幸运的是这个计划很快就泡汤了,哥斯拉的假期也因此提前结束。在它死在海滩上并由儿子取而代之之后,仅过了4年。为了弥补索尼造成的经济损失,哥斯拉被召回,并以1999年的《哥斯拉2000》(Godzilla 2000)拉开了千禧年系列的帷幕。

和《哥斯拉 1985》一样,《哥斯拉2000》也是部独立的电影。电影一方面试图顺应新世纪的潮流,另一方面希望能重现旧时哥斯拉电影的精气神,同时让所有人忘记马修·布罗德里克(Matthew Broderick)。G势力(G-Force)和自卫队(the Counter-G Bureau)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哥斯拉警报组织(the Godzilla Prediction Network)——一家由一位理想主义的电脑天才和他早熟而粗鲁的女儿经营的小型公司。他确信更好地理解哥斯拉能够为全人类谋福利。他的宿敌是一家跨国公司的年轻气盛的CEO,沉迷于杀死哥斯拉。因此我们又一次回到了标准的正义高智商边缘人物对抗邪恶商人的系列片模式。

哥斯拉的外形也经过一些大的调整,后脊更大更锋利,腿更沉重,脑袋变得更小且看上去更邪恶。特效也更为先进。1985年的哥斯拉处于美苏核能僵局之间;在这里他与时俱进,面对的是一个能够吞食东京所有电脑数据的外星族群。

接下来的两部电影也是以旧式风格拍摄的独立影片,但更加强调军事武器,政府机构也以G对策本部(Anti-G Unit)的名义回归。电影有些桥段巧妙的讽刺了1998年美版《哥斯拉》,以防《哥斯拉2000》没有把工作做彻底。直到2002年《哥斯拉 vs 机械哥斯拉》(Godzilla vs. Mechagodzilla)的重启,系列三才完全脱离之前的系列,形成了自己稳定的风格和基调。

如果系列一是超现实童话,系列二是动作冒险幻想剧,那么千禧年系列(系列三)在《黑客帝国》(Matrix)、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小说、《变形金刚》(Transformers)卡通片以及动画和电脑游戏的影响下,糅合了高科技军事、动作片和惊悚片的标志性元素。年轻的怪才科学家偶尔会露个脸,但此时的焦点停留在姿态强硬的士兵以及与同样姿态强硬的高级官员身上,他们试图制造出一种巨大的双足武器投射系统来打败哥斯拉。系列三的终结三部曲中有两部的剧情是连贯的,这是该系列电影史上第二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最后一部《哥斯拉 最后决战》(Godzilla Final Wars, 2004)尽管也符合以上描述,但实质上来说是1968年《怪兽总进攻》(Destroy All Monsters)的翻拍版本。

本多不是军事战争爱好者,如果看到电影发展到这个地步,很有可能觉得是种耻辱。此时伊福早已离开哥斯拉系列,他的配乐只有很小一部分得到了保留。我们所听到的配乐大部分是本世纪最普通不过的电子乐,偶尔插入几首流行歌曲取悦年轻观众。

视觉上,这些电影占尽了那个时期流行一时的令人讨厌的坏习惯:恼人的数字颗粒、摇晃镜头、令人作呕的快速剪辑、黯淡的色调以及摄影师对灯光的拒不使用。还好有大量的爆炸场面和震耳欲聋的杜比(Dolby)声效填补不够刺激的情节。结果奇怪的是,尽管大部分特效都很实用,但整体感觉仿佛是电脑特效要了这些电影的命。

那哥斯拉呢?它仍是一只庞大笨重的怪兽,好似长着尾巴的放射性飓风。尽管人类自恃甚高,可实际上我们的军事力量无法与之抗衡。这是件好事。但同时,后期的电影里哥斯拉几乎成为事后的产物,大多数时间不过是让军事武器瞄准的定位器。影片《最后决战》(Final Wars)在简短的序言之后,直到最后的25分钟才提及哥斯拉。影片制作者关注的是人类角色间的互动,而这些角色最终也和东宝电影中的士兵一样毫无特色。千禧年系列最突出的特点是战争片元素:敌人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现,然后大闹一场。影片进展至此观众只祈祷哥斯拉能够把混账人类和他们愚蠢的耀武扬威的巨大机器通通砸碎。令人欣慰的是哥斯拉通常能完成我们的心愿。

好吧,因此哥斯拉电影以一系列独立电影中对边缘人物和怪胎的关注为起点,发展至系列二中的官僚政府机构和军队组织以及重复出现的桥段和角色,再到千禧年系列中的高科技和军队武器以及偏向于肥皂剧的剧情。要是继续顺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如果系列四重新由东宝公司制作,那么观众看到的很有可能是在HBO上以有限剧集迷你剧形式播出的《环太平洋》(Pacific Rim)。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