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Reviews | 评论

【2010 Venice】《黑天鹅》: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渐现大师风采

Black Swan (2010)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除了国人颇为瞩目的华语片《精武英雄:陈真》外,还有一部美国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最新惊悚片《黑天鹅》。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1日早上9点钟,这位凭借处女作《圆周率》一鸣惊人的年轻导演,在继续了近年的票房口碑双成功之后再次让这部新作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电影记者的热情。在《黑天鹅》中,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将一个简单的人格分裂故事采用匠心独到的剧情设计,另外在镜头安排和场景细节上更是做足了不寒而栗的惊悚成分。尽管在《圆周率》中已经骤然凸现他令人耳目一新的操纵惊险元素的能力,但是《黑天鹅》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导演达伦正在成为未来电影大师的一个明证。

“黑天鹅”身份之谜扑朔迷离

尽管在上映前《黑天鹅》宣传公布的简介内容中,观众早就被告知因为纳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扮演的芭蕾舞蹈演员尼娜由于需要同时扮演纯洁无瑕的白天鹅和放浪邪恶的黑天鹅,最终导致自己精神人格分裂并由此引发 了一系列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但是在观影过程中,导演达伦还是利用了尼娜身边的人让这个“黑天鹅”形象的最终归属始终作为一个难以捉摸的谜底存在于电影中。这几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点首先在服装色彩上用黑色和尼娜的白色装束进行了明显的区分。

除了电影中尼娜眼前不时出现的身着黑衣的另一个自己,另外一个存在的邪恶的“黑天鹅”化身是尼娜的母亲。《黑天鹅》中有一个母亲为了庆祝尼娜生日的场景特写,她骤然发怒的表情变化很容易让人将她和迈克尔·汉内克《钢琴教师》中艾丽卡专横霸道的母亲联系起来。尼娜在曾为芭蕾舞蹈演员的母亲貌似亲密无间实则严厉的管教下,一心追求舞台上的成功,形成了极为孤僻和软弱的个性。正是这种个性的存在诱发了内心压抑过久的欲望和野心。

还有一个邪恶“黑天鹅”就是尼娜自己假象的同台竞争对手丽丽(Mila Kunis),这个喜着黑装背后还有一对黑色翅膀纹身的女孩成为尼娜最为恐惧的源泉所在。几场似梦似真的梦境和现实结合的场景更是增加了丽丽威胁的力量之强大。正是这几个不同“黑天鹅”的形象存在从某种程度上凸现了人格分裂症状的外在影响:尼娜体内存在的“黑天鹅”最终是由多个具有邪恶力量的“黑天鹅”诱发催生的终合产物。

摄影机位的巧妙设置增添不少恐怖色彩

《黑天鹅》中在表现尼娜的精神状态时出现最多的镜头就是跟拍,这种亦步亦趋的手持尾随摄影随着电影节奏的变化和人物心情的变化,成功得表现出尼娜那种极其强烈的“完美主义”欲望主宰下的脆弱和不堪一击;甚至在最能表现舞台美感的时候,导演还是选择了将摄像机跟在尼娜的背后。但是一旦换成其他演员参与的场景,几乎所有的镜头立刻转换成了尼娜的视觉角度。这种镜头机位视觉角度之间的骤然转换精彩得抓住尼娜的内心活动,甚至不放过尼娜内心一丝一毫的悸动,并且由于每时每刻都伴随着她短促的呼吸声,为电影平添了不寒而栗的恐怖色彩。

尽管在表现人格分裂的电影中,采用镜子不同角度的重复影像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导演达伦还是将这个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镜子影像的侧面,反光,折射重叠等多次使用,不仅仅是尼娜看自己本人,甚至在看艺术总监托马斯和母亲的时候也是做此设计。连最亲近的人也无法认清,理解,那或许也是造成黑天鹅悲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演员的杰出表演为电影锦上添花

纳塔丽·波特曼果然不负众望,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她如此精彩的演出了。首先作为一个角色两种精神状态中绝然彻底的不同身份塑造在她的表演中游刃有余,同时在《黑天鹅》中重点表现白天鹅的脆弱时简直让这种状态直冲画面而出。另外作为艺术总监的扮演者文森特·卡索的第一个出场就震惊了全场。其实这个角色完全可以选择任何其他男角来演,但是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再现这么出色的一个瞬间。

当然除此之外,电影中的音乐和画面也极其精彩,为电影整体惊悚氛围的营造也增色不少。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凭借此片,除了进一步证明自己卓越的导演能力之外,或许也会让惊悚这种类型片在未来不久增加一位大师级人物。

2010.09.02 威尼斯

(原文发于网易娱乐)

tati

旅居丹麦,深度影迷分子。

Recent Posts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一个摄影记者

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断制作出一部…

24 小时 ago

艰难的归途:阿克曼的影像之旅与情感探索

“当别人用我的名字和姓氏谈论我…

4 天 ago

《让娜·迪尔曼》,世界上最好的电影

这个令人惊讶且备受争议的评选激…

1 周 ago

从《学徒》里找到特朗普成功的秘诀

影片的结尾旨在显示,到1980…

2 周 ago