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Interviews | 访谈

【译】情节?有画笔就够了 —— 一位艺术评论家眼中的《透纳先生》和其他艺术类影片

作者:ROBERTA SMITH
来源:《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2015/01/02/arts/an-art-critics-view-of-mr-turner-and-other-art-films.html
译者:weisskong 校对:JaysterPan

蒂莫西·斯波在迈克·李的电影《透纳先生》中饰演英国画家J.M.W.透纳

我疯狂热爱关乎艺术和艺术家的电影。不管这些电影是佳作,还是烂片,亦或者是中庸之作,我观看此类影片就像在看一场体育比赛或者游戏秀,你总是要不停地计分:电影中哪些部分是恰到好处,哪些似乎表达过分,哪些因为过于不准确以至于让你坐立难安。当然,在给电影纠错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全都知道”的满足感。

不过作为一位艺术评论家,光累加分数可不够。观看艺术类电影需要投入大量的感情,你就像一位观看孩子橄榄球赛时紧张的家长,这牵扯到一连串混杂的情感和内行-外行的张力感。一方面,你希望有关艺术家的电影可以向大众普及艺术,同时有鉴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你又希望这些电影看上去真实可信,能够真诚和尊重地描绘艺术世界。

在看完影片《透纳先生》(Mr. Turner)以后,我对所谓的客观性有了新的认识。迈克·李(Mike Leigh)全神贯注于英国著名画家J. M. W. 透纳(1775-1851)生命的最后岁月,这样的处理无疑很简练。透纳的画作极具半抽象性,他同时运用真实的材料作画,因此也是现代艺术的基石。当我和朋友在影院电梯内讨论这部电影时,有两位观众询问我们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我回答说: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对艺术的很多理解非常到位。那二位是怎么想的呢?“没什么感觉,”他们直率地回应道。因此,这里有一个忠告:艺术工作者喜欢艺术电影的原因往往不被大众接受。

过去一年出现了过多有关艺术的电影,从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的纪录片《国家展览馆》(National Gallery)到蒂姆·波顿的《大眼睛》(Big Eyes),前者以精巧却催眠地方式勾勒了伦敦博物馆——世界上馆藏最多欧洲油画的博物馆之一,后者激动人心却也让人费解,影片讲述了画家玛格丽特·基恩(Margaret Keane)以及她与反社会人格的丈夫沃特(Walter)争夺“大眼流浪儿”肖像权的斗争,蒂姆·波顿在该片中的表达不是过分就是不到位。(《大眼睛》中另一个令人不安的细节,约翰·卡纳戴(John Canaday)是60年代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员,该角色竟然由傲慢无比的特伦斯·斯坦普(Terence Stamp)出演,他打着英国领结,满嘴英式口音。)

当然还有一堆新潮3D电影,包括那部毫无意义的《3D版达芬奇的内心》(Inside the Mind of Leonardo in 3-D),不过片中彼得·卡帕尔蒂(Peter Capaldi)背诵达芬奇笔记内容的情节倒是很有意思。那些艺术家们令人赞叹的风景画,一旦落入3D的形式,就像一堆突然蹦出来的贺卡一样,索然无趣。

这些陪伴我的电影构成了一种奇怪地不可思议的三位一体,虽然不是刻意的,但它们之间却相互联系,因为它们都围绕着艺术创作和艺术体验的核心——看,不管是因为工作,还是出于兴趣,甚至只是简单地想探索这个世界和你自己。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国家美术馆》剧照

在我看过的艺术家传记类电影中,《透纳先生》无疑是上乘之作。另外两部虽然都是纪录片,因为差异太大,可以说根本是两种影片。第一部是《国家展览馆》,全片没有任何的画外音解说,整部影片就是观看和聆听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和来此观赏艺术品的游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嘈杂的《蒂姆的维米尔》(Tim’s Vermeer),该片由魔术师泰勒(Teller)导演,并由其魔术搭档宾·吉莱特(Penn Jillette)激情解说,影片讲述了一位德州的发明家蒂姆·基尼森(Tim Jenison)着迷于维米尔神秘的作画方式,以至于他自己也尝试那样作画,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这个过程可以说是DIY的N倍加强版。

虽然不是透纳专家,但作为一位艺术评论家,我欣喜地发现《透纳先生》这部作品没有任何别扭的地方,主要原因如下:透纳自私的人格和他对艺术创作的一心追求构成了全片的主线并推动影片的开展,辅以由此造成透纳先生周围人伤害的副线。影片的深层次内容略显陈词滥调,但描绘的还算生动:天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异类并且勤于常人;人要为其雄心壮志付出代价;才华不看阶层,比如透纳,即便他是一位理发师的儿子,凭借自身异禀的天赋和才能,他磨平自己鲜明的棱角以适应那些相当怪异的贵族客户。我听说透纳总是用大量咕咕哝哝的词汇发音敷衍一些人,这点在片中被演员提摩斯·斯波(Timothy Spall)非常精彩地演绎出来了,对于又坏脾气又孤僻的透纳来说,忠于自己工人阶级的口音似乎很完美。

总体而言,全片花费大量时间展示透纳先生默默地从事所有艺术家都会做的事:观察和思考。幸运的是,透纳先生在游历英国和欧洲的同时做着这一切,他经常徒步而行,寻找各样的主题,近距离观察光和天气,同时迅速地将它们以素描的方式记录下来。(演员斯波先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作画,在画架旁的形象让人非常信服。)我们不停地看到透纳先生吸纳延绵壮阔的海岸,冷峻的孤丘和凛冽的荒原,这些自然景观在迪克·普波(Dick Pope)的镜头下愈发精美,开场镜头中几乎每一帧都有种精心创作的油画美感。

这部影片随处可见令人愉悦的精准细节,从透纳为自己设计的旋转调色板,到皇家艺术学院画展开幕前日的熙攘人群,当时艺术家们在相互角力,同时给自己的作品在做最后的润色。在一个场景中,透纳无视了身旁一位奋笔而作的画家,他的画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红色,这位便是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博(John Constable),他是那个年代唯一一位可以与透纳比肩的画家,不过我们英雄般的透纳先生在这次著名的事件中,用一个相当大胆却又巧妙的方式奚落了这位画家:为了和他的邻作相称,透纳在他严肃的海景画里加了一颗鲜明红亮的浮标。

在另一个著名同时也颇有争议的事件中,透纳将自己绑在一艘船的桅杆上以更好的体验暴风雪的力量。不过这个场景拍摄的过于紧凑,也许是为了节省成本,我本以为可以看到船头汹涌地拍打海浪。不过电影毫无保留地展现了透纳先生对任何事物的浓厚兴趣,不管这是出于自身天性还是艺术修养,这驱使着他的雄心壮志.

怀斯曼先生的《国家展览馆》就其自身而言,和李先生的这部透纳电影一样美丽,这一方面是因为片中慢吞吞的、看似散漫的镜头,摄像机穿梭在博物馆庄严纯洁的空间内,扫过成列的惊世之作——就像眼球的运动。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如钻石加工般精准的剪辑。

在《蒂姆的维米尔》中,蒂姆·詹尼森正在检查一幅维米尔的画作

贯穿全片,不少长镜头里是游客们观展时的表情,从中可以看到艺术施加给人们的魔法:疑惑不解,全神贯注,悦人身心。展馆内氛围安静,主要是讲解员的声音,他们向各类团体还有在校学生讲解每一副画作。其中有些长篇大论确实能增长眼界,比如有一位说道,“油画会变,你看它们的方式同样要变。”

另外一些讲解员则死抠画作背景。在鲁本斯(Rubens)的《参孙和达利拉》(Samson and Delilah)面前,讲解员指出了达利拉看到一位法力赛人剪断参孙头发时脸上的复杂表情,他同时也注意到了油画中的光来自于左侧方向,这与该画曾被委托放在安特卫普市议员家中的光线方向一致。

这部电影同样追踪了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从擦地的看门人到实验室管理员直至馆长,他们都是匿名的,但是你可以通过他们的所说所做推断出各自的身份。博物馆的馆长尼古拉斯·佩妮(Nicholas Penny)和发展部门的官员争吵过,官员们认为国家展览馆开放程度不够,只有回归艺术的互动才会显得有意思,而且在展览馆里聊聊天是件让人放松的事儿。

《蒂姆的维米尔》是一部少见的略显意外的大师之作,它同时证明了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发明家蒂姆认为维米尔是运用一种透镜来创作油画的,正如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其他人曾经设想过的那样,他用一块小镜片将场景按比例转投到水平面。蒂姆来到英格兰的约克郡并将他发明的装置带给霍克尼先生看,霍克尼震惊了,他意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讲,维米尔的油画就像文件一样被他制造了出来。

影片核心是蒂姆先生的真诚和决心,他打算复制维米尔的《音乐课》,这幅画属于伊丽莎白皇室的收藏(白金汉宫特许他30分钟观察这幅画)。这项工程的许多工作都是从无到有,包括要建造一整套与维米尔在戴尔福特一模一样的画室,涉及大小、光源和家具。蒂姆甚至为油画中的两位人物准备了那个时代的衣服(一个是男模特,另一个是他的女儿),同时打造了自己的颜料。这些挑战之后,他以一套透镜和反射镜的组合装置以及一支小画笔开始了120天坚苦卓绝的工作,整个过程无疑是对他的手臂、后背以及眼睛的严峻考验。

成品在远处看确实很像维米尔的作品,但是凑上去看就显得粗糙了。画作中一个白色陶瓷大水罐有非常漂亮的弗米尔式色泽,但一位妇人复杂的头巾则技法生疏。当然,尽管蒂姆先生无法将自己的辛劳之作和原画同台展出,但在给霍克尼先生看完他带去的作品后,霍克尼还是眼前一亮,说蒂姆先生证明了自己。

言下之意是:蒂姆可能找到了维米尔作画的秘密工具,但完全没有维米尔的技法。旁白里吉莱特先生为之欢呼道,“蒂姆你造了一副维米尔的画!” 蒂姆本人则显得相当谦虚。我们很难不钦佩他的坚韧和辛劳,但也要意识到,像《透纳先生》、《国家展览馆》以及霍克尼的作品里对于“看”的乐趣和回报的清晰描绘,在《蒂姆的维米尔》里则变成了他的艰苦劳作。

(编辑:Yuruky)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