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2015】《没有人喜欢黑夜》:冷天看冷片 话题也冷

  柏林虽不像戛纳那样讲究“嫡系”,但如果一定要列出几个宠儿的话,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一定是其中之一。科赛特曾六次参加柏林电影节,且是2009年评审团评委之一,所以其新作《没有人喜欢黑夜》(曾佚名:《弃绝之夜》)在关注度和卡司量级远比不上另外两部竞赛片《沙漠女王》《圣杯骑士》的情况下成为本届开幕片也就不意外了。

  今年电影节开幕前连下两天大雪,大冷天也拦不住人们去看开幕片,组委会不得不临时加开一个放映厅。但放映之后,相信没有几个人喜欢《没有人喜欢黑夜》。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史上“到达北极第一人”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的妻子约瑟芬,穿越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千里寻夫,经历巨大牺牲到达皮尔里建立在北方的基地,却只能在黑暗寒冷极夜降临的恐惧中无助等待已经离开的丈夫。黑夜与寒冬来临时,唯一留下来与她相依为命的,是一个怀了她丈夫骨肉的因纽特女人。

  这位偏爱冬季的导演再次将镜头对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冰天雪地场景。然而挪威取景加上摄影棚拍摄所营造的北极冰原在本片中并不出色,起码一定不能打动作为评委的《雪国列车》导演奉俊昊。视觉上不够震撼,在很大程度上损耗了环境对生存残酷的衬托意义,使得影片前半段探险部分平庸乏味。当然视觉并不是问题重点所在,一位以编剧身份拿过包括西班牙电影最高奖戈雅奖在内众多奖项的导演,在叙事上的平淡才是硬伤。饰演约瑟芬的朱丽叶-比诺什在这段平铺直叙的段落里毫无发挥余地,表演显得生硬又刻意。

  直到菊地凛子饰演的因纽特女人ALAKA这个角色出现,影片才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数量不多,但令人意外的几个戏剧冲突建立起来。两场意外转折的戏份让恶劣环境变得有意义,比诺什这样的老牌影后也立刻找到表演依据,几场非正常精神状态的戏就回到应有水准。

  在后半段里,伊莎贝尔-科赛特作为女导演,对女人之间细微情感的把握和表达是可圈点的。约瑟芬从最初因文化不同对ALAKA产生排斥,到知道真相后的震惊痛苦,转而相依为命生出的相怜相惜,以及两个女人母性力量的自然流露,都是影片值得肯定的部分。

  但也尽于此了。片中女性角色并没有脱离性别局限,尽管导演试图让失去了精神神祇的约瑟芬和失去了孩子父亲的ALAKA互相填补缺失的身份,然而始终没有跳出受制情感的小格局。菊地凛子控制着本还算流利的英文,用故意蹩脚的发音“不经意”间做出对男人与女人、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阐述,缺了大气与智慧。

  导演科赛特携朱丽叶-比诺什、菊地凛子等主创出席了映后的新闻发布会,科赛特张扬的性格和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要比影片本身更具感染力。这位第七次携作品来到柏林的导演不可避免的被再次问到女性导演的身份问题。科赛特认为作为创作者,女性与男性没有那么大的不同,反而是男女导演的待遇差别应该更受到关注。这位混不吝的女导演还公然抱怨挪威的拍摄环境,声称除了挪威人很好,剩下的拍摄环境都很不如意。并且自爆最开始尝试在挪威找一个当地制片人,然而没有人愿意接这个剧本。

  三个女人一台戏,科赛特、比诺什和菊地凛子的互动让发布会气氛还不错,但这不能改变影片平庸的事实。柏林电影节更需要一部有热度的影片让媒体和观众兴奋起来。

【原载于搜狐娱乐

(编辑:Yuruky)

帼杰

旅法影评人,曾经应邀为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担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特邀影评人。

Recent Posts

在她的时间中: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访谈

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时间流逝。并…

2 月 ago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 月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2 月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2 月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