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亲情类电影就是我的死穴。初为人父后,《亲爱的》这种与骨肉血亲生离死别的故事对我的杀伤力可想而知。从鹏鹏出场的一刻,我就无法自拔地陷入感同身受,更不要说后头虐过了A面,翻到B面接着煎熬。一部电影下来,眼泪流量足以让影厅二十米开外的过路人关节炎发作。
首先,我还是很佩服陈可辛导演的。从他初入大陆市场的《如果•爱》到这部《亲爱的》,应该讲他是北上港导中对大陆市场摸索、适应最好的。这部《亲爱的》如果不作事先了解,你根本无法相信这是一部香港导演作品。所以某种意义来讲,他是打通两岸三地的文化隔阂,真正以“华语电影”这个大概念进行创作的。而且每部作品在流畅表述的同时,不忘赋予现实寄托。像这部《亲爱的》尖锐表现拐卖儿童问题,其勇气与社会责任,都是值得赞许的。
不过,用纸巾拭清了泪水,集中到影像本身。必须承认的是,电影完全有可能做得更好。
一如开头我那丢人的表现,像这种题材,本身就对观众有天然的冲击,不是需要去找煽情点,而是只要将情节展开,步步可见呜咽,处处皆是泪痕。所以,对于这样的故事,你所需要做的,不是刻意地去“煽”,相反要有足够的克制,删繁就简,将料用到实处。须知,用生洋葱让人流泪不算你的本事,将洋葱皮贴到别人的眼镜片上让人流泪更是耍赖,而教人品其鲜美未知其刺目才算绝技呢。恐怕是影片主创在前期的采访中得到了大量素材,每样都觉得好,每个段落都可生发出一段动人故事,结果不忍舍弃,呈现在影片中的效果就是步步泪花,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编剧思路也直接影响到了拍摄。作为基调偏于现实的影片,在鹏鹏走失的段落里,影片用慢镜,车内车外多机位的切换和极有危机感的音乐做了大幅渲染,一改前几分钟偏向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煽”的意图流露得太过明显。这让影片开篇三口人生活流对话奠定的平实基调,瞬间荡然无存。表现远远大过呈现,虽然“煽”的效果显而易见,但未免会有过犹不及之感。
而在影片多重视角与主题的阐发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相当之多。影片可以明显划为两部分,主题都是“寻”,而主体和权重则恰好相反。其实一重“地上地下”的颠覆倒转如果做到位,整部影片刚好构架与主题达成统一,堪称完美。在主线之外,更有以张译扮演的韩总为代表的“寻不着”一线,此线也是重要补充,放进去,无可厚非。但以此一部影片之力,有两段式主线搭一条副线已经足够丰满,可我们看到的是每条线被无限切分:鲁晓娟的自责,生不生二胎的纠结,韩总对死亡证明的愤慨……每一段都是足以拿出来深挖的泉眼,却都沦为了单个场景的煽情点,煽完了事,再无余味。
后半部将高夏律师带出,他作为后半部主角之一,有点事业取巧、亲娘疯癫的前情理所当然,但蓄势是要发作的,结果这些戏只是成为角色个性的写照——占着那么多戏份,功能却这样少,未免太浪费了。这只是后半段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后半段都只是单纯描述现象之惨,观众如同李红琴一般疲于奔命,还未来得及从苦情升华为悲剧,就戛然而止了。其实,真以创作论,不论原型如何,小女孩的戏份都不是重点,留了反而会分散兵力,不如直接舍了女孩一节,单单围绕两方对男孩不分高下的爱与男孩拧巴的父母认同着手,效果只会更佳。但我们看到的是,在一场不痛不痒的法庭戏后——顺便说一句,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法庭戏很难拍得多好看——影片在一次莫名其妙的体检报告后告终,连高潮都没有。这根本就不能算是开放式结局,更像是编不下去了,就此了断吧。
在这些问题上,我还是要不免俗套地引述近年两部类似题材的佳作一比: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和日本电影《如父如子》,都是亲情纠葛,单论题材还不及《亲爱的》这样剑拔弩张。《一次别离》以抽离的悬疑贯穿始终,不仅带来情绪的疏泄,更让人对每位角色充满同情和理解;《如父如子》则深沉内敛地探讨着血缘与亲情,于无声处听惊雷。两部作品都足够冷静、克制、内敛,但在眼泪之外,带来的精神震撼却远较《亲爱的》为深。
《亲爱的》结尾,导演插入了故事原型的真实画面,看到电影中的不圆满在现实中能够取得相对圆满的解决,颇令人欣慰。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社会意义。但现实意义并不总是艺术水平的救兵,要是在观照了社会之外,再来观照一下电影自身,那就更好了。
【原载于《虹膜》】
(编辑: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