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Books 图书

【试读】《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背景故事


【作者】:[美] 帕蒂•贝兰托尼
【译者】:吴泽源

【内容简介】:
在《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中,帕蒂•贝兰托尼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向读者展示了色彩的强大力量。她以60多部经典电影为例,极富趣味地探讨了色彩世界带给人们的情感效应。她唤起人们注意身边的色彩,阐释了不同色彩怎样影响人们的感觉、行为和反应,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视觉化叙事中的力量。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教会电影从业者选择正确的色彩;帮助电影爱好者明白为什么他们看到某种色彩出现在电影中时,会产生欢欣、愤怒、平静或焦虑不安等感受;帮助影迷们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理解电影制作者想要通过电影色彩传达的意义,并带领读者体会色彩之于生活的力量。
这是一本电影制从业者、电影专业学生和电影爱好者的必读书。同时,对于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医生,以及所有想要深入理解视觉体验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无价之宝。

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医生等想要深入理解视觉体验的人;
对电影文化感兴趣的众多白领和大众读者。

【本期试读内容】:
缘起
本书的起源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当时我在纽约视觉艺术学校任教。我观察到,在设计班的作业中,学生们做出了一些随意的色彩选择。为了研究色彩在概念上的种种可能性,以指导学生该怎样对色彩做出选择,我让他们在下次上课时带来在他们看来是“红色”的东西。除此之外,我没有做出任何指示,也没有就此进行更多讨论。

之后在我们约定的那节课上,学生穿着红色的衣服来到课堂,同时,不出我所料,他们也带来了这样一些物品:红色油漆色彩样片、红色色卡、红色包装纸和红色织物。他们甚至用红色灯光笼罩了整个教室。然而,课堂上也出现了我未曾预料到的东西:辣椒、使皮肤出现灼热感的肌肉涂膏、安装着警铃和警示灯的玩具消防车、火辣的肉桂球,以及摇滚歌曲CD。所有人那天在课堂上的经历,永远地改变了我们关于人们如何看待色彩的认识。

就在那天,我们渐渐意识到,课堂上正在出现“红色”的行为。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大口吞食着洋葱番茄辣酱,大声讲话,并放大音量听摇滚乐。其中,男生们尤其兴奋,他们汗流浃背,骚动不止。(在一年后的“红色之日”中,我甚至不得不出面叫停了两个男生之间的尖叫比赛,而他们平时是很好的朋友。)在这个红色环境中待了二十分钟后,学生们已经准备逃离教室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全体同学都同意下周在课堂上用另一种颜色再做一次实验。这一次,他们选的是蓝色。

关于这一实验的消息在学校中不胫而走,其他班级的学生也请求参与到实验中。最后,大约二十五人组成的学生团体被分成七个小组。我们设定的唯一规则是:在实验日之前,每个小组要对他们就那个色彩所提出的概念和做出的决定保密。

“蓝色之日”让我们确信此实验是有价值的。在这次课上,学生们带来的东西与上次完全不同。他们带来了浅蓝色的大枕头、冰凉的薄荷,以及新世纪音乐。几分钟过后,这些上周还喧闹狂躁的学生停止了交谈,靠在座椅上,变得倦怠甚至低落。一种平静的感觉弥漫整间教室。与上次他们急着要跑出教室不同,这一次,他们根本不愿移动半步。显然,课堂上发生的事情需要被进一步研究。

在之后的一年中,我把色彩实验并入我的课程安排,并详细完善了实验计划。在这个学年的每次实验中,全班同学会围绕着某种颜色营造出一个环境,以便研究这种颜色与人的五种感觉之间的关联。学生们被分成四组,每组由四至五人组成。我建议在实验日之前,每组成员都不要把本组的实验方案透露出去。在实验任务变得更加明确之后,大家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具有启迪效果。当学生们开始探究某种颜色的声音、味道、气味、质地……当然还有它的“形象”时,他们发现,闻起来、触摸起来或是尝起来像是某种颜色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某种颜色的(比如,草莓尝起来并不“红”)。因此,学生在探究某种色彩的气味、触感或味道时,会相互蒙住对方的眼睛。尽管他们身处的环境充斥着那种颜色,可他们在被蒙住眼睛的几分钟里无法看到自己正在嗅闻、触摸或是品尝的东西,这让他们对自己的感官反应有了更强烈的自觉。这也让他们摆脱了视觉的束缚,寻求发掘除视觉之外的感觉联系,最终更深刻地理解这种颜色对感知的影响。比如说,在提起红色的“味道”时,学生们想到的是白色的大蒜而不是红色的草莓,这就说明在浮于表面的观察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更多东西。例如,人们一直认为肉桂的味道是“红”的,但肉桂杆在自然状态下是棕色的。即便如此,被人称作“红辣糖”的肉桂味糖果却仍被制造者人工地涂上了红色。与此相类似,被人工上色的薄荷味糖果和止咳药片常常是蓝色的,这似乎是因为薄荷的味道很“蓝”。这些产品营销人员曾经探索过的事情,似乎正是我们的实验所要验证的事情。

在这之后的二十五年间,解决色彩问题的方案和模式渐渐在我们面前浮现。每次红色实验中,几乎总是少不了墨西哥胡椒的味道、辣酱的气味、肌肉涂膏带来的发烫的感觉、玩具枪的响声,以及玩具子弹落地时刺耳的噪音。在这些实验中,我听到的最“红”的声音,是用长鞭击打半球形铜鼓发出的响声。红色确实常常激发人们喧闹的、强迫性的、侵略性的举动。下面这段文字由我曾经的学生彼得•科尔曼所写,是他为红色实验日所写的论文作业的片段,相似的见解在每年都会出现。

(右图):《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我必须声明,本人并不是一个“红色”的人。如果让我猜测的话,我会说我的性格更偏向蓝色或紫罗兰色,但绝非红色。这就让我当时强烈请求将红色作为实验对象的举动更显奇怪。当我游说别人选择红色的时候,我的声音变大了,我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富侵略性。简而言之,和平日的自己相比,我变得更夸张,更像个卡通角色,也更讨人厌。我向同学们提出要痛击那些选择了其他颜色的“落水狗”,并且质疑他们“够不够胆”挑选红色。确实,在选择红色时,我表现出的勇气出乎我的意料。

紧接着,科尔曼描述了红色实验日给他带来的感受:

在“红色之日”那天,我们着魔一般的怪异举动介于色情与荒唐之间。红色主动向你发起攻击,它扑面而来。红色的特性似乎控制了实验小组的每一位成员,从实验参与者的反应中,我感受到了肾上腺素的能量⋯⋯整间教室都笼罩在狂热之中,而我猜自己只是被这种氛围淹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单纯的实验逐渐演变成对色彩力量的揭示,这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或者可以说,我们曾忽视了它。我将在下文中提到的“蓝色之日”的无精打采和“紫色之日”的超然氛围,更强化了我的认识,即色彩影响着我们的选择、看法和情感状态。我们欢欣、愤怒、平静或焦虑不安,这些感受会被环境中的色彩所强化或抑制,而电影导演则可以强有力地利用好这个原理。

本书的语言
你会发现,我经常倾向于将某些特质归于某种色彩。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后,在我看来,色彩确实有着独特的个性。例如,火红色是“精力充沛”的颜色。这并不是说“精力充沛”是火红色本身所固有的情感属性,而是意味着,火红色能够引发观众“精力充沛”式的生理及情感回应。《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1998)中格温妮丝•帕特洛所饰角色的床单颜色与《月色撩人》(Moonstruck,1987)中尼古拉斯•凯奇所饰角色的床单颜色都是滚烫的橘红色,而这两个角色无疑都在各自的电影中有着精力充沛的行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种红色只适合表现精力充沛的行为?不是。但这个例子可以为此种颜色触发的其中一种行为做出有效的描述。一种强烈的色彩会引发人们内心的强烈反应。反过来说,因为特定色彩能让观众做出相应反应,所以他们会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动作有着特定的预期,例如,在看见红色后,观众会期待一个“精力充沛”的动作。

色彩的确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这可以帮助电影在视觉上定义某个角色的性格弧线,或使故事的层次更加丰富。以斯派克•李的《黑潮》(Malcolm X,1992)为例,明艳亮眼的红色定义了主人公马尔科姆混迹穷街陋巷的阿飞岁月,蓝色主导了马尔科姆在狱中进行沉思冥想的人生阶段,而金色则定义了他在圣城麦加得到启示的时光。这些色彩将主人公的生命旅程分隔出了不同层次,三种色彩分别对观众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它们的叠加又为观众赋予了累积性的效应。红色引发能量,蓝色催人内省,金色则激发出灵性、智慧和顿悟。《黑潮》的制作设计师维恩•托马斯(Wynn Thomas)在书中描述了他是怎样将本影片以三幕式结构进行构思的,其中每一幕都由某种色彩来定义。


(上图):《黑潮》( Malcolm X ,1992)

本书的组织方式
本书被分为六章,分别讨论了色谱中的六种重要颜色:红、黄、蓝、橙、绿、紫。我为每种颜色都设置了一个主页,为这种颜色在感情和心理方面给人带来的影响做出了描述。紧跟其后的是两个小节的文字,它们详细探讨了最能说明上述影响的电影范例。每个小节又被细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体现着这种颜色的一个特性,它可以影响我们对电影的情感回应。

有些电影会用一种色彩在全片中的转变或渐变,为角色和故事的演变加以支撑;另一些电影则会用一种色彩突出的精彩场景定位某个角色,或者扩展故事。因此,本书的每小节之间长短不一。如果一部电影突出运用了多种色彩,那么这部电影会被归至对全片影响最大的色彩的章节中,而出现在片中的其他色彩会在相关章节页旁边的空白处被标注为“辅色”。请大家注意这些标注图案,因为我对每部电影的评述都依照其剧本顺序,有时在同一部电影中,辅助色彩会后来居上,占据主导地位。

在本书的目录中,举例分析的电影,依据其片名、色彩或情感状态分类,从而便于读者在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当然,读者也可以依据个人需求,从任何一页开始阅读本书。

我为什么选了这些电影?
本书的研究范围既包括大制片厂电影,也包括小规模发行的独立电影;既包括奥斯卡获奖影片,也包括在首映时反响不佳,直到近期才被重新审视的电影。我在书中选取的每部电影都呈现了对色彩的出色运用,其中一些在某个重要场景或段落中强调了色彩的作用,另一些则把色彩作为主题元素,在全片中充分利用。例如李安的《卧虎藏龙》就充分利用不同色彩,为全片的故事和片中角色的性格弧线做出了定位,因此它分别出现在四种色彩的下属章节中。

有些电影在视觉叙事层面十分丰富,其视觉隐喻也十分多样,以至于它们本身就足以成为一堂有趣的色彩研讨课。为了扩展我们在视觉层面理解电影的方式,我有时会详细探究一些电影的细节元素,比如《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中的潜意识象征、《不可饶恕》(Unforgiven,1992)中的视觉反讽,以及《玉米田的天空》(MyFamily,1995)中的视觉政治学。

对读者的重要提示:关于六种特性
在本书中,我分别为每种色彩列举了六种特性(例如,红色具备有力、情欲和挑衅等特性),是因为这些情感效应在我们的研究中一次次地重复出现。它们只是色彩运用中的一些范例,对它们的列举不是为了限制和束缚你的创作,而是为了激励你从这些范例出发,对色彩进行进一步的独立阐释。请记住,某种蓝色在表现其被动特性的同时,也可以显示出忧郁或理性的特性,同样,像绿色和紫色这两种不同的颜色,却能同时拥有“不祥”的特性。色彩所体现的意义,最终要由它们所处的语境来决定。我还能用很多理由向你证明,在运用色彩时应当自主思考,不要把本书的分类方法当作僵硬的公式来使用。你也可以试着召集一组人,让他们围绕着某种色彩创造出一个环境,并观察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为的变化。最终你会发现,只要你不去主动干涉实验过程,每次实验的结果将会出奇的一致。

我的目标是增强你对视觉信息的敏感度。我想让你锻炼自己的感官神经。单纯地观看一部电影非常简单,观看并理解一部电影则需要技巧。

来自作者的警告
我曾多次从不同电影制作者口中听到同样一句话:“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色彩。”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危险的错觉。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事实上,我的研究表明,我们无法随随便便地操控色彩。在针对色彩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进行了二十年的研究后,我相信,是色彩在决定我们的思维与感觉,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一事实。

色彩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其中一个原因要归结于一种叫作共振的现象。来自圣地亚哥的生物共振学者玛丽安•基尔马丁(MaryAnnKilmartin)曾向我讲述过198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洛•卢比亚(CarloRubbia) 的观点。基尔马丁称,组成我们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物质实体,而是数以亿计的光束。她解释道:“基本上,人类完全是由光线组成。我们看上去像是实体,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式让我们只看到了光的粒子性。但我们知道,光具有粒子(实体)和波(频率)的双重形式。我们能‘感受’到光,是因为我们和以波的形式出现的光产生了共振。这就是当我们说自己有种红色/ 愤怒/ 充满能量的感觉时,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

人类感知的局限性,让我们无法看到影响着我们“感受”的光波。反讽之处也正在于此:色彩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感觉与行为。举例来说,当我们走进一个红色的房间时,红色与我们的身体就会像两个音叉一样产生共振,而在此时,我们的整个身体系统就像哼唱一个音符一样哼唱着“红色”,对我们的身体、心理和情感发出相应的指令。


(上图):《费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

每种色彩都对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即便是某种色彩最细微的变动,都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有才华的导演手中,色彩可以成为在潜意识层面构建故事的有力工具,它可以让一个场景变得反讽或者荒诞。在《费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中,当汤姆•汉克斯在弥留之际一边紧握着输液架,一边翻译着一段关于爱情与失败的歌剧唱词时,一束不知从何而来的强烈红光缓缓地笼罩了他。这束光以视觉方式在角色的情感伤口上撒了把盐,我们无法将它忽视。这束红光,与汉克斯的台词以及电影配乐形成了视觉对位。红色是他未曾说出的愤怒和致命的痛苦,同时也作为一个视觉形容词,支撑并维持着汉克斯的精彩表演。

另一方面,在影片《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2001)中,浅红/ 粉红色极大地影响了观众对吉恩•哈克曼所饰主人公的态度。他在片中做了些极其卑鄙的事情,但因为他总是被泡泡糖般的粉红色围绕,我们会出于本能地不太把这一切当回事,因为粉红色让他看上去很傻。

色彩对观众有着操控作用,但观众却对此毫不知情。色彩在潜意识层面的这种特性,可以被出色的导演化为神来之笔,却也被平庸的导演白白浪费。但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如果我们不对色彩加以掌控,反而将控制权拱手相让,其后果无异于看天吃饭。色彩会无视我们的意图与目的,继续与观众共振,继续向观众发出信号。所以,无论银幕内外,我们都应当对自己的作为有所知觉。

本文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官方授权刊载的电影图书试读系列,提供影迷更多接触电影知识的机会,文中内容不代表迷影网观点

(编辑:唐冶挺)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Share
Published by
Cinephilia
Tags: 世界图书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1 天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