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两天一夜》:故事就在这里,生活就是那样

达内兄弟的《两天一夜》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女主人公Sandra 是一间小公司的工作人员,因患有抑郁症而面临着被裁员的风险。公司内部16名职工举行投票:裁掉女主人公或者加薪1000欧元。在丈夫的鼓励下,Sandra 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一一拜访这16名职员,劝说他们放弃加薪而选择让她留下来。

受限于两天一夜的时间,电影的叙事非常紧凑,很少有情绪表达的空间,即便有也停留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故事背景在电影开篇快速交代清楚,然后Sandra就开始了她的劝说之行。中途失望过一次,又重新振作。最后投票结果是8:8,Sandra没能超过一半的票数,她离开了公司。有一个小插曲是:公司老板(或者经理)在最后提出让Sandra留下,这意味着另一位临时员工就不能续约面临失职,而这位员工在投票中是支持Sandra留下的。于是Sandra选择自己离开。

从故事情节看,观众会以为这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情景剧。里面有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有主人公个人心理历程的成长,有所谓的成败,还有小插曲。以好莱坞式的模式,这会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正能量,Sandra的故事就是一个美国梦的缩写,可以说是“虽败犹荣”,甚至投票选择还可以投射出对于人性的争论。

但是别忘了,这是一部入围戛纳金棕榈的影片,它总有它的特别之处。

达内兄弟对于故事的讲述非常节制。故事只有一个明显的悬念:投票结果。而这个悬念足足拖了90分钟。一方面,这反映出了编剧(亦是达内兄弟)编写故事的水准;另一方面这样的方式也挑战着观众的耐心。观众需要同Sandra一同去感受一次又一次的拜访,一次又一次无奈的劝说,还有很多次的被拒绝。但是,影片最值得提出的是,在90分钟的叙事时间里,可以说没有任何煽情的部分,也没有激烈情绪的出现。对白很平常,没有励志的语言,也没有绝望的悲鸣。在最失望的时候女主角甚至是没有对话的:女主角吃下了所有治疗抑郁症的药丸,然后躺下睡觉。音乐的运用也非常节制,也减少了煽情的可能性。印象中只有一处用了比较情绪化的音乐,而且不是背景声。当Sandra同丈夫,同事一同开车回家时,他们都说到喜欢摇滚,开车的丈夫把音量调大,三个人跟着节奏唱了起来。可是这个段落不到一分钟。影片结尾,Sandra离开公司,走在一条公路上,然后摄影机停止不动,画面变黑,预示着影片结束。没有背景音乐,最开始会以为电影此时没有使用任何音效,可后面又隐隐约约听到了公路上汽车开过的声音,这也成为影片真实感的表达方式。而影片的拍摄也几乎是在室外,镜头的运动让观众觉得一直是处于自然光中,加上纪录片一般的拍摄手法:室外人物活动的跟拍,大量近景镜头,少有空镜头……都让电影有了很强的真实感。因此,《两天一夜》虽然有了一个看似“精彩”的故事,结果效果却是“平淡”的。

但是,这种“平淡”却形成了这部电影非常吸引人的魅力,也是一种少见的“平淡感”。当然,有很多电影都有一种“平淡感”的美学风格,像是亚洲的小津安二郎,贾樟柯,侯孝贤。但在这些“ 平淡感”之后,总有一些导演个人的情怀想要传达,或者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愁”与“思”。就个人观感而言,《两天一夜》并没有带来复杂的思绪,很难感受到其中主人公的励志情绪,低下阶级的生活苦恼,以及这个经融危机缩影下的故事的悲哀或讽刺。

《两天一夜》还引起了这样一个问题:电影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当我们看了那么多励志的故事,做了那么多梦,流过那么多眼泪,也有了那么多深邃的思考后,电影又意味着什么呢?当我们已经熟悉励志故事的套路,知道电影这台造梦机的逻辑,明白流泪的原因,发现深邃思考(这些思考是伟大的影片带来的)后面其实只是另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反对主流的、现有的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的操作时,我们是否还会沉迷影像的魅力?是不是还会心甘情愿地坐在黑暗的影院里看这台造梦机“千变万幻”的故事?我们是不是还能对于这些已经熟悉的故事,情绪和情怀心有戚戚焉?观众的审美风格会怎样走下去?而电影又去怎样发展下去呢?这是交给未来的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去评判一部电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我们需要一些电影来激起我们的肾上腺素,我们也需要一些电影来满足我们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体验,我们还需要一些电影来帮助我们沉淀自己,思考问题。当然,我们同样也需要一些电影像《两天一夜》一样,看完之后就像没有看一样的平淡。无所谓中意与否,更无所谓好坏,观众需要的是它们的所有的寻在。

因为,故事就在这里,生活就是那样。

杨沛

爱丁堡大学电影策展硕士,90后,处女座。翻译,影评,编辑,运营,飘飘荡荡,在电影世界里还居无定所。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4 周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4 周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1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1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