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刚在“南都娱论”分析完金马奖的评审机制,就闹出了巩俐经纪人炮轰金马的风波。事件中谁有失风度谁反应得当,相信明眼人都心中有数。巩俐的经纪人曾先生,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说的话最令我惊讶,比如“金马格局太小,标榜国际,但最后成了金马台湾影展”——21个现场揭晓的奖项大陆人拿了16个,这还叫台湾影展?比如“金马被禁,内地香港都看不到……金马应该反思”——那YouTube、Facebook在大陆看不到也是它们的错咯?其他的话不多评论,说说这事的盲点:
1 侯孝贤。
颁奖礼当晚,侯孝贤和巩俐作为最佳导演奖的颁奖人登台,照例在开奖前有一番寒暄。此时最佳女主角奖尚未颁发,侯孝贤却对巩俐说:“下回(你)来呢,就希望是站在台前拿奖。”这话说得实在失当,尤其是出自刚卸任的金马奖执委会主席之口;看现场画面,巩俐当时也似乎愣住了。旁人很容易这样想:您怎么知道巩俐这回就不能站在台前拿奖了?金马不是号称公正、保密吗?我无从了解侯孝贤那一刻是否知道最佳女主角是谁,也愿意善意地相信他只是表达有误,但我觉得,该有人去问问他。
2 怎么猜奖。
本来就是陈湘琪(《回光奏鸣曲》)、巩俐(《归来》)、赵薇(《亲爱的》)三强鼎力的局面,但陈湘琪演的是独角戏,女主角又是台湾电影为数不多有望拿奖的项目之一,这么多变数之下,没有谁该抱着必中的心态去颁奖礼。好的经纪人,工作内容之一应是帮艺人调整心态;做好盘面分析,就算自己对这些事不熟,也应设法找到对的人来参谋。
3最后,我觉得比骂金马更可怕的,是不接受与己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金马是精英文艺,但只要它是公正的,何必对它恶形恶相呢?电影本来就见仁见智难以比赛,绝对公平也从不存在;金马可以力排岛内争议,不独尊台湾电影,我们却不能包容金马的“小众”?拿多少亿人来说事,仿佛审美也必须民粹,必须唯利是图。这种今天毫不陌生的思维模式,才像渐渐渗透扩散的毒素一般可怕。
但愿是我多虑。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