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Industry | 行业

【译】丹麦电影简史(1896-1910):北欧电影公司的崛起

《猎狮记》(Lion Hunting /Løvejagten,1907),Viggo Larsens导演|©️DFI

本文将按照编年顺序,详细论述丹麦电影史每十年间的主要影片、主导趋势与类型、电影创作者以及这些电影产生的政治语境与机构体系构造。

“丹麦电影简史”涵盖了丹麦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逃避现实到直面社会现实,从家庭情节喜剧到道格玛(Dogme)运动,从主流到先锋,从动作片到纪录片在内的全部历史。《丹麦电影简史》一文,是对1890年代至今(2010年)丹麦电影发展演变的整体概览。

丹麦的电影放映活动始于1896年;翌年,彼得·阿尔菲特(Peter Elfelt)拍摄了首部丹麦国产电影。丹麦第一家电影院在1904年出现,两年后欧尔·欧尔森(Ole Olsen)创办了北欧电影公司(Nordisk Film Company)。自1910年起,该公司开始把重心转向制作长篇电影,由此开启了丹麦电影的黄金时代。

市政厅广场:丹麦首场电影放映

丹麦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是在1896年6月7日,距离1895年12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电影首映相隔不到半年时间。当时,剧院经理维尔赫姆·帕兹特(Vilhelm Pacht)放映了一系列短片(可能是由英国人拍摄制作的),地点是哥本哈根的Panorama影院这座矗立在市政广场的木制阁楼,位于它后面的市政大厅彼时还未竣工(大厅于1905年告竣)。

阿尔菲特(Elfelt)和欧尔森(Olsen):早期丹麦影片和影院

直到第二年,第一部丹麦国产电影才姗姗来迟。摄影师彼得·阿尔菲特请来精通技术的延斯·保罗·安德森(Jens Poul Adersen,被誉为来自“尼尔根的男人”[The Man from Nellerød]),让他组装了一台能拍电影的摄影机。在1897-1907年的十年间,阿尔菲特拍摄了近百部影片,多为时长数分钟的短片,它们从丹麦皇室的角度记录了当时的丹麦文化、日常生活以及公共事件(1900年,他受命成为丹麦皇家摄影师)。

除了一般所认为的首部丹麦电影《驾格陵兰犬雪橇车记》(Driving with Greenland Dogs /Kørsel med grønlandske Hunde, 1897)之外,他还拍摄了Brandvæsenet rykker ud (1897), Brydekamp mellem Beck Olsen og Poul Pons (1899)和Czar Nikolai II’s Ankomst til Helsingør (1901)等影片。阿尔菲特也拍摄了一部剧情短片《执行死刑》(Capital Execution/Henrettelsen, 1903;现仅存残片),该片灵感来源于一桩发生在法国的真实案件(一位母亲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丹麦第一家经营成功的电影院——Kosmorama(译注:英文Cosmorama,意为“世界风景照展览”)——于1904年在哥本哈根开业。这家影院的老板康斯坦丁·菲利普森(Constantin Philipsen)在接下来的数年间建立了一条覆盖全国的电影院线。1905年,Biograf电影院也在哥本哈根开业,它的所有者欧尔·欧尔森(Ole Olsen)后来成为了早期丹麦电影史的核心人物。他出身寒门靠努力出人头地,掌管着包括一家瑞典游乐场在内的众多产业。为确保自家影院有片可映,他开始涉足电影制作。1906年11月,Olsen创办了北欧电影公司(Nordisk Films Kompagni,即现在的Nordisk Film)。除了1928-1929年的一次破产外,这家公司一直都是丹麦电影行业和传媒领域的中流砥柱。

图:北欧电影公司成员(中为Ole Olsen)|©️DFI

北极熊与雄狮:北欧电影公司(Nordisk Film)的起步

北欧电影公司的标志是一头站在地球顶端的北极熊,它创办后出品了一系列影片迅速崛起,影片包括:滑稽剧如《建筑师的岳母》(The Anarchist’s Mother-in-Law,Anarkistens Svigermoder, 1906);文学改编影片如《和茶花女在一起的女人》(The Lady with the Camellias,Kameliadamen,1907);讲述大胆冒险故事的影片《盗贼的爱人》(The Robber’s Sweetheart,Røverens Brud, 1907)以及最广为人知的《猎狮记》(The Lion Hunt,Løvejagten,1907)。片中猎人们追捕并杀死了两头狮子,影片外景地位于西兰岛[Zealand]罗斯基勒峡湾[Roskilde Fjord]的一座叫Elleore的小岛上)。这些影片均由公司的常驻导演维果·拉森(Viggo Larsen)执导,时长在10-15分钟左右。北欧电影公司也获得了国际性的成功,接下来的几年里它先后在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建立了多家分支机构。

北欧电影公司视野开阔的商业成功也刺激了一批同行业公司的成长,其中就有一家叫Fotorama的小公司。该公司位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尔胡斯(Aarhus),它于1910年发行了优秀之作——情节剧影片《白奴血泪》(The White Slave Trade/Den Hvide Slavehandel)。影片共有3本,约40分钟,而当时常规影片时长不过一本而已。北欧电影公司立即着手抄袭这部影片,并于4个月后发行了自家版本。北欧电影公司正是由此开始,走上了以长片为赌注的电影公司发展之路。这是丹麦电影短暂的黄金期的开端,丹麦电影在之后几年的国际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

|英译:Daniel Sanders 翻译:keyloque 校对:一个Delpy @迷影翻译

Peter Schepelern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国际上最为著名的丹麦电影学者之一,是新丹麦电影、道格玛95和拉斯·冯·提尔的研究专家,在上述领域出版了一系列著作,被翻译成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捷克语和中文等多国语言。

Share
Published by
Peter Schepelern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1 小时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